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学士帽卖煎饼的本科生:为了生计 谈不得理想(组图)
戴着学士帽卖煎饼的本科生:为了生计 谈不得理想(组图)
2012/5/12 消息来源:搜狐
本科生“煎饼哥”
为了生计 谈不得理想
5月7日清晨7点,他就从50公里外赶到泰安市区东湖公园旁的早市,停好三轮摩托,从车厢里取出一顶学士帽,仔细戴在头上。
旁边的摊贩笑着说,本科生煎饼哥又来了。
他叫杨玉龙,生于1985年,跟所有中国家庭一样,他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所以给他起名叫“龙”。杨玉龙也曾如其父母所盼,终于考上了大学,终于将户 口迁出了农村。但在他大学本科毕业后的2年间,经历了各样努力和挣扎,最终还是无奈带着媳妇和孩子回到老家,如今成为山东省泰安市街头的一个卖煎饼的小摊 贩。
他骑着电动三轮车,要在繁华街道叫卖,还要小心翼翼躲避城管。与众不同的是,杨玉龙戴着一顶学士帽。他散发的名片上声称要卖中国最纯的煎饼,尽管买主们对此并不见得当真,但他头上这顶学士帽却真的不含一点水分。
生意总归生意,一家三四口人忙碌5天下来,真正落在手中的利润不足300元,以至于他的父母抱怨说,还不如去给人帮工挣的多。多少次一觉醒来,他也在犹豫:想想当前的处境,回想以前,走哪步或许都比现在要好过。随即他又告诉自己:后悔?不如相信前方会有新的转机。
他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理想,毕竟生存是第一位重要。
初中读了5年,为的是打好基础考大学
杨玉龙承认,自己始终不是一个刻苦的学生,但家里却逼着他读了5年初中,为的是让他能够打个好基础,将来考个好大学。
在他上高中的时候,社会上兴起了美术培训班,因为自己的爱好,更因为学美术就可以只上半天文化课,杨玉龙说服了父母,给自己去报了美术培训班。
读完高一他就选择了退学,因为他想早点考大学,退了学就可以以社会青年身份参加高考。退学的第二年,也就是2004年他先是通过了5所艺术类院校的专 业课考试,名次均在前100名之内。接下来的文化课成绩虽不算高,但也能去当地的二类本科就读,心高气盛的他却不甘心,选择了复读。
2005年,他考入洛阳师范学院数码设计专业,这时他已经20岁,比同班同学年长2、3岁。入学后,也曾担任过班长和学生会干部。在大学的最初两年, 他一心想在专业上有所进步,于是他开始尝试参加国内外各类设计大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作品陆续入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和谐中国”公益设计 大赛等。
如今杨玉龙还视那一沓证书为骄傲,家里的墙上还贴着2007年他自己得意一幅水粉画。有趣的是,这幅画的下方,是他为儿子手工制作的木制小推车。
大学毕业求职保安,不敢说自己是本科学历
杨玉龙说,他2009年大学毕业,四年间的生活费和学费总共约有4万元,至今还有1.1万元的助学贷款本金尚未偿还,为此他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仍抵押在银行。不过因为交清了学费,学校给了他毕业证和学位证书的复印件。
但这些复印件并没有给他的求职带来任何用处,甚至在2010年底在济南求职某大厦保安时,他不敢说自己是本科学历。
跟所有没有家庭背景的同学一样,他从大三暑假开始就开始求职,那时的他对未来还充满着希望,总觉得即使不继续深造,也得进一家4A公司。
于是,他求职的第一站是首都北京,按照学长们的省钱的经验,住在昌平区的南口镇,每天坐车往返在昌平和北京城之间。
现实是残酷的。
在北京的半个月,他充满自信抱着简历和获奖证书走访很多广告或者设计公司,在花了1100元直到荷包很快见底的时候,没有得到一个确定录用他的答复,他的信心也消失殆尽。
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难找,他便回到济南,应聘到一家销售太阳能热水器公司做营销代表,每天的工作是去新建的住宅小区“扫楼”,就是挨家挨户推销。
“婶子,家里装修哪?需要太阳能吗?”“叔啊,忙哪?家里装得真好,要太阳能热水器吗?”这是他每天重复最多的话,说得他自己都开始讨厌自己,也难怪当他敲开一户大门时,迎面除了怒目而视,就只有一句话:“滚!”
