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五反”运动与“抗美援朝”(52)

jiangshui888 2025-04-08 13:47:45 ( reads)

“五反”运动与“抗美援朝”(52)

 

六,“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吗?

      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讲话,说:“抗美援朝,经过三年,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现在已经告一段落。”其说话的口气是那样的肯定,丝毫不容置疑。但是,我认为“抗美援朝”是否真取得了“伟大胜利”,并不是毛泽东一人说了就算的,还得看事实。

客观地说,中共出动志愿军经过三年艰苦战争,总算保全了金日成小朝廷的政权,这一点或者勉强可算“胜利”;另外,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志愿军居然能抵御住武器装备先进的美军而不大败亏输,虽然这是用大量的生命和鲜血换取的,也属不易,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胜利”吧!至于其他则就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了。但是问题的根本并不在此。问题的根本是中国人参与的这场战争乃是一场不义的战争。不义之战,虽胜不武。从这个角度讲,谈“胜利”根本就毫无意义;说“伟大”,更是扯不上边。谁能认可一个帮恶棍杀人的人,因为杀得多,就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金日成,这个恶棍兼野心家,是他挑起了这场战争,破坏了远东原本相对和平的局面,使朝鲜半岛无数的村庄、城市毁于炮火,数以百万计的平民碾转死于沟壑。他是整个朝鲜民族的罪人。他那个独裁小王朝就是因此被灭了也是罪有应得。而中共却为救他而出兵,这兵岂不是出得全无道理?为了保全这个狡诈独裁的金家王朝,中国死了那么多不该死的志愿军,花了那么多不该花的金钱,甚至把解放台湾的大事也撇下了,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是否值得?更恶劣的是金日成还不念恩,等志愿军撤走后竟把志愿军的坟墓也都铲平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此这般,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与其是胜利,倒不如说是耻辱更为恰当!而“抗美援朝”之所以会发生,其实还反映了一个铁的事实:即中国人民并没有真正站起来当家作主,他们仅是被中共几个孤头愚弄、压榨的对象,而志愿军更是被中共出卖沦为“炮灰”的不幸牺牲品!

这是从道义来说中共究竟有没有取得“伟大胜利”。再以人们普遍衡量战争胜负的几个标准来看中共有没有取胜。一般来说,衡量胜败的第一标准就是看敌人有没有被你打败,或者原先定下的战争目标有没有达到。当初中共出兵第一个目标是恢复三八线,把敌人赶到三八线以南去。第二个目标是若战争顺利,就攻下南韩把美军赶到大海里去。战争的结果,第一个目标基本达到,但还差了一点。因为停战时南韩仍多占了原来属于北朝鲜的四千平方公里土地。北朝鲜曾提出这些土地应归还北朝鲜,但被联合国军方以“挑起侵略战争,应得必要惩罚”为由拒绝。这些面积约占北朝鲜总面积的百分之三点三,虽然不大,但联想到当初金日成发动战争的目的,恰恰应了“偷鸡不着蚀把米”这句老话。第二个目标则根本达不到。所以单就这一点就可断定,毛泽东说取得了“伟大胜利”,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

另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看在战争中谁的军队伤亡大。不过这个比较起来有些困难,因为交战双方的死伤数字有很多种版本,差别很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一是由于统计者的立场,往往缩小己方的损失而夸大对方的损失,使数字失真。二是统计有遗漏。三是统计的方法不同。如美军原先的统计数字只统计了朝鲜战场上的伤亡,后来将不在朝鲜而为朝鲜战争服务死亡的、以及在战场受伤回国后死亡的,也都统计进去。可是志愿军的死伤数字,只统计战场战斗人员的死伤数字,后勤服务等非战斗人员的死伤是不统计在内的,更不要说非战场人员的伤亡以及为战场服务的民工了。四是官方故意隐瞒伤亡的真实数字。在这方面,中共的可信度最差。因此之故,现在要做比较,无论选哪些数字都难做到公允。但不做比较也不行。即使数字不正确也比没有数字好。我这里选取的是“百度知道”网站上的数字。这是一个中共控制的网站。之所以选它,不是因为它的可信度高,而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有些人在“爱国情绪”支配下,因为选取的数字不是来于中共一方而认为我有偏见,对这篇文章反而增加不信任感。然而,即便是“百度”的数字,也可以说明问题了。据“百度”网站公布的数字:

联合国军方面死亡总人数为十七万八千五百十人,受伤五十六万三千九百九十人,失踪三万四千三百八十六人,被俘一万五千七百三十九人。中朝方面死亡总人数为四十一万二千六百五十三人,受伤六十八万六千二百十八人,失踪和被俘十六万七千零二十一人。中朝军队死亡人数是联合国军的二点三倍,受伤人数是联合国军的一点二倍。

