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帆:沉舟教授 | 六十小结 上

来源: 冬绿 2024-01-11 06:02:0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324 bytes)

沉舟教授 | 六十小结(上)

by 张千帆 

https://mp.weixin.qq.com/s/QP5wQfkUGZxvIk7W9tMYRQ

前几天,学生为我组织了一次聚会,主题颇有诗意:“沉舟侧畔,还历华章。”本来,六十算不上什么“寿”,无从“贺”起。但我一个自由派,平时对学生从来是“放鸭式管理”,同门长期疏于联系,找个机会聚聚也好,不过定位是思想对话,免得落入俗套。经历三年疫情之后,我本人对“六十”这个数字也有新的感悟。以前都以为“辛亥百年”、“文革”半个世纪是大年份,现在才明白古人还是有智慧的,六十才是历史周期。“耳顺之年”,还是很想和年轻人分享一下自己近年来的思考,也算是对自己从教 25 年的一个思路总结。

和“内卷”惨烈的当代青年相比,我算是很幸运的。1999年回国的时候,国外的博士学位还是很吃香的。凭着一篇论文和一本书,当年就评上了正教授,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但这对我很重要,否则以后还要评什么“副高”、“正高”,我是很讨厌求人的。当然,肯定有人不服——是不是和校长有什么“特别关系”?不服也正常,好在之后两年连续推出了 120 万字的《西方宪政体系》上下册,也就没有谁不服了。即便 2013 年以来,言论空间不断受到挤压,2019年《宪法学导论》下架,但毕竟也在宪政领域里“风光”了近二十年。能做的、该做的基本上做了一遍,没有太多遗憾。不像现在,发一篇外国宪法论文都难。

我回国的专业选择也是幸运的,因为我的博士学位是政府学,本来对口国内的政治学,但当时校长说法学院缺人,于是就去了法学院教宪法。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国内法学的“名声”显然要比政治学好一些。当然,不论是在法学院还是政治学系,我的研究专业都会是宪法,因为《西方宪政体系》上下册早在1996年就已成初稿。那时国内还没有很系统的研究,所以我很急于把关于美国、法国、德国和欧共体的宪法知识引入国内。

标题中的“宪政思想”严格说来是宪法+政治思想。发达国家的宪法学说穿了就是宪法制度,尤其是其司法判例。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宪法制度就是一套客观知识,没有掺杂太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成分。这是理解宪政的基础,因为你要了解宪政,首先要了解宪政在宪法实施得比较好的国家究竟是怎样的。从制度着手,判例是一个很好的抓手。风险也比较小,因为基本上是“依葫芦画瓢”,能把别人的司法实践阅读、描述、梳理、总结得到位就相当不错了,错也不会错得太离谱。

理论就不一样了,自由联想和发挥的空间太大。我在美国读研的时候,对西方政治理论很有兴趣。读博四年,差不多有三年是在学习政治思想理论。但是没有在此之前三年打的法学基础,我对宪政实践就不可能有深入了解,很可能对不同的西方政治理论无法进行甄别。你们知道,我既不全盘否定本国的文化传统,也不全盘肯定西方的思想理论。事实上,最好和最坏的理论都来自西方。没有实践作为基础,理论是可以很“飘”的。国内许多理论文章之所以“天马行空”,就是因为对制度实践没有基本知识。只有在掌握至少了解了制度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更上一层楼”,升华出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理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