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往事反思:抽烟、喝酒、打架、骂人
很喜欢“血色浪漫”那部电视剧,因为凡是从那个时代走过的人,多多少少都会从这部电视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觉得自己不像钟跃民、黎援朝,也不像小混蛋、李奎勇,更多地像郑桐,坏事做过不少,永远都是帮闲,动嘴多于动手。
自从进入坛子后,由于较少与人发生争执,被一些人夸奖为“温文尔雅”。听到这词,我都想乐,世间哪有“温文尔雅”,那只是当今的一部分自己,在开车时,常常狂按喇叭,口出不逊,被身旁的领导怒斥,领导的眼中,我绝不可能是“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天生与那些坏孩子有亲和力,刚上小学就喜欢跟着几位高年级大哥后面做坏事,带头的几个收到处罚,跟班的仅仅受到口头警告,几位老大哥后来真的犯事进过局子,以后因为有书可读,也就分道扬镳了。
小时恶习不少,有的家里知道,有的未必。
1.抽烟
抽烟较早,大概7-8岁开始,偷家里的烟卷出来,与小朋友们分享;有时也偷拿爷爷留下的烟叶,用纸条做成烟卷抽。烟抽多了也能“醉”,头晕脑胀的。
由于抽烟只是好玩,一直没有上瘾。工作后尽管总有人送烟,那时也没了兴致,渐渐的不再碰它。
2.喝酒
喝酒要晚不少,小时候偷尝过家里的白酒,太辣,没再试过。工作后,与后来成为某三甲医院院长的A兄同住一室。A兄有不少狐朋狗友,喜欢聚在一起喝酒、胡侃,久而久之被他拉下了水。他的酒杯很小,只有几钱,我们一次一杯。没菜时,只有凉拌豆腐皮,喝得也是津津有味。
科里当时男士不多,不少脏活、累活都我们干,干完后,主任请客,酒是不能少的。有白酒,也有啤酒,啤酒当时是散装的,用脸盆装。由于那时年轻气盛,不肯认输,常常醉酒。最严重的一次是三人喝掉了一瓶68度的衡水老白干,回宿舍的路上,竟有几秒钟的视力模糊,实在可怕。
与抽烟一样,喝酒也是好玩,没有成瘾,先是不碰白酒,再就是啤酒、葡萄酒,现在几乎是滴酒不沾了。
3.打架
由于自己的脾气大于力气,真正上升为武力冲突的次数受到了限制。
小时候的打架有不少属于游戏性质,双方尽管打得不可开交、异常激烈,但挂彩的不多。真正的群架,参加过,次数不多,有胜有败,也有的搞出过动静。也有被人告到家里的时候。
最后一次打架是在读书时,那时做课题要与医院的后勤部门打交道。后勤的一个小伙子态度极其恶劣,经常刁难。一次气愤难忍,冲上去动起手来。那次没吃亏,事后检查,仅是手部受了一点轻伤。
4.骂人和吵架
小时的社会环境不好,吵架的事司空见惯,自然而然就学会了骂人。骂人的次数要远远多于打架。中国民间的语言很丰富,特别是街头的泼妇更甚。所以本人熟练掌握了一系列骂人语言和技巧,有的实在是不堪入耳,其丰富程度,远远超过目前坛子上的内容。
吵架次数也不少,最难忘的一次是在帝都的阜内大街上跟警察大吵一架。那次因为骑自行车带着领导,被警察逮着,要罚款,不服,就吵了起来,围了不少人观看。之所以敢跟警察吵,一是自己的自行车不值钱,再就是国内的警察再混蛋,也不会掏枪,这与自由国家不同。后来确实自行车被没收,领导背着我去领,还取了出来,罚款与否不记得了。
5.关于坛子里的吵架问题
回顾以往,架吵过不少,早已没了兴致。就连孩子们都说,我的脾气变好了,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严父形象。
常在坛子上发帖,特别是政经类的,难免挨骂。看了这些留言和回帖,自然不爽。要按以往的方式自然是骂回去,吵它三天三夜也没关系。
问题是,被人骂了,生气一次;如果骂回去,另一方肯定也会不甘,一定会骂回来,语言的污秽程度可能还会升级,循环往复,那有可能好几天你因此极度不爽,既影响生活,也影响工作。这么做实在划不来。
我认可这样的做法,遇到观点不同的理性辩论或抬杠者,当然欢迎,这样可以提高帖子的热度;遇到非理性的网闹,毫不犹豫地删帖、拉黑!这样做既减少了对自己的伤害程度,又净化了坛子,何乐而不为?
告别过去,减少不必要的纷争,让坛子干干净净,是我的愿望,兄弟姐妹们大概也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