若以战争主要对手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比较,双方差距更大。美军在战争中死亡五万四千二百四十六人(按:战争结束时,美方公布美军在战争中死亡人数为三万六千五百七十四人。一九九五年美国在华盛顿建立“朝鲜战争老兵(阵亡将士)纪念碑”,将那些不在战场,但为战争服务、因公牺牲的人,以及在战场受伤回国后又陆续死去的人,都视为在战争中捐躯的烈士,并将他们的名字都刻在碑上,因此人数增加了很多。)而志愿军死亡人数以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九日《解放军报》官方微博军报记者对同日举行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的报道,是十九万七千六百五十三人。(按:这个数字是否包括战场非战斗人员伤亡不清楚。)以此数字计算,志愿军死亡人数是美军的五点四倍。美军受伤十万零三千二百八十四人,志愿军受伤三十八万三千二百十八人。志愿军受伤人数是美军的三点七倍。

以这样的战果,毛泽东竟敢说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胜利”,大家是不是觉得他太不把听众当一回事,以为他们都是愚夫、白痴?当然,如果志愿军死伤的数字确实是这些了,由于武器装备不如对方,能打成这样结果的确也很不容易。问题是这样的战果是假的,志愿军实际的伤亡要远远超出中共承认的。二〇〇九年十月五日,时任中共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访问北韩期间去桧仓烈士陵园凭吊安葬在那里的一百三十四名志愿军,温在致辞中说:“你们的鲜血洒在异国他乡,但是你们伟大的精神留给了整个世界。安息吧!几十万英灵!”按中国人说话的习惯,既然是“几十万”,那就绝对不会是中共最初公布的十一万五千七百八十六人,也不是后来承认的十九万七千六百五十三人,因为如果真是十一万多、十九万多,习惯上只能说“十几万”或近二十万,能用“几十万”这个词,一般起码要三、四十万以上。温家宝既然当到一国总理,不会连这一点起码的语言常识也没有。

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说:朝鲜战争中共出兵至少三百万,死亡起码四十万。书中说邓小平对日本共产党领导人,康生对阿尔巴尼亚霍查都承认是四十万。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说:“我们在朝鲜战场牺牲了几十万同志”。

二〇一五年十月至二〇一六年十月播出的“美国之音中文网”的《解密时刻:志愿军战俘》五集视频中,有一段原《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辑刘家驹接受采访时的谈话。他说他最新得到的数字,志愿军死亡了三十八万,是美军死亡人数的九倍。这个三十八万的数字倒也是可以用“几十万”来表示的,唯刘家驹没有说明他这个数字是从哪里得来的,可靠性存疑,只能作为参考。

志愿军老兵、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教授程干远在《亲历韩战——中国军人回忆录》(明镜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说到:中国第一次公布志愿军死亡数字是彭德怀回国向全国政协作报告时说的,当时彭德怀说志愿军死亡五十多万,缩水为十八万是后来的事。而且,据程干远说这五十多万的统计数字还不包括后勤人员,而后勤人员死亡至少也有三十万。中国军队内部统计数字把第一线作战人员和后勤是分开的,一个叫战斗减员,一个叫非战斗减员。程所在连队就因为是后勤部队,所以死亡的战士都没有列入烈士名单。除了志愿军后勤部队死亡不列入战斗减员,支前民工在朝鲜战场死亡的数字更没有列入。支前民工有六十万,虽然他们不在最前线,但联合国军打的是海陆空立体战,后方民工的死亡数字也是十分巨大的。如此算来,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死亡的总数至少在八十万以上;说一百万左右,应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为了查证程干远先生说的这个数字,我上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查到彭德怀在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曾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做过一个《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报告》。我估计这就是程干远先生说的那个向全国政协做的报告。那时候有个习惯,即全国政协委员常常列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会议一起听报告。所以程先生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误说为全国政协会议,这也是有可能的。据网上公布的这个报告文本,彭德怀在报告中说了敌方毙、伤、俘数字,但没有说己方死伤数字,这是不正常的。因为正常来说,报告人既然提了敌方伤亡数字,则己方伤亡数字不可能不提。因为提了才能比较出双方胜负的实况。而且这是内部报告,彭德怀是在向政府的领导们汇报工作,没有必要隐瞒。所以我估计这些己方伤亡的数据很可能是这个报告后来在公开时才被删掉的。中共一方面公开公布志愿军伤亡数字,但同时却要删掉彭德怀在内部报告中列举的数字,以中共惯于报喜不报忧的恶习判断,我更倾向彭德怀内部报告的数字才是最接近事实的。但遗憾的是我查不到彭德怀报告中被删的数字,所以程先生提供的志愿军死亡五十万、以及后勤人员死亡三十万的数字,这里也只能作为参考了。

