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反”运动与“抗美援朝”(50)
“五反”运动与“抗美援朝”(50)
四,再次开打
当初,中朝方同意谈判本来就是因为继第四次战役大败后第五次战役反攻又失利,志愿军顶不住了,才同意与联合国军方面谈判停战的。如果说这是“城下之盟”,确实有点“城下之盟”的味道。但这当时毛泽东也是同意了的,怎么现在又要反悔?还说“我们的同志太天真”,那他自己当时是不是也“太天真”了呢?所以,毛泽东的这两个电报完全是出尔反尔的强词夺理。当然,从毛泽东一贯的立场看,当初他同意谈判确实是有点违心的,从事前事后一系列事实看,在战争还没有爆发前他毛泽东就非常热心地说会派兵参与朝鲜战争,就是抱有不可告人之目的的。至于这个目的是什么下面会说到。所以只要这个目的没有达到,他就要想方设法将战争拖下去,然后从战争中再去寻找可以达成他目的的机会。这种做法用邓小平的话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至于志愿军指战员的生命,在他眼里不过是赌场上的赌资,而且是无偿地从“人民”身上骗来的赌资,只要能满足他的赌兴,达成他的愿望,输多输少无关紧要。
在当时,毛泽东要成功地把战争拖下去,志愿军司令兼政委彭德怀是个绕不过的人物。然而彭的立场与他毛泽东并不一致。彭是积极要结束战争的。这就成了毛泽东拖延战术的一大障碍。但巧得很,彭德怀生病了。他在一九五二年三月份回国住院手术,这就给了毛泽东解除彭德怀职务的机会。五月,彭德怀病愈出院想回朝鲜了,毛先是以中央名义硬留他再休养二个月。到了七月初休养期将满,又由周恩来出面“提议”,随后“中央决定”让彭德怀留京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尽管彭德怀一再推辞,但没有用。毛泽东成功地上演了一齣新的“杯酒释兵权”妙计。彭德怀的志愿军司令职务由副司令邓华代理。邓华入朝前是四野第十五兵团司令,一九五五年授上将衔,资历与彭德怀相差甚远,毛泽东拿捏他就容易得多了。
据徐焰说: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至五二年九月,朝鲜战场上相对比较平静,只有小规模的战斗。在此期间,美国大力扩充、训练南朝鲜军,并逐步用南朝鲜军来接替联合国军的前线防务,为以后联合国军撤出韩国预作准备。中朝军队则利用战线相对安定的时机,集中力量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一九五二年五月,第一线防御阵地的坑道工事基本完工。八月,第二线各军防御阵地的坑道工事也基本完成。这样,在横贯朝鲜半岛的二百五十公里长的战线上,形成一个有二十至三十公里纵深的、以坑道为中心的防御体系。这道防御体系建成后,中朝方面进可攻,退可守。
战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毛泽东又下令开打了。一九五二年九月十八日,一次名曰“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的战役开始。这次开打,中朝军队出动了八个军,在一百八十公里的战线上,分别向敌方六十个目标发动进攻,至十月三十一日才结束,历时四十四天。据中共说,此次战役歼敌二万五千余人,志愿军伤亡一万零五百人。毛泽东对此役作了很高的评价,说“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毛泽东为中央及军委起草的致彭德怀、邓华、杨得志、甘泗淇及志愿军各级领导同志电,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军事科学院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版。)