高蓓蓓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个人资料
gaobeibe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4-06-12 14:30:59)

今晚看了一出轻歌剧《烟花》。 《煙花》是保羅·伯克哈德的三幕音樂喜劇。它是方言作品DerschwarzeHecht的高地德語變體,於1939年在蘇黎世劇院首演。 這部音樂喜劇以20世紀初工廠主阿爾伯特·奧伯霍爾澤(AlbertOberholzer)的別墅和花園為背景。製造商Oberholzer想與家人一起慶祝他的60歲生日。這方面的準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一家之主的女兒安娜(Anna)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1 17:20:07)

尊敬的Harmeyer女士,我还想告诉您一件事。6月10日下午二点,是我同您见面的约定。那天女助手问了我一些情况,给了我二张药方和下次见面的约会日期,就让我回家,说我不用同您见面了,一切正常。在我的坚持下,女助理才去通知了您。我不理解,以前我们都是要见面谈我的情况的,一直都这样的。每三个月见一次面,每次几分钟,不算频繁,但是对我却很重要。我跟了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4-06-09 01:55:22)

今天的敬拜转到了katholischenKircheHerz-JesuinMayen。 这个城市Mayen我们去过,是个火山城市,街道上的许多房子,用黑乎乎的石头造的,是因为火山爆发后的熔岩,成了当地的特产,用来造房子再好不过。 这座教堂,第一眼看去,好像在埃及神庙,因为那些黑白相间的柱子。第二眼看去,发现到处都是青年风格的装饰。可能是后期进行过整修。M说过,他不喜欢青年风格。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晚在教会音乐会上,听到一首动人的歌。音乐会主题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音乐》,有合唱、四重唱和管风琴音乐,最后一首合唱最动人,它就是GabriellasSang。这本来是一首女生独唱歌曲,它说的是一个受家暴伤害的女人,在歌声中获得解放。但我觉得合唱更好听,因为音色浑厚。维基上的资料:"Gabriellassång“是一首民谣歌曲,由StefanNilsson作曲,PyBäckman作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家都知道包豪斯的故事吧?也都喜欢宜家的家具,对吧?这里来讲一段德国某公司对中产阶层的时尚革新历史。这个公司的名字叫Huelsta,如今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曾经将成千上万个德国中产家庭的客厅清理、改变面貌。它创造发明了一种立体墙,其实是一个书柜,带有拉门和抽屉,以它的一扫而光的婉约风格、无后顾之忧的服务,创造了一种史无前例的客厅面貌。这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04 04:57:25)

在一片绿色草坪上,矗立着一座白色教堂,一匹马安静地在那里啃草,一位神父出现了,他吹着口哨,仿佛在对马儿说:早上好!诶尔费!这位神父是AndreasRose。不远处,还有第二匹马,它们都是冷血品种的纯马。它们是这里的修士们驯养培育的,修士们还养鹅,数量不多,就二只。这里是一座曾经称为玛丽亚森林的修道院,修道院已经被解散,但是建筑还在,人们还可以来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4年,德国南部的春天,美丽五月,天空蔚蓝、阳光灿烂,鲜花缤纷。内卡河边,古堡之下,一群爱好文学的华夏儿女,如约来到海德堡大学中文系南亚研究所会场,举办《欧华作家协会》第十五届年会。欧洲华人作家协会是由赵淑侠女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巴黎成立,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五届年会,协会秉承大姐的宏愿,在欧洲将中华文学持续不懈地传播开去。从上一届202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02 05:56:31)

今天的电视敬拜,来到了Ulm,我们去过那里,但可能没有去过那个叫《圣保罗》的基督教堂。今天的牧师PeterHeiter讲得很好,感动到眼泪流出。他读完神学院的日子,被告知没有教会的位子给他,必须要等。后来他在一汽车制造公司找到位子,非常好的待遇,周末休息,工作很胜任,过得非常愉快。就在这么好的日子里流淌,二年之后,教会上层通知他,现在有个位子给他。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4年5月24日,我们出发前往德国海德堡,参加欧洲华人作家协会第十五届年会。 出了火车站,往右拐,就是一座连锁旅馆Ibis。我们将在这里居住三晚。 进入旅馆,发现有几位年轻的华人出出进进,以为他们同我们的会议没有关系。因为海德堡是个旅游城市,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有。后来才发现,他们确实是来参加我们会议的,是来自台湾的年轻学者。 我看见了一个脸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台湾原住民文学开始只有口头文学,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神话故事,只能口口相传。 从1932年起,在日据时代,有人为他们用文字记录文学。二战之前,是用日文,二战之后,用汉文。 1970年代起,台湾原住民文学,有了一个小高潮。那时涌现出了一批台湾原住民文学家,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孙大川,1993年孫大川成立「山海文化雜誌社」,開拓了以漢語書寫的原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