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片忆(十一)
十一,城乡物资交流会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人,或许会注意到这样一件事:在一九五二、五三年那个时候,中共曾在全国各地城乡开展过一个“城乡物资交流”的活动。具体办法就是开“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想通过这个活动来吸引农民购买更多的城市工商业产品,同时向国家出售他们的农副产品。当时中共正在恢复战后经济,更雄心勃勃地在开展第一个经济建设五年计划,城市、矿山人口激增,需要大量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来供应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工厂的生产原料。可是当时农民还没有组织起来,所有农副产品都在个体农民手中,国家在收购这些产品时往往要花很大力气,而且要面对大量个体商人的竞争。中共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农民,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同时达到让农民把他们的农副产品出售给国家的目的。
当时我们小镇也办过这种交流会。我也去亲眼看过。会场设在颜安中学的操场上,有七、八个用油布或芦蓆搭的大棚子,里面分别放了一些铁鎝、锄头、镰刀、铁钉之类的铁制品,木桶、木盆、木扁担之类的木制品,各式布料、鞋袜,搪瓷脸盆、杯子,以及各种糖果饼干等农民日常生产、生活需用之物。我在这个交流会各个棚棚浏览了一遍,又在会场中间的空地上逗留了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有多少人来参观,更不见有农民来“交流”。坐在棚内的交流员都闲得无聊,翘着二郎腿坐着聊天的聊天,抽烟的抽烟。所以这个交流会只办了几天就不办了。
后来我分析这个城乡物资交流会失败的原因,觉得第一,这些放在交流会上展销的物资没有什么新鲜货,平日街上的店铺里都有得买,交流会不过是把原来各家店铺内的商品搬来放在交流会上卖而已,不能吸引人。第二,当地是水网地区,农民上街出售东西或买东西,一般都用船做交通和运输工具。一条市河贯通全镇,所有商店工场都傍河而设,就是为了方便以农民为主的顾客。农民上街无论是买卖东西还是探亲访友,把船直接开到目的地附近泊下就可,而交流会会场偏偏设在船到不了的学校操场。这说明这个交流会的主持者只考虑了按上级指示办事,却没有考虑农民真正的喜好和当地特殊的交通情形,所以交流会要失败。
从这件事,我们也可看出当时中共的困难:它急需大量农副产品,却很难拿到手。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办城乡物资交流曾是一个尝试,可是失败了。一九五三年后,中共强力推行农业合作化并果断实行对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我想这与吸取了城乡物资交流会失败的教训不无关系。中共推行农业合作化,实现社会主义是主要目的;但通过合作化,将农民组织起来,方便中共通过在合作社的代理人来控制农民的生产及其产品也应是重要目的。中共自从实行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政策以后,不仅保证了城市、矿山粮食、副食品和许多工业原料的供应,还从工业、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中获得大量利润,为发展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提供了资金。
农业合作化是毛泽东本人积极推动的;而粮、油、棉统购统销政策却是我家乡人陈云提出的。陈云虽无战功,因为资格老又是工人出身,建政初期就位列中央五大书记之一;接着又因献出了“统购统销”这个办法为中共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在一九五六年中共“八大”会议上又顺利被选为党中央副主席之一。然而,新中国农民的苦难也由此开始。中共称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但我以为这是从苏俄学来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其特征是政府用暴力手段剥夺了农民对自己生产产品的支配权。因为如果仅仅是“计划”经济,则政府尽可指导农民种什么,种多少,但不能取消农民对自己产品的支配权,也不可以硬性规定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尤其不可明显地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严重地剥削农民。
2020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