即使这样,他的业绩也算做得不错,以至于老板将他派到石家庄的分公司。在那里,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折,认识了如今是他儿子妈妈的苏敏。
但是爱情即使再甜蜜,也不能当饭吃,每天的忙碌和经销商安排的每晚5块钱的旅社住宿极不相称,于是他们最终选择了放弃。
大学毕业后,他开始自降身价,把目标放在了省城济南,也开始接触一些小公司。有一次,当他满怀信心地将获奖证书拿给一家喷绘店老板看时,对方直接挡了回去说:“不需要这些,只要会临摹就成。”
“那时根本不能再去考虑什么理想,只能为了眼下的生活。”杨玉龙说,于是留了下来。在这里,需要设计的工作并不多,每天要做的是跑腿、操作喷绘机甚至 要戴着眼罩焊制广告门头的铁架。老板是小本经营,事先约定的1000元月薪总是拿不够,每每找老板询问,得到的答复说:“你太不中用”。无奈中,他干完三 个月拿到1420元后辞职离开,没过几天,老板又电话要他回去上班。杨玉龙问:“不是我不中用吗?”电话那端答:“回来吧,店里忙啊。”
经同学介绍,2010年7月,杨玉龙和苏敏去了上海,苏敏进了一家电子工厂,杨玉龙去了一家油墨公司当操作工。杨玉龙说,之所以选择去这家油墨公司, 一是以为和自己的绘画专业有关,二是公司录用之初承诺可以加班,加班就意味着多得报酬。但进厂之后,车间始终不给他加班的机会,所以每月的工资只有 1600到1800元之间。更要命的是,杨玉龙实际上就是一线工人,每天的任务是将不同的化学原料混合在一起。
很快就觉得自己出现胸闷头昏的现象。10月28日,他去了医院做了体检,结果显示他的白细胞总数是4.8,而7月12日入厂时该项指标为7.6。
无奈,他又选择了辞职,回到了山东济南。
这时的杨玉龙不再任何奢望,只希望马上找一份有收入的工作。给劳务中介公司缴费之后,很快得到通知说一家大厦的物业公司需要保安。这一次,他没有向公司出示获奖证书,甚至不敢告诉对方他是本科毕业。
很快,杨玉龙就穿上了保安制服,站在大厦门口向每一位进出的领导敬礼,负责来访登记。有推销员溜进大厦被发现,作为保安的他要被主管训斥;有客户因为 没有预约被他阻止在门口,遭投诉后他同样也会被训斥。更让他心里不平衡的是,同样都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但有人开着家里买的汽车目不斜视摁着喇叭,而他必 须及时摁动手里的遥控器开启车闸。
临近春节,他再次选择辞职。
戴学士帽开三轮摩托 沿街叫卖本科生煎饼
“如果继续在化工厂干,我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很滋润。”杨玉龙不止一次这样感叹。
2011年5月,他和妻子同时应聘到距家3公里的一家化工厂,虽然是一线工人,但每天可以回家,每月各有大约1800元的收入。但好景不长,当年11月,化工厂发生爆炸而停工,杨玉龙留守到今年3月辞职。
这仅有的10个月或许是他一生中最知足的幸福时光。这期间,他娶了媳妇,生了儿子,还有了积蓄买了摩托车、买了电脑。
儿子的出生,给一家人带来欢乐,也让杨玉龙心中增添了一份责任。他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出路:不能离家太远,无法投资太多,不能赔本……
最终他想到了煎饼,这是整个家乡几乎家家都会做的日常食品。杨玉龙的母亲农闲时就烙煎饼,隔三岔五有人上门收购。
他家所在的新泰市楼德镇有“中国煎饼第一镇”的称号,官方统计的数字是,全镇煎饼加工户达到8000户,从业人员达1.8万余人,年产煎饼12万吨,创产值3.2亿元。
很快,泰安市区街头出现了一辆农用摩托车,车帮上竖着一块喷绘招牌,上面写着“本科生煎饼”,而旁边的杨玉龙则戴着学士帽。
对于有人说他“作秀”的质疑,杨玉龙解释说,因为煎饼在泰安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日常食品,很多市民都认以前卖家,而总忽视他这个新手,为了多卖一些煎饼,所以他想到了这样的营销手段。
这一招似乎确实管用,杨玉龙带去的煎饼总是很快就能卖完。但杨玉龙说,煎饼是当地市民的主食,如果不是因为他家的煎饼货真价实,那些大婶大妈才不会因为学士帽的噱头而买账。
一家三口做煎饼 3天利润不足300元
“别看他嚷嚷得欢,他娘给他做一天煎饼,还不如去给人当一天帮工。”杨玉龙的父亲杨金国说,做煎饼主要的劳力是杨玉龙的妈妈,时常是一家三口几乎部分昼夜连轴转,才能烙100多斤煎饼。
