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低于-15℃的阿勒泰,美食也能救人的冷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住在我的朋友狍子家的这些天里,我几乎没有饿着的时候。吃着阿勒泰的东西,我更懂得了狍子,也更懂得了阿勒泰。

肉的天堂

在阿勒泰地区,我记住了大盘鸡的味道。大盘鸡就是一大盘鸡,里面除了鸡块之外最多的就是土豆块。阿勒泰人吃大盘鸡的时候,喜欢配上皮带面——素面在大盘鸡底料里滚一圈之后,也成了油亮亮的香面。

进山之后,大盘鸡差点成了我的主食。在喀纳斯一带吃饭并不便宜,最划算的就是和人拼桌吃大盘鸡,所以我连着吃了好几天的大盘鸡。冬天的喀纳斯凛寒刺骨,大盘鸡的温暖能救人的饿、救人的冷。

千姿百态的大盘鸡|小龟的行李箱

在阿勒泰,我没少吃肉。正好遇上狍子的家庭聚会,满满放了一桌子肉,牛羊鸡什么肉都有。大家熟练地直接上手,剔骨的剔骨、撕肉的撕肉。我也学着大家的样子大口吃肉,一手肥油真是酣畅淋漓。

狍子家丰盛的大肉宴(左);打包回来的馕坑肉(右)|小龟的行李箱

狍子的爸妈外出赴宴,打包回来一袋馕坑肉。当天晚上我们没有回来吃饭,第二天中午拿出来,就着肉汤吃。馕坑肉是用烤馕以后剩下的碳来烤制的,是在馕坑里烤的。也许它本身的口味特点并没有那么明显,但预先知道这个由来以后,咬下的每一嘴肉都带着馕味。

狍子妈做的牛腩肉(左)、狍子妈做的猪皮冻(右)|小龟的行李箱

狍子妈很会做肉。印象最深的是一道牛腩肉,这是我吃过最松软的牛腩,和这里的牛肉质量好也很有关系。那天中午我不停地夹肉吃,一筷子接着一筷子。

狍子妈还从网上学习了很多小菜的做法,有次她说她在试着做猪皮冻,第二天我们就吃上了。猪皮冻是用猪皮熬制而成的,原来猪皮还可以这么处理。用猪皮冻沾着酱油吃,看上去油很重,但吃起来却很清爽。

我的疆菜白月光:抓饭|小龟的行李箱

肉和饭搅在一起,就成了新疆的抓饭。从第一次去过新疆之后,我就爱上了热腾腾的抓饭。即使是在南京念书,我都常常找抓饭来吃。

有时候饭里放羊排,有时候饭里放羊腿,有时候饭里放肉碎……即使油光已经浮满米饭表面,但吃进嘴里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油腻不适,体会到的更多是生存本能被激发的畅快。嘴里飞满油星子的时候,是最能感受到生命能量的时刻之一。

面皮世界

新疆的炒米粉以辣闻名。在乌鲁木齐,一家米粉店主告诉我炒米粉最早是一支进新疆的四川人带来的,所以炒米粉的家乡也是四川。阿勒泰的炒米粉,口味又有些不同。

两大炒米粉的角逐:赵记(左)和马记(右)|小龟的行李箱

说到哪家炒米粉更好吃的话,狍子和她的朋友李导各执己见。狍子最喜欢的店叫“马记”,李导最喜欢的店叫“赵记”。于是,两家都去品鉴了一下:

马记点了炒米粉和炒凉皮,炒米粉的味道非常棒,带着浓郁的番茄酱汁口味,辣度很微妙,不是让人不舒服的辣。炒凉皮我还更喜欢些——这是阿勒泰特有的炒法。我尤其贪恋其中神秘的棕黑色的酱汁,凉皮本身的口感也非常好。

赵记点了对半加馕的炒米粉,双菜款(芹菜和泡菜)。味道很咸,辣味在刚开始吃的时候有点呛嘴,后来又习惯了。总体来说绝对是一碗优秀的炒米粉,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马记稍微温和的味道。

彩云快餐店,卖完就打烊|小龟的行李箱

拉条子,新疆拌面,纯拉出来的(不擀不压),嚼一嚼有筋有骨,抿一抿汁水四溢。彩云快餐店的拉条子,狍子从我来阿勒泰的第一天就开始念叨。我对吃拉条子的欲望本身一般,因为我之前在兰州吃拉条子太快,当时差点窒息,缓了好久。从那以后,我吃拉条子就细嚼慢咽。

我们到彩云门口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狍子说,再晚一点这里都不一定开了——只要当日的面卖完了,他们便打烊了。

拉条子也是一道巨量菜,所以我们两人合点了一份。一口下去,我爆发出了“除却彩云不是拉条子”的感叹。从来没有在其他地方吃过这么入味的拉条子。

蒜,我在这里学会了一口蒜,一口面。蒜不是呛人的蒜,是有甜味的甜蒜。狍子教我: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24小时牛肉面店,阿勒泰人夜晚的归宿|小龟的行李箱

