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西降(1):东升是机遇
东升西降(1):东升是机遇
蒋闻铭
苏联的集体农庄中国的人民公社,把农民绑在土地上,是封建农奴制的翻版,跟中国传统的土地制度比,都是大倒退。所以邓小平改革,第一步就是取消人民公社解放农民。
接下来中国对外开放,机缘巧合,赶上了西方世界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互联网生物科技兴起,新的生产手段生产关系,毁灭淘汰旧的生产手段生产关系。 美国经济,从制造业转向升级,搞产业链外移全球化,中国有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契机。普罗大众为发财,统治集团也为发财。今天的中国,兵也不怎么弱,国也不怎么穷了,但是整个社会文化,思维逻辑,却全体停留在集权专制,力大为王的氛围体制之中。
新的产业革命,新技术新手段,具体有形的代表,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美国被淘汰毁灭的,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淘汰毁灭的办法途径,是产业链外移全球化。九十年代以前,传统制造业是西方社会生产力的精华所在,对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共产党国家,你想要,他也不会给,更不要说全面大规模地输出。但是从九十年代开始,渐渐就不一样了。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量变到质变,美国的经济体系,全面输出毁灭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这个过程,不是哪一个人或者是哪一群人的规划设计,而是美国经济体系的运作,经过在市场指导下的十年探索积累,主流精英阶层达成的共识。
创造性毁灭,美国经济体系的具体运作,以金融资本为前导,全世界什么地方回报高,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就往什么地方转移。回报最高的地方,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相对开明的集权政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口优势,使中国拥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也让美国的资本技术,有了牟取暴利的理想场所。美国中国,各取所需,美国用相对成熟,但是是面临被淘汰的生产手段牟取暴利,再用得来的暴利,支持推动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产业升级。
对中国,能得到西方世界的传统制造技术,社会生产力大进步,是过去求之而不可得的好事情。到了现在,美国新的社会生产力, 基础建设,初具规模,该毁灭的,毁得也差不多了,其他西方国家,欧洲日本,也跟着美国走,只是起步要晚了一些。另一边,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生产力快速提升。全球化以后的产业链,美国在上游,欧洲日本紧随其后,在上中游,中国的制造业,在中下游,但是制造业的总体量,从2010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短短二十年,发展演变成了世界工厂。
刚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了空前的提升。但是这个提升,依靠的是西方世界的资金和科学技术,是全球化。 改革开放的中国,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专制独裁,抄袭模仿,从无到有,如果做得好,可以无比高效。但是,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之下,商品市场,是被捆绑了的商品市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捆绑的程度,共产党说了算,想松就松,想紧就紧。 过去的四十年,邓小平江泽民是松绑;胡锦涛的十年,松得快绑不住了,开始收紧。即使是江泽民,该绑的也还是绑,互联网上的防火墙,始作俑者是江泽民;把谷歌脸书赶出中国的,是胡锦涛不是习近平。习近平上台,接着收接着绑,用个人集权整治经济腐败,结果把经济腐败,整成了毛泽东式的权力腐败。
国家资本主义,抄袭模仿,无比的高效。近代史上的纳粹德国,日本和现在的中国,都是例证。但是有了最初的发展,后面呢?整个社会,因为缺少科学技术的原创力,只能按照旧文明的思维逻辑,弘扬人征服人的民族主义,发展武力军力,穷兵黩武。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今天中国俄国和美国西方世界的较量,说白了,是又一次专制制度和现代文明的较量。不过这一次的争斗,代表旧文明这一方的中国俄国,和民主自由的西方世界比,实力悬殊。比起上世纪的热战冷战,现在只能算是余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21-C
2024-08-15 06:13:24中国占据下游并有向中上游发展的趋势,美国见状不但在中上游打压中国,下游产业也尽量分流打压,把下游不足的中国更快地挤向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