5月5日和7日,记者在杨玉龙家亲眼目睹了煎饼的整个生产过程。
在他家路边的小院里,杨玉龙称出60斤玉米蓁泡进水缸里,父亲捞出麸皮后,将四分之一玉米蓁放进大锅里煮熟,然后将生熟玉米蓁混合,再加水用粉碎机反复两次磨成面糊。将面糊盛进盆里,用独轮车推回家,母亲已生好炉子,给鏊子擦上豆油。
玉龙妈用勺子将面糊倒在转动鏊子上,用推子仔细推展均匀,然后双手将整张煎饼揭起,放在旁边的笼屉上,顺手捞起手边的喷壶,朝着空中喷洒水雾。摊一张煎饼大约需要40秒。
但这还不算整个工序完成,之后还得有专人分两次逐张煎饼喷洒水雾,为的是既让煎饼保持干燥,也不至于折成碎末。放置一个时辰之后,再逐一将煎饼折叠,然后用刀切割一分为二,最后摞起放进木箱。
这是最传统的煎饼生产工艺,每天两三个人的产量大约有120斤,但前提是20个小时基本不能停歇,因为磨好的糊子放置久了,就会自然发酵发酸。
杨玉龙说,其实完全可以用玉米面直接拌成糊子摊煎饼,但那样的口感不正宗。
在杨玉龙的帮助下,记者给他算了当天的成本账:一天加工120斤玉米蓁,可得成品煎饼110斤。每斤玉米蓁的市场成本价1.3元共156元,加工耗去 电费大约5元,蜂窝煤50块大约40元,往返130公里的油费约35元,市场管理费2元,共计成本约238元。而玉米煎饼市场售价为每斤5元,110斤煎 饼即使没有损耗和去零头的毛收入也就550元。
而完成这一个生产和销售过程,需要三天时间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三个人忙活三天下来,所得的利润不足300元。
杨金国在镇政府做临时工,每月有500元的收入,得空时还能在家喂猪种地;妻子在家务农,偶尔给人帮工每天也有80元的收入。
让杨金国叫苦不迭的是,儿子当初考上大学后,将农转非转去了学校,大学毕业后,再将户口转回楼德镇时,只能落户非农业户口。这就意味着将来杨玉龙没有自留地,没有宅基地,不能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而按照目前的收入,杨玉龙根本就买不起商品房。
纠结 再纠结 唯恐砸了“本科生”这块招牌
“如果不是做煎饼,而是任何可加盟的市场快销品,结果与现在绝然不同。”杨玉龙不止一次这样纠结,除了对自己母亲的付出感到愧疚,还有他对能否做大煎饼市场也产生了动摇。同时他也清楚,因为自己创业的经济条件所限,根本不允许他选择其他。
还让他纠结的是,如果继续煎饼生产和销售,就必须改变现状将生产规模扩大,必须申请食品QS认证,必须有合乎规范的生产场地,而实现这些目标,都是以增加投入为前提。尴尬的是,他没有资金,有的只是残存的激情。
即使仅存的激情也剩下微乎其微。自从当地的媒体报道“本科生卖煎饼”之后,在网络上一度引起了轰动,他就开始担心别人说他作秀,并因此一度产生了动摇。
好在他的妻子对他没有埋怨,每当将儿子哄睡着以后,苏敏总是主动帮助丈夫做点事情。
5月7日大早,杨玉龙刚把三轮摩托停稳在市场,就有以前的客户打进他的手机,很快住在附近70岁的退休老奶奶王桂莲赶了过来,买了他两斤小米煎饼,顺 便还给周围晨练的老人极力推荐,接着又有几位老人先后重复这样的赞誉,不到两个小时,带来的60斤煎饼被销售一空,这让杨玉龙又增添了信心。
记者问他,既然镇上那么多加工煎饼的农户,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质量标准,去收购别人的煎饼拿到市场销售?杨玉龙答,怕别人砸了“本科生”这块招牌。
既然大学毕业还是卖煎饼,何必当初花那么多学费上大学?
他回答说,如果算经济账肯定不划算,但他相信大学这四年还是让他潜移默化学到很多东西,从长远来看还是值得。他已经在淘宝网注册了“本科生煎饼哥”,他寄希望于网络销售自家的煎饼,他同时注册了一个电子邮箱loudezhen@163.com,将号称中国煎饼第一镇的楼德镇的全拼归为己有,从中似乎能够看到他的些许野心。
或许他的同学好友在他QQ空间里的评价更为准确:神人、有为青年、疯子、狂人、梦想践行家、天外来客。问及他是否会再次放弃如今的选择,他的回答是:还顾不了那么多,走一步看一步吧。
那么好吧,祝愿杨玉龙生意兴隆,也愿老天保佑所有创业的大学生梦想成真。
Icat
2012-05-11 12:39:43才27就操劳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