在将军山夜场滑雪结束,已经晚上十一点了。这次又没少摔跤,坐在车里,感觉四肢有些疲乏和僵硬。我们直奔“马一绝”,这是一家充满希望的深夜面馆。

在面馆里,像我们这样的夜滑者还不占少数。一进门,各种颜色的单板、双板横七竖八地搁着,面里涌出腾腾的热气。滑完一场雪,对体力是巨大的消耗,一碗凌晨的面条就成为缓过来的救命稻草。李导说加个馍更香,于是我又拿上了一个馍。嚼着嚼着,浑身的血液奔跑起来,寒冷不一会儿就被统统驱散了。

李导说,阿勒泰几乎人人都知道这家面馆。由于24小时营业,这里成为阿勒泰人在凌晨的归宿。这是连锁,城中散落着好几家。

左为牛肉汤揪片子,右为蒸面(狍子妈自己擀的面)|小龟的行李箱

在闲暇的时候,我们常有面吃。有时候,狍子妈会把上一顿留下的牛肉汤水做成牛肉汤“揪片子”。“揪片子”就是用手揪出来的面片,吃到嘴里软软的、润润的。狍子妈还自己擀面,混上一些菜肉,为我们做蒸面吃。

往返喀纳斯,每次路过布尔津都吃面|小龟的行李箱

更多时候,面食对旅人来说是工具性的食物——便宜,顶饱,吃得快。在山上跑的时候,体力消耗得大,沿途面店就是旅客的加油站。

黄面烤肉,他们说没有在别的地方吃到过|小龟的行李箱

在“川湘小调”里,我吃到了一种“黄面烤肉”,这种面条是黄色的。虽然这是一家主营川菜和湘菜的餐厅,但两个新疆人说:他们从来没有在除了新疆以外的其他地方见过这道菜。烤肉吃多了会觉得有点噎,但其中黄色的面却非常入味,没有过度油腻,对于我来说刚刚好。

巨量早饭

在我家那边,一天之中最丰盛的一顿有时候在中午、有时候在晚上,反正早饭一定不是最丰盛的。我经常随便吃个面包、吃个包子打发了事,就把早餐当成一个别让自己“饿坏了”的任务。

但在狍子家,早饭被当成非常重量级的一顿。狍子爸解释道:早上第一顿就要吃饱,这样才好做一天的事情。刚来新疆,当我面对着满满一桌子的早饭,我还不知道从何下口。

当时在兰州,发现兰州的朋友早上一来就要吃一大碗加肉的拉面,我都看呆了。不知道是不是很多西北人都有这样的习惯。

不过,即使早餐的份量总是很大,我却经常吃不到“早餐”——我们醒来的时候,已经接近对于我来说的中午时间了。阿勒泰和我家存在2小时左右的时差,在家我通常8点起床,在新疆则变成了快10点。

努尔古丽餐厅的早饭:胡尔达克和小菜(图1)酥油(图2)包尔萨克(图3)|小龟的行李箱

我们飞机落地的时间是早上,下飞机之后就去了一处早餐店“努尔古丽餐厅”。这家店的空间不算大,上午10点已坐满了人。

胡尔达克是哈萨克族的食物,是由羊肉和土豆一起炖制的。呈在面前的时候,会飘出来一股洋葱味道。

包尔萨克是一种油炸面食,和奶茶能凑一对,它们的关系就像油条和豆浆。吃包尔萨克的时候蘸奶茶,几口就能吃完一个。

还有酥油——放进不同口味的油汤里,就会变成不同的味道,好神奇的佐料。据说许多南方人都吃不惯这个,但我觉得可以接受。

马洋洋早餐店享用早餐:皮牙子肉包子、糖糕、奶茶、小菜|小龟的行李箱

“马洋洋早餐店”是狍子最喜欢的一家早餐店,这里卖好吃的糖糕。说起“糖糕”这个名字,我仿佛都能猜出那个味道来:甜甜的、香香的、脆脆的,想象白砂糖融化在糕芯里。但吃的时候,感觉糖不是融化在糕芯里的,是很自然地铺展在整个糖糕身上。还是趁热好吃。

这里的小菜(就是凉拌红萝卜丝等等,一些常见的拌菜)要单独给钱,还分小份大份。

敞开了喝

滑雪之前,李导带我们去“川湘小调”。他点来一瓶伊力老窖,请我喝酒,这是阿勒泰人爱喝的酒。他说:滑雪冷,滑雪之前来上一杯,心里暖和。真情碰杯,这口老窖醇香无比。几小杯白酒的能量,点燃了我在将军山滑雪的整个夜晚,实在是让我兴奋又舒畅。

喝酒以外,还喝了巴旦木饮料。坚果类的饮料,口味都有点像“六个核桃”,但这一瓶的口感让我觉得更真实一些。第一次去新疆的时候,我就爱上了这里的坚果,尤其喜欢巴旦木的味道。

左为巴旦木饮料,右为伊力老窖|小龟的行李箱

早餐店里,我喝过两次奶茶。牧区的奶茶特别香甜。但是奶茶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喝到的,下午行人比较少的时候,大部分餐饮店就会歇业休息。

