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国债,真是大放水?

来源: 拾榴询财 2024-05-15 01:50:5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62 bytes)

财政部发布了超长期国债发行通知后,我就第一时间在“16号内参”分析了这事。

这两天GZ号后台留言问这事的粉丝不少,而且看到网上大量严重误导的言论,什么大放水,要大通胀了;什么借钱还地方债了之类。

想想还是写下。

01

这次发行的国债,属于特别国债,规模一万亿,不列入赤字,不增加赤字率。

这次之所以关注度比较高,在于超长期,有30年,50年的期限。

网上很多自媒体,有说特别国债是去还地方债的,有说是拉动短期GDP的。

但实际上,一个月前,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就解说得非常清晰。

一方面,这个资金大部分由中央偿还,部分交由地方使用;

另一方面,主要投向6大领域,14个细分领域,包括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

以往这些领域因为社会公益性强、市场回报率低,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同时,由于地方效益弱、全国整体效益强,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也不高。

相关投向的细节,网上都能查到:

所以,通过这些公开信息可见,特别国债和地方债务没啥关系,实际上,你但凡对地方债务规模有一点基础了解,就会清楚,1万亿,连一年的利息都远不够支付。

而且这些投向,对短期经济影响并不大,更多还是中长期的考虑。

02

其实,大部分并不关注国内的实际宏观数据,财政上很多数据披露,其实一直挺透明的。

这几年,国内不但房地产领域全面去债务化,地方债务也在痛苦的去债务化,在财政支出上,高度克制,甚至可以说严重低于市场预期。

如图,财政支出的增速,速率是明显在持续下降的:

而且城投也在持续化债,20年的高峰后逐年下降,今年截止4月份,净融资直接是-1630亿。

而且国债的一般债、专项债,今年的发行都是低于之前的力度:

也因此,去年A股走弱,也有相当大的原因,是财政支出低于市场预期。

所以,真不用太担心什么放大水,大通胀来了。这次特别国债,考虑到一般债发行减少,实际净增也就7000多亿。

国内目前的问题不在供给端,而是在需求端。供给端极度强大的背景下,恶性通胀概率不可能发生的。何况人民币在非美货币中,还是挺强势的,上游大宗涨幅也不夸张。

03

目前看,特别国债这次的发行,是小额多次,分22次发行,重点在3季度。因为去年发行的1万亿特别国债,有5000亿留到了今年使用。

要知道,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还是很强的,这可是在房地产彻底熄火,财政高度控制的背景下,靠传统实体干出来的5.0%,非常不容易。

其实如我之前在《M1和社融,创历史的背后》所说:

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信用了,这玩意目前压根无解,核心还是看出口带来的PPI的上升。

此外就是看政策了,这也是我在《16号内参》,一直提醒大家,要关注7月份的大会。从11届三中开始,没有不重要的。

这些核心逻辑,我们之前在《房价、股价的背后——理解中国经济再平衡》中,已经非常全面得写过。

我们当前面临的是改革开放后,从“债务驱动”,转向“生产效率驱动”,一次超级周期的切换,这个过程不会很容易,也不会很短暂,但还是可以有些信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