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这个大旱不是说整年都不下雨。陕西政府的网站上有"百日大旱"的说法,一百天不下雨就已经是大旱了。据文章统计,礼泉县从1959到1990年间:春旱 7次,夏旱 8次,伏旱 14次,春夏旱 6次,秋旱 15次,冬旱 17次,合计67次。
其中伏旱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正处于伏天。在此期间春播的农作物正处在抽穗、扬花、灌浆期,需要大量水分补充,这时候没有水,那肯定歉收,甚至绝收了。
按诗中的记载,应该是一场伏旱。其实在那个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伏旱更为常见;不过沿海有台风,不太会旱很久。陕西、中原等地离海就远了。
按礼泉县民国时的记载:
17年( 1928),春秋干旱,井泉涸竭,泾渭断流,树木枯死,田无收,大麦、小麦失种。
18年(1929),夏无麦,秋无收,“日毙饥民累百盈千,赤野千里,卖儿卖女,四散逃荒”。当时,本县有12.9万人,死亡逃荒达6.6万人。
19年(1930),连岁大旱,饿殍遍野。
20年(1931),自冬至春,雪雨甚少,麦苗枯槁,旱灾持续。当时全县霍乱流行,死亡5000余人。
21年(1932),自冬至春天旱,还有晚霜冻,夏季无雨,麦秋无收,百姓继续外逃。
22年(1933),自冬至春,雪雨甚少,大麦、小麦歉收。
这么一数也有六年的大旱,我猜可能跟全球的大气环流有关。
第二、可能跟当时的农作物也有关系。比如现在有早稻、晚稻、玉米、红薯等诸多品种,万一有灾情,或许还能补种。如果当时的农作物的生长期比较集中,没有补种的选项,可能进一步放大灾情。
第三、也许交通不便。现在中国各地也不是一直风调雨顺,不过有了铁路,可以把粮食低成本运来运去,这边歉收那边补,日子就好过很多,有旱灾也不象古时候那么惨痛。
又看到一个四川省2001年的通知:
川办发[2001]111号 | |||
摘要 | 今年以来,我省继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冬干、春旱、夏旱、伏旱四旱相连的特大旱灾后,汛期又出现10多次较为明显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 |
这两年平均一下,降雨量也不会很少,但要放在古代,不知会死多少人。
donau
2024-02-29 23:01:57你说的有道理。是我对大旱的理解错了。应该用需要降雨时的降雨中断时间衡量。我记得我们这里连续三周没有像样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