有天下午,我和狍子、李导想喝奶茶,走遍大街小巷也寻不了一家开着的。下午四点多,街上大多数的店铺都拉着铁门。

狍子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慵懒了吧。

我感觉这样也挺好的:阳光灿烂的下午,在一条没什么店开着的街上,真的很难打起精神来。

其实,也不需要非得打起精神。再走着走着,三人都开始犯困了,都想在路边找个地方倒下睡着了。

在冬日的阳光下,一面觉得很困,一面觉得很惬意。若能有一杯奶茶就好了;实在没有的话,也没关系。

左为阿勒泰早餐店的奶茶,右为在禾木喝到的哈萨克酸奶|小龟的行李箱

新疆的酸奶也令人难以忘却。因为纯净,这些酸奶带不回家,只能亲自跑到新疆来喝。

我在禾木的一家饭店里喝到过一碗哈萨克的酸奶,极其好喝——糖放得刚刚好,酸奶的稠度也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而后又喝过狍子妈妈做的酸奶,醇香、清冽,更多了些温馨的味道。

阿比德苏打水(上),确实有股新疆特色

连锁店R&B(下)大杯巨大无比,三个人都喝不完|小龟的行李箱

许多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苏打水,而且很容易成为当地特色。狍子说带我买瓶“阿比德”,我一听名字嘴里就开始冒苏打味。尝一口“阿比德”,感觉有一股浓浓的青草香味。但是在低温天气中,直接喝容易凉胃。

“R&B”是新疆本地的饮料连锁店,我只记得大杯哈密瓜味25元。狍子说要大杯的,李导面露震撼神色,但也没有阻拦。饮料到手——大家都傻眼了,这杯肚子宽得我两只手合拢都握不太住。新疆人的量,我算是见识到了。已经非常努力了,但喝了一整天也没解决掉。

以及“格瓦斯”,一直都很喜欢的啤酒味儿饮料,在阿勒泰地区很流行。狍子说,这边正宗的格瓦斯常常大瓶大瓶地卖。因为怕买了喝不完,所以这次暂时没有尝到。

零食性格

嘴没在阿勒泰闲过,许多时候被零食塞满。

牙胶(不能吞下去的,被我吞了)|小龟的行李箱

在金山市场门口的一些摊位上,能买到很多神奇的东西。买到牙胶,狍子叮嘱我:牙胶是一种口香糖。我听进去了,但我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种东西——类似于“果然多”的果卷。

狍子教我:先掰下一点(就一小点!)然后放在前牙的尖尖上嚼,千万不能让牙胶滑到口腔里面去了,不然会把牙齿黏住。嚼着嚼着,我感觉自己已经摸到了方法,面露得意。

狍子问我嚼着怎么样,说完把牙胶吐了出来。

我说:会吃了,已经吃了一大半了。你怎么吐出来了?

狍子:你怎么吃进去了?

我才想起来这东西叫口香糖。

白土(至今没吃明白)|小龟的行李箱

在个别摊位上,还能买到一种“白土”,据说这边许多人将这种白土当成零食。是白色的、粉末状的,吃进去好像真的在吃土,还有股石灰味道。但是我吃不惯,只吃进去一小口,便没再吃了。

路边卖馕的|小龟的行李箱

馕在这里其实不算零食,算主食。但对于我来说,我是当成零食吃的。玫瑰花口味的馕,我是第一次吃——与云南的鲜花饼不同,鲜花馕的口味更加醇厚,并伴有轻微的发酵味道。

馕的皮很脆、富有弹性,我很享受这种撕扯的感觉。还有“辣皮子”烤馕,辛辣到有点呛,但也叫人欲罢不能。

在狍子家吃到的:糯米肠、烤包子、葡萄酱、蒸饺|小龟的行李箱

如果呆在狍子家里,只要超过2小时未有进食,狍子爸妈可能就会端出一些东西,帮助我们补充能量。糯米肠、烤包子、蒸饺……眼花缭乱,不得不羡慕狍子的口福。

舀葡萄酱吃的时候,狍子爸说这个葡萄酱是家里自己做的,狍子最爱吃。如果口味太浓太酸,就加点水兑着喝。后来我也爱上了这瓶葡萄酱的滋味。

我对新疆的葡萄很感兴趣,还在老市场一楼的坚果店里买了一些葡萄干带走。原本想多考量一下这里的坚果,但都没时间吃。

而且在这里,大部分的坚果是从新疆其他地方进的货,本地产的坚果是很少的。离开新疆之后,仍是有一嘴没一嘴地嚼着葡萄干,从中回味在新疆感受到的每一寸阳光。

冻得正爽的冰糖葫芦|小龟的行李箱

以及——冰糖葫芦,我在北方生活的时候最难以割舍掉的零食。在这里,室外的温度已经远低于南方冷藏柜的温度,每一颗葫芦球都被清凉裹挟。将山楂球、糯米饭吞进嘴里的时候,就好像吞进了一块结了冰的果冻。在气温低于-15℃的夜晚,我最放不下的就是这样一串冰糖葫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