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荐读 | 斯坦福大学啥课最火?读了这些书你就知道了!(图)
ZT:
斯坦福校友,是硅谷的一支神秘力量。从谷歌、PayPal的创始人,到如今多家独角兽的创始人。可以说,正是这些人支撑起了全球创新龙头,硅谷的半壁江山。那么,斯坦福的学霸们到底都上了什么课?没去斯坦福上过学的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一本书就了解一门课程呢?今天,小编就整理了几本由斯坦福大学著名课程改编的书,为大家逐一介绍!
读完这些书,你就可以假装自己读过斯坦福大学了!
作为硅谷的中心,斯坦福大学不仅有创业热情高涨的学生,连上课的老师都得是连续创业者。2012年的时候,斯坦福的电脑科学系开了一门创业课程 Computer Science 183: Startup。授课教师不是别人,正是PayPal 、Palantir 的创始人之一,早期就投资了 Facebook、Tesla 的硅谷著名投资人 Peter Thiel。
作为川普大爷支持者的Peter Thiel 没有讲创业心的灵鸡汤,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地告诉大家:想创业成功?那你得学会垄断!
为啥成立还不足20年的谷歌的股价能高出老牌航空公司几十倍?在这门课里,Peter 给大家介绍了垄断企业的几大特点: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品牌优势。
第一,具体来看,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必须比最接近的替代品好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PayPal让支付好了10倍以上,亚马逊的书至少是其它书店的10倍。要做出10倍改进,技术创新就成了重中之重。
第二,互联网的诞生,让网络效应帮助公司大规模地提高用户数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社交网站 Facebook 的创立。从1个用户开始,到全球几十亿人共同使用。
有了这么多用户,如何让用户不断增长,这就涉及到了第三点: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指在生产规模扩大后,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下降,企业效益就会上升。这个成本下降曲线,一般是线性的。在硅谷创业,有个流行词语叫“scale” —— 能否形成规模,成为了公司能否一直大体量走下去的关键。而硅谷投资人最爱问创业者的问题之一,也是“你的公司如何 scale”?
而最后的品牌,则是前三者的融合之下诞生的。没有独到的专利技术、过硬的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的支撑,想形成品牌优势是在太难。
在 Peter 看来,垄断企业不仅不是资本主义罪恶的产物,反而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力量。因为社会进步可以呈现两种形式:水平进步与垂直进步。而只有垂直进步才是真正从0到1的进步,也就是真正科技创新的结果。企业想要达到垄断,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从0到1。
还想听听Peter 具体是如何讲解的?没上过这门可的小伙伴可以通过《从零到一》这本书感受斯坦福创业课的魅力。还不赶快走起?
“怎样才让你的点子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问题,乍听起来好像很难回答。在斯坦福商学院一堂名为 "How to Make Ideas Stick " 的课上,Heath 教授给大家讲了一个全世界人民可能都听说过的市井段子。
一位事业有成的商人在酒吧被美女搭讪。喝下了美女递来的酒后,商人便昏睡了过去。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在一个浴缸中,身上还满是冰块。在他前面放着一张纸条提示他要冒上报警。接通电话的商人按照警方的提示,摸了摸自己身体右后方的位置,发现了一根管子插在身体里。
“先生,请不要惊慌,您的一个肾被盗取了”,电话那头传来了警察的声音。
小探相信绝大数读者都听过这个故事,而且影响深刻。为什么?故事逻辑简单清晰,描述具体又不拖沓,结局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故事怎么能让人随便忘记呢?
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简明扼要地沟通交流这项技能十分重要。课堂上,Heath 教授提出了6个原则:
1. Simple 简单
把你要讲的东西,浓缩成简单的一句话、为啥每次领导发言台下坐的观众都记不住?因为太长了!而当年美国总统JF 肯尼迪对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总体目标就一句话,却让人印象深刻:“在60年代末,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一个宇航员送上月球并让他活着回来”。有了这个大目标,各个研究部门该做什么,心里都有数了。
2. Unexpected 意外
所谓意外,就是或者打破观众的预期,或者打破观众觉得自己对某方面有知识的认知。比如,前面讲到的偷肾的故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以及电视连戏剧下集预告中一定会带一句你从前一集剧情推测不出的故事,让你有所期盼,继续收看。
3. Concrete 具体
具体就是指可以用你五个感官感受到的东西。比如之前我们讲的那个故事,如果让你来复述,你一定会记得“右后方”“插管”这两个细节。为什么?因为当你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故事中描述的细节。
4. Credible 可信
可信分两种:外在和内在。外在就是用别的东西支撑你,好像用权威,比如说诺贝尔得主说过的话。内在就是你呈现的方式。还记得小学作文里老师强调的多用细节不?对!细节会让你的故事显得更真实。
5. Emotion 情绪
调动起听众的情绪,就是要让听者关心你所要传达的内容。还记得当年希望工程宣传照那张大眼睛女孩子嘛?一张照片能调动的情绪远远超过了语言与文字的描述。
6. Story 故事
故事像是一种模拟,它可以引导人们用某种方式去行动。同时,故事没有一些明确的结论。所以你可以在一些受争议的问题上,引导观众进入你的立场。比如,偷肾的故事就是要告诫大家:不要随便喝陌生人递来的酒。
想听更多关于怎么好好说话的段子?《创意粘力学》这本根据 "How to Make Ideas Stick " 课程改编的书值得你好好一读!