为此,我又做过一番查证,发现中共公布的数字,即使出自所谓权威著作的,也有与其内部资料不符的。这里举一个例子:在一九五三年夏季战役的第三阶段战争中,志愿军曾发起过一个“金城战役”。这个战役被中共吹嘘为朝鲜战争停战前最后一个战役,也是志愿军入朝作战唯一一次战役规模的阵地进攻战,说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这个战役中,志愿军出动了第20兵团的第21、54、60、67、68五个军和第9兵团的第24军,共六个军,二十四万人,集中了一千三百六十门大炮,对当面的韩军第3、6、8、9四个师展开猛攻。战斗从七月十三日开始,一直打到二十七日停战协定签字那一刻为止。经过十五天战斗,中共说共歼敌七点八万余人,收复失地一百六十七平方公里;志愿军伤亡三点三万余人,其中第20兵团伤亡二点三万余人。毛泽东对这次战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见《毛泽东传》)

但真实情况如何呢?“天涯论坛”上有一篇《韩战最后一战:金城战役真相——志愿军在遭遇毁灭性惨败》文章,作者引用了一些中共军方的内部资料,我将它摘出来以飨读者。金城战役分西线、中线、东线三个战场,据该文引用的中共内部资料称:其中在西线担任主攻的志愿军第68军伤亡达一万四千多人(数字来源:《志愿军卫生勤务资料》P332),担任助攻的第24军伤亡九千六百十七人(数字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集团军军史》P820,一九六八年版。)合计二万三千六百多人。在中线担任攻击任务的志愿军第67军,两天的伤亡就高达二万一千多人,其中包括在敌人空袭下伤亡的后勤人员(数字来源:一九五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司令部编写的《67军抗美援朝战史》P71)。东线负责主攻的是志愿军第60军,据《志愿军卫生勤务资料》,伤亡了一万二千四百二十人。以上数字反映,参战六个军仅其中四个军的伤亡人数,总计已达五万七千零二十人,比中共公开宣布的数字多了二万四千人。如果加上另两个军的伤亡数字,则实际伤亡可能要比公开数字多一倍以上。

至于韩军的损失,据网上一篇《宋仲基们是怎样炼成的:韩军如何从常败乌合之众崛起》的文章说:金城战役七月十三日开打以后,志愿军发起了朝鲜战争开战以来最猛烈的炮火攻击。但这也仅仅砸开了韩军首都师和第六师的第一道防御阵地。韩军其余部队在初期的惊慌后就逐渐稳住了阵脚。韩军预备队在美军配合下源源不断地开上来,炮兵和弹药也不断地补充上来。四天后,联军就以韩军为主发起反攻,与志愿军陷入拉锯战,直到七月二十七日停战协定签字那一刻才结束战斗。以上所述如果属实,则韩军并不是一败涂地,其伤亡就不可能比志愿军多一倍以上。所以,中共说敌军在金城战役中伤亡七点八万人这个数字若是真实的,那中共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就十分可疑。

又网上有一篇《韩战最后一战:金城战役真相——志愿军遭遇毁灭性惨败》的文章,作者引《韩国战争史》韩文版第五卷的资料称:此战志愿军真实的伤亡数字应在十万以上,参战的六个军,除21军伤亡较小,第60、67、68三个军完全被打垮,第54、24军伤亡也比较惨重,另外还有五千人被俘。而韩军伤亡只有一万四千四百七十一人,被俘二千七百六十六人。双方战损比高达七比一。对于该文如此说法,是否也有夸张,在没有进一步的确切的资料以前我们也只能存疑。但总的起来看,金城战役不是如中共所说的那样大胜,战绩那样辉煌,却是基本上可以肯定的。

以上,只是我对中共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的真实性提出的一点疑问。而就我根本的立场言,我再次重申:我不认为敌人伤亡数字比志愿军伤亡数字大就是中国人的胜利和光荣。理由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无论志愿军伤亡的确实数字有多少,因为他们参加的是一场不义的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本不应卷入的战争,哪怕只是死了一个人,也是不值得的。所以,毛泽东说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根本不是站在中国人民立场说的话,而仅是一个独裁者的自我吹嘘。为了一场不义的战争,无辜的中国人死了几十万不以为意,还沾沾自喜、夸夸其谈,在毛泽东眼中中国人人命之贱,于此可见一斑。退一万步说,即使抗美援朝是为了发扬所谓的“国际主义精神”挽救金日成政权,那么这个目的在志愿军第二次战役以后就基本达到了,志愿军前后共发动的七次大规模战役(第一、二、三、四、五次战役和“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以及“夏季战役”),后面这五次其实都是不必再打的。所以,至少在第三次战役以后战死的志愿军都是不应死的。他们是冤上加冤的冤死鬼。所以,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都没有胜利可言!对于所有在朝鲜战争牺牲的、伤残的志愿军指战员,我觉得除了哀怜悲悯,更替他们感到深深的屈辱!有人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我不知那些战死、冻死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亡魂们,如果死后有知,会否同意这些“豪言壮语”?

 

跟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