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封闭
跟我妈电话时,说到有好几个朋友失联了电话,短信都联系不上。时间久了难免担心。
我妈说,很多事情要顺其自然。疫情期间她有个不错的教会姐妹也是突然失联了,不过最近又重新联系上了。我妈这个朋友没有孩子,老公去世之后跟自己的两个姐姐关系比较密切。先是去帮助大姐搬家,不慎把腰扭伤,因为行动受限,情绪非常低落,完全切断了同外界的联络。后来大姐感染新冠很快就走了,她腰伤还未恢复就遭此打击,得了抑郁症,不得不两次住院治疗。后来终于从阴郁中走出来,搬去二姐家住。二姐也没了老伴,姐妹俩相依为命,互相倾听,于是她又开始主动同过去的老朋友联系了。
23年初我回家奔丧的时候,就听我妈说起这个姐妹“失踪”的事。当时凶猛的疫情正在无声地缓慢地退潮,很多人自己或者家人受到重创,又因为缺少支持而久久无法恢复。我妈也跟我反复说起她对朋友的担忧。两年过去了,我很高兴老姐妹又能重新团聚。我妈说她这个朋友啊,两年多不见,头发已经完全白了,一下子都没能认出来。
我自己如今也进入了比较脆弱的年龄段,周围的朋友也是。每次见面,都会沟通一下彼此的状况。有朋友可以倾诉是值得珍惜的,应该感谢那些听我大力吐槽的朋友。还有些人,在最低谷的时候是不愿意见人的,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那半年里我是拒绝见任何人的,只有我婆婆,每个礼拜都过来看我和娃,搭把手帮帮我。我虽然百般不愿被她打扰,但毕竟是婆婆,出于中国人的教养,我还是得打点精神来应对她。也就是因为这样,我的情绪一直撑住了。我婆婆纵然有性格缺陷且能力有限,但是心地善良。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我还是非常非常感谢她。有的时候我有疑问,如果知道朋友正处在这样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中,是不是我应该冲进去,拉她一把?我们被异国生活的经验教得很乖巧,战战兢兢地守着个人的边界不敢逾越。
但是我也有怀疑,因为我担心,我的存在可能也会刺激到朋友,起到相反的作用;更不要说,越界这样的行为普遍比较忌讳,很冒险。过去有过负面的经验,,,原先还写过。
还是袖手旁观吗
拼命乱弹琴
2025-01-10 10:36:00浅浅的帮助,比如体力,可以。深深的帮助,不可以也没必要。因为大部分陷入痛苦的人,就像李诞说的,就像被插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