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归海也有潮?(想会中国发展的多看看)
前两天听说有个中科院的同事正在美国高校找工作,有点诧异。感觉他这些年在国内的事业顺风顺水,现在却跑到大洋这一边找工作。脱离了美国高校7-8年,重新入职恐怕不那么容易。
不过这似乎不是偶然现象,今年以来就有3-4个我较熟悉的国内同行都在美国高校系统找工作,有的在面试,有的已获得tentative offer 正在办理校内评审手续。这几个人当初海归时有的是百人,有的是千人,都属于高端人才。
考虑重新归海的人各有各的原因。一种说法是待遇上的“不可预见性”,他们说国内的薪水结构很不同,各种津贴占了较高的比例,基本工资并不高,而在国内干久 了,势必要考虑退休的问题,未来退休金是按基本工资来计算的,预计到时候落差会很大。很多人海归得早,干的是千人的活,拿的是长江、百人甚至更低的待遇。 即便是千人,也不知道合同期满后是否会继续延,不延怎么办?退休怎么办?总之有不少难以预见的东西让他们纠结并开始探求重新归海的可能性。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如科研文化和价值观上的一些东西让高端海归们不适应,或虽然适应了仍不想匍匐于体系内而就此终了一身。
我推测未来的几年里归海者会逐步增多,但不至于成为一股可与“海归潮”相比拟的“热潮”。海归和归海,有来有去很正常,不必过度解读。一方面,体制的不同导致人才流动;另一方面,人才的流动也促进体制在竞争中调整。而东西方高校之间互相竞争性聘用人才,在未来将会是一种常态。
goodwinn
2013-04-28 13:35:21归海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