更有所谓学者吹嘘此战志愿军攻必克,战必胜。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比如此役中有一个“白马山战役”,中共一直忌讳提到它,很多中国人可能根本未听说过。据维基百科:志愿军王牌第38军在此战中用四个团的兵力攻击南韩军第9师防守的白马山,第9师在美军空军和炮兵支援下顽强抵抗,战斗从十月六日进行到十四日,历时九天九夜,志愿军伤亡六千七百多人,南韩军伤亡三千五百余人,最后以志愿军被迫撤退结束战斗。第9师因此获得了“白马师”的荣誉称号。而据韩国学者金阳明所撰《韩国战争史》,则称此战志愿军第38军逐次增加共投入了七个团的兵力攻击韩军第9师,共发起攻击二十八次,伤亡一万人;韩军发起反击九次,伤亡三千五百多人。志愿军大败。
一九五二年十月八日,由于在遣俘问题上中方始终坚持全部遣返原则,一次次拒绝联合国军方提出的遣俘方案,又因为志愿军发动了“全线性战术反击战”,美方谈判代表愤而宣布无限期休会。十月十四日,联合国军也发起反击,取名“摊牌行动”(中共称为“金化攻势”)。战争主要在上甘岭地区展开,从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开始,一直打到一九五三年一月初才结束。这次战斗被中共夸为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辉煌的一次战斗,还拍成电影《上甘岭》广为宣传。然而据“维基百科”“上甘岭战役”词条言:此战志愿军伤亡约一万,联合国军伤亡约九千,以联合国军停止进攻结束战斗。如此看来,志愿军也没有取得如宣传所言的胜利,只是挡住了联合国军的进攻而已。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当上甘岭战斗正打得白热化时,印度向联合国提出遣俘新方案,提议由四个中立国家组成遣返委员会来处理不愿遣返的战俘。对这个提案,尽管中、苏、朝三国仍以这个方案倾向美国为由一致予以反对,周恩来代表中共发表声明重申“全部遣返”“是不可动摇的原则”,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实际态度与毛泽东是不一样的。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斯大林在答复美国《纽约时报》外交记者提问时,当记者问:“您在任何以结束朝鲜战争为目的的新的外交措施上进行合作吗?”他回答道:“我同意合作,因为苏联是关心结束朝鲜战争的。”(见《毛泽东传》)斯大林以此向全世界公开表达了他愿意结束朝鲜战争的意愿。十二月十七日,联合国政治委员会又以五十三比五的比数表决通过印度提案。因此,在这段时间毛泽东感受到的停战压力是很大的。
尤其伤脑筋的是他要稳定志愿军的军心,消弭志愿军内的厌战情绪。正巧在这个时候,十二月四日,志愿军代司令邓华向毛泽东报送关于朝鲜局势和明年方针任务的报告,其中提到要防止美军在我后方海岸登陆的可能。其实,这只是一种吸取仁川登陆的教训,出于万全的防敌设想,邓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敌人有这样的企图,而事实上美军也根本没有这种计划。可是,毛泽东却捞到了一根稻草,将此作为可以继续拖延战事的借口。他立即下指示说:“应肯定敌以五至七个师在汉川鸭绿江线大举登陆,并在我后方空降,时间应准备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我应十分加强地堡和坑道,部署五个军于这一线,其中要有四个有经验的军,划定防区,坚决阻敌登陆,不可有误。”毛说的那样肯定,仿佛联合国军也听他指挥,会出动多少兵力,在那里登陆,真是荒谬至极!