《为啥斑马不得溃疡?》(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
为啥斑马不得溃疡?你说随时可能被猎豹、狮子吃掉的斑马该有多忧虑啊?但是人家就是没得溃疡。翻译成中文就是:斑马为啥不上火?
作为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教授,Robert M. Sapolsky 把自己当年在肯尼亚对狒狒等一系列动物的田野调查研究,变成了一节节生动的生物课。
在《为啥斑马不得溃疡?》这本书中,Sapolsky 教授从人类的生理与心理两个角度阐释了问什么人的免疫力系统会受到精神压力的影响,从而导致会上火,生溃疡。对比斑马的“没心没肺” - 该吃草是吃草,该交配时交配,不去想哪天会在哪被狮子、老虎吃掉,人类总是有太多忧虑与莫名形成的压力。在这本书的最后一张,教授还讲述了如何对抗压力的各种办法。可以说,这不仅是一本生物阅读材料,也是一本不错的心理学读本。
Sapolsky 教授在去年出版的《行为》这部长达800页的书中,把看似复杂的神经学科内容具体到一个个小故事。比如,脑前叶、多巴胺是如何让我们每时、每日、每年把重复着相同的动作。达尔文学派费尽心机要阐述的人类行为的演化历程,在 Sapolsky 的课堂上与书中则被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课程改编的教科书,更是一本通俗读物。
说完了斯坦福大学生物学相关的大众读物,咱们再来看看心理学系有什么值得看的书。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1971 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 Philip Zimbardo通过选拔,邀请了24位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的斯坦福在校学生参与了一项为期两周的模拟监狱的实验。其中,12名学生扮演狱卒的角色,其他12名学生扮演囚徒。
然而,在实验中,扮演狱卒与囚徒的双方学生“入戏太深”,最终导致扮演狱卒的学生开始使用暴力体罚对待实验中的囚徒扮演者。仅仅6天后,教授不得不叫停实验。
这就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2007年,饱受争议的 Zimbardo 教授将这次实验的整个经历以及对人性的探讨写作一本书《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随后,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热映。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人类的邪恶?在 Zimbardo 的书中,邪恶被定义为“建立于涉及伤害、虐待、命令、缺乏人性、毁灭无辜他者的刻意行为,或是使用权威、系统力量鼓励且允许他人这么做,并从中取得利益”。
而在当年的那场实验中,为了让情景更显得逼真,学生扮演的囚犯们由真正的警察逮捕,宣读了他们的罪行,他们在父母和邻居惊诧的眼光中被塞入警车。拉到监狱后,头戴丝袜作成的帽子,穿上囚服,抹去身份,每个人被分配一个号码。而另外12名学生扮演的狱卒们都穿着制服,手拿警用胶棍,戴着反光的墨镜。
值得玩味的是,津巴多教授自己则亲自担任警务长官,有权裁定一切。监狱还为囚犯布置了小黑屋,还安排了定期的探视,囚犯可以聆听牧师的教谕,也有一个假释委员会接受囚犯的假释申请。
曾经与 Zimbardo 一起共事的研究人员告诉小探:Zimbardo 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者。
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学者,把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示给了我们。他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不要相信你的性格与道德。即使是性格健全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你所坚信的性格与道德可能变得薄如一纸。比如,这也间接解释了为什么犹太遭遇屠杀时旁观者会如此冷漠。同时,一些当权者则通过利用情景塑造,比如卢旺达大屠杀、美国的关塔那摩监狱虐囚事件,让好人变成魔鬼,去做了当权者的刽子手。
但是,即使人类的天性与道德本为脆弱不堪,Zimbardo 教授仍然在书的最后一章中表达了对人性的希望:总有一些人,那些我们称为英雄的人们,可以在邪恶势力的诱导下,坚守着自己的道德与人性,那是人心良善的最终胜利。
即使上不了 Zimbardo 教授的心理学课,也没法成为教授的小白鼠,大家还是有机会通过这样一本书去了解人性善恶的心理学阐释。
如果问最受斯坦福本科生欢迎的课程有哪些?设计学院的 Designing Your Life 这门课程绝对是其中之一。
这门课听着很炫,其实翻译成中文就是我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这门课根据设计思维中“同理心-下定义-设想-原型-试验” 五个步骤为依托。让同学们从发现问题开始,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职业与生活。
小探在上这门课程的时候,最受用的就是学会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一个看似困难的问题。比如,一个圆形的图案可以变成多少不同的物体?除了我们能马上想到的眼镜、自行车轮,我们有没有想过把这个圆形图案折叠起来变成非圆形的物体?人生设计,也要跳出“圆圈”来开发出无限可能。
根据这门课程改编的《人生设计》这本书,目的就是让你用设计师的思维来更加合理地规划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