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厨师(22) 黑市换卢布,疯狂购洋货
大使馆.厨师(22) 黑市换卢布,疯狂购洋货
随着,苏共的解散,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进入下行模式。首先体现在物价上,官方卢布与美元开始挂钩,但民间很有抵触,被动,不习惯,这是可以理解的,运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早已根植在百姓心中,什么汇率呀,比价呀,一律不关注。如果地上有三张纸币,一张是美元,一张是英镑,先拾起来的肯定是卢布,那两张不认识,万般皆下品,惟有卢布高。在这之前,官方汇率曾一卢布可换一个多美元,多么恐怖。
我到莫斯科不久,黑市美元与卢布比价,与官方公布的比价,已有很大差别,刚开始是一倍,以后就像脱缰的野马……
由于我们的工资按美元支付,想要购物,必须兑换卢布。你要是拿美元购物,俄罗斯人还不要呢,他们不认识外币!当时我们总感觉自己很傻,不懂比价,没想到俄罗斯人比我们还傻十倍,最起码我们认识美元、英镑、日元等,知道那是硬通货币!当时我们使用的卢布,当然不能到银行兑换,那样太亏了!到莫斯科大学与留学生兑换,他们手里的卢布就是黑市价,据说把控黑市的是越南留学生。
莫斯科的物价,就是一个字:贱!对于商品的诱惑,使馆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不分职务的大小,也不分文化的高低,更不分性别的男女,就是一个,买、买、买!大小官员业余时间就是在商店扫货,往馆宿舍里拉货!
我们餐厅的管理员人很好,他有便利条件,购物是他的本职工作,商场东西哪些值得买,他门清。回来食品卸货时,就告诉我们信息,我们午休时,他开着面包车,轮流拉着厨师外出采购。有时工作安排开了,也坐他车购物。只要不影响工作,领导也睁一眼闭一眼。小面包车,坐五六个人没问题,他有多少个午睡时间都放弃了,陪着这些厨师,真是个好人!
那段时间,使馆几十台车,回来几乎没有空的,多数都是满载而归。有时还要动用使馆中型面包厢式货车,拉钢琴,摩托车等大件。不要小看摩托车,那是德国产的,战后赔款 ,整体迁到莫斯科的。那个年代,整车没有塑料件,全部钢、铜、铁,覆盖件也是很厚的金属,两个人抬不动,摩托车一台合65美元,钢琴合80美元。
商品的种类,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买不到的!
f2022f
2024-05-08 14:13:12休克疗法把苏联人民几十年创造的财富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