十二月二十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并正式下达关于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登陆冒险的指示。毛泽东在指示中强调指出:“两年多以来,我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在对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军的英勇顽强的战斗中,取得了伟大的辉煌的胜利,已经摸清了敌人的底子,克服了很多的困难,积蓄了丰富的经验。美帝国主义采用了很多办法和我们斗争,没有一样不遭到失败。现在剩下从我侧后冒险登陆的一手,它想用这一手来打击我们。只要我们能把它这一手打下去,使它的冒险归于失败,它的最后失败的局面就确定下来了”,(见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拼命为鼓励志愿军继续作战打气。
因为毛泽东还要准备大打,一九五三年一月,中共中央决定把抗美援朝作为本年度国家三大任务的第一项任务。为了集中财力、物力保障朝鲜前线作战需要,并准备解决因战事扩大而引起军费增多的问题,削减或缓建一批原计划要动工的工程。中央军委也将原定的军队精简方案作了调整,军队非但没有减员,反而在国内又新征了五十万人入伍。至五三年三月,入朝的志愿军部队达到一百三十五万人,其中包括十九个军和八个地面炮兵师、五个高炮师、二个坦克师、十个铁道兵师和一个公安师。连同朝鲜人民军的六个军团及其他部队,中朝部队总数达到一百八十万人。(徐焰:《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
相对中朝军队的规模,美军的数量有限,不能像志愿军那样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但是,在美军有计划的规划、训练下,南韩军队已能逐渐担负起抗击敌军的重任。到一九五二年底,联合国军部队的四分之一是南韩部队。而部署在前线的十六个师中有十一个是南韩师,其余美国陆军师三个、海军师一个,英联邦师一个。“白马山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南韩军队在战争中逐渐成长强大起来了,开始成为前线的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北朝鲜想以战争来吞并南韩,更成了无法实现的梦想。
(附:答网友weed123:《“五反”运动与“抗美援朝”》(49)发表后,有网友weed123问第180师师长、政委弃军而逃后下场怎样。这个问题,我在写此文时因所见资料中没有提到,故很抱歉我也忽略了。现经weed123网友问起,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有好多篇资料说到他们下场。据这些资料,师长郑其贵突围成功后被停职审查,后降为团级干部,一九五五年授上校军衔,一九六三年晋升大校,一九七〇年离休后因老红军资历享受副军级待遇。至于师政治部主任、代政委吴德成就没有这样好运了。他突围没有成功,在南韩山区躲藏了一年多,最后还是被美军发现俘虏。据说吴德成在战俘营没有吐露中共和志愿军的机密。一九五三年停战后吴德成选择了回国,却被开除党藉、军藉,后被安排到一个农场去劳动,差不多三十年后到八十年代才恢复其应有待遇。还有一个师参谋长王振邦,因在部队被敌军合围前一天,按师部分工率后勤和伤病员一千余人先后撤,安全到达后方。战后重建180师,王振邦任副师长,一九五五年授大校。中共对吴德成的处罚严厉过郑其贵,一个被俘过,一个没有被俘,显然是主要原因。
弃军而逃这本身就是重罪,性质更严重过被俘,按军法当枪毙。但郑其贵只是降级,显然其中有蹊跷。以前读《邱会作回忆录》,说到红军撤离江西根据地长征前,派保卫部人员将不准备带走随军、而又不安排在当地打游击的一些人统统杀害,目的是防止国民党军来了将这些人抓起来逼问出红军的秘密。邱会作本人也险遭此毒手,幸路遇周恩来,周之前就认识邱,说此红小鬼可以让他随军长征,邱才死里逃生。但这不表示周恩来反对这样杀人。曾任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之一的顾顺章,被国民党逮捕后供出大量党内秘密,以周恩来为首的“特科”就杀了他亲友十多人。这样残忍的做法既是为了泄愤,同时也是在警告其他人,即使被捕也不能泄露党的机密。有此传统,因此我非常怀疑180师师级干部集体逃跑不是个人行为,也不像是个人行为,极可能是志愿军有内部规定,一定级别以上干部,在战况不利有被俘危险时,可以“脱离部队优先撤回”。所以郑其贵他们带了警卫、准备了向导,敢于有组织、有计划的逃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中共允许这样做,重点不在保全这些人的生命,而是要保住党的机密不外泄。在共产党的观念中,党的机密重要过生命。党是机器,干部只是机器身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掉了换一颗就是,党的机密泄露,机器被破坏,党的损失就大了。所以郑其贵的降级,只是组织上对他打败仗的处罚,而不是对他弃军而逃行为的处罚。对吴德成的处罚,其实也只处罚他被俘这一情节。否则,按弃军逃跑,导致全师覆没、七千余官兵被俘的后果论罪,这两人都是可以枪毙的。至于师长、政委逃跑后,团长、营长跟着跑,是否也是“奉命逃跑”或“看样学样”,我就不知道了。)
weed123
2025-04-02 15:46:11谢谢澄清关于“180师师长、政委弃军而逃后下场”问题。您的看法颇有道理,这些军官弃军逃跑却未受严厉处罚,像是有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