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模仿拼多多京东,阿里成功让老外直呼“你好香”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折腾了一年多,阿里到底是更好了还是更坏了?

前两天,阿里发布了最新一季度的财报,差评君也在第一时间就去瞅了瞅。

总的来说,成绩平平。

比如虽然淘天集团的 GMV 和订单量,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但阿里的净利润却下降了 96%。

不过这数据把他们买股票、搞投资亏了的部分也算了进去,不能反映实际经营状况,但刨去这部分亏的钱,他们的经调整净利润也同比小降了 11% 。

所以财报发布后,阿里股票一度下跌超过 8% 。

但差评君觉得嗷,这次阿里财报最大的亮点其实是海外战场的崛起。

这次阿里的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整体营收大涨了 45% 。

拆开来看的话, Trendyol 在土耳其遥遥领先,甚至已经成为了中东海湾地区下载量最多的电商 App 之一,过去的 2 个月里订单量更是超过了 450 万单。

速卖通( AliExpress )更是给力,在 Temu 的强势冲击下不仅顶住了攻击,甚至有股反压回去的势头,所以在财报里被多次点名表扬。

这就让不少人懵了,速卖通都不温不火快 15 年了,怎么突然就支棱起来了?

其实吧,作为老牌跨境电商,速卖通之前的确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哪哪儿都有它,哪哪儿又都可以没有它。

特别是在海外电商的水被 Temu 这条鲶鱼搞浑了之后,不少人都觉得吃了一套玄冥神掌的速卖通,可能得去思过崖请风清扬出山了。

结果这家伙反而好像被打开了任督二脉,让我们见识到了传说中的 “ 全力通 ” 。

让速卖通重振雄风的武器,是Choice 服务和半托管模式这对倚天屠龙。

去年 3 月份时,速卖通不声不响地上线了 Choice 优选频道,结果一下子就狠狠地抓住了老外们的心巴。

过去一年里, Choice 优选频道一路狂奔,推动速卖通平台订单增长了 50% 。

不仅如此, Choice 订单在速卖通占比也越来越重,今年 1 月的时候, Choice 优选订单还不足速卖通全部订单的一半,但到了上个月,Choice 订单已经占据速卖通整体订单的 70% 。

我们了解了一下这个 Choice 服务后,只能说:坏消息是缝合怪,好消息是全缝了。

速卖通 Choice 最大的卖点就是省钱省心。

他们会专门找那些爆品,然后和商家协商定个低价,从而保证性价比。

同时,在 App 里专门给 Choice 单开醒目的页面、给 Choice 商品打上类似 “ 百亿补贴 ” 的标签。。。

反正就是平台帮忙引流,保证让利的商家不会吃亏,拼多多在隔壁表示这个我熟。

另一边, Choice 还专门优化了用户体验。

比如 Choice 商品的客服、物流,全部是平台搞定的,商家省去了很多麻烦,用户也觉得这样更有保证、体验更棒,京东自营直呼内行!

这样一来,老外们就被 Choice 迷得走不动道咯。

说白了,以前海外网购最大的问题就是物流和售后体验不给力。

现在速卖通利用 Choice 全解决了,再搭配个性价比,老外直呼快乐加倍啊。

而半托管模式就是速卖通的另一把杀手锏了。

可能大家对跨境电商的了解,还停留在 Temu 发扬光大的全托管模式。

其实吧,在海外电商这块,经常是一代版本一代神。

最早的亚马逊模式,就是纯粹的平台管平台,商家管商家,大家伙在上面开店,从产品生产、销售、店铺运营、物流、售后都得靠自己。

打个比方,世超想开个狗粮罐头网点,得搞定狗粮罐头生产、还得会开网店、寄罐头、当客服。。。事情多且杂。

而当 Shein 和 Temu 崛起的时候,随之火起来的就是全托管模式。

在全托管模式里,商家更像是个供货工厂。

世超只需要搞定罐头生产就行。

比如平台说端午前要发 5 万个罐头到仓库,那世超就保质保量按时把罐头送到仓库就行了。

至于怎么在网上开店、怎么运营、怎么做活动、怎么发国际物流这些,通通不用管,也管不着。

全托管模式降低了入驻商家的门槛,也给了平台更多的调控权力。

所以,就连速卖通自家的 Choice ,最开始的时候都只有全托管的爆品。

可全托管模式也有自己的弊端。

比如在全托管的状态下,平台就得自己招募小二来进行店铺招商和运营,而跨境电商背后意味着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地方的市场、政策、产品、运营等等都不一样。

如果全靠平台自己实现,平台也得说一句只有耕不够的田,哪有累不死的牛啊。

而且,有一些品类并不适合全托管模式。

例如世超狗粮罐头卖腻了,现在想往海外卖组装机,可装机猿大家都知道,没那么好当,前期需要和买家充分沟通需求,给出装机建议,来回拉扯几次才能搞定,你说这事儿平台它能弄好吗?

再加上全托管模式的前置仓管理和运营成本的限制,全托管模式更适合那些大销量的爆品。

所以,速卖通就在去年首创出了半托管模式。

简单说,速卖通的半托管模式把物流和售后服务包了,剩下的怎么定价卖货啥的,商家自己来。

这么一来,速卖通就相当于把商家和用户最头痛的物流给解决了,定价、运营还是商家自己来。

那大家伙一看,这不是吃苦你去,吃肉我来?

于是,更多的商家加入、更多的产品能利用半托管服务加入了 Choice 精选,用户的购物体验也越来越好。

而且半托管模式还有更多的变数,不同的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调整怎么个半托管法。

速卖通包物流是因为自己背靠阿里,菜鸟物流过去几年强的可怕( 没想到,曾被马老师看不上的物流,居然成了阿里的优势特点 )。

特别是在去年,速卖通联合菜鸟,在欧美、中东、韩国等 10 个国家和地区搞了个 “ 全球五日达 ” ,这和以前动不动十几天国际物流相比,老外看了都得说是瓦坎达的福利。

而隔壁的 Temu ,虽然也在今年推出自己的半托管模式,想紧跟版本节奏,但方法和效果也完全不同。

所以毫无疑问,在半托管模式三国杀里,最早出发的速卖通也走得更远。

今年 3 月,速卖通的半托管模式正式上线才两个多月,就已经有 2 万多个商家的订单量翻倍。

有意思的是,如今,跨境电商大战已经到了吃瓜群众喜闻乐见、最真实的商战环节。

一步快步步快的速卖通,抢在 Temu 之前,已经开始玩起了百亿补贴,邀请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入,甚至还在挖亚马逊和自家天猫大客户的墙角。。。

这让我想起来之前,老外面对拼多多的 “ 砍一刀 ” 毫无抵抗之力的样子,我都不敢想象未来 “ 阿里的百亿补贴 ” 真实现了,他们会不会来一句: “ 谁还用亚马逊啊,百亿补贴它不香吗? ”

真不是差评君吹,这几年像速卖通、 Temu 这些国内企业走出国门,一掏一个国内的老套路,结果在海外全是大杀器。

看着用着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套路、模式去改变海外的习惯,我只能说,难为大家在中国怪物房拼杀这么久,是时候让老外们尝尝 “ 先进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 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