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清末北京日报上求职广告的相关故事
一则清末北京日报上求职广告的相关故事
高 歌
宣统三年三月十日至十六日(公元1911年4月8日至4月14日),北京日报上连续七天登载了一份求职广告。广告内容如下:
“兹有德国皇家工程师于土木工程历练有年 愿就工程顾问及教授之职并能英语 欲聘者函送北京日报转交C E可也”
我知道我曾祖父在1911年的夏天曾经聘请了一位德国工程师。时间与这份广告时间吻合。唯一一点我不确定的是我曾祖父聘请的那位德国工程师在德国是一名军官,因为反战,当逃兵才来到北京的。我认为有可能是他的广告。我92岁的亲戚则认为不太可能是他,他不愿意暴露自己,这只是巧合。不论如何,在同一时间,有一个德国工程师在北京需要工作。当时是我曾祖父的朋友告诉了我曾祖父高增源和我爷爷高亚杰有一个德国工程师求收留并愿意帮助探讨工业发展。高增源和高亚杰讨论后决定要收留这个德国工程师。
在这里先介绍一下高增源当时有什么资格能够收留并聘请一个德国工程师。
我的曾祖父高增源为河北深县高盐场有名的乡绅,也是益德堂高家第20代掌门人。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拥有有一所大庄园与良田500多亩。
高增源的同乡好友封竹轩(字永修1854-1943),出身贫农。十六岁时到北京的一个制帽作坊学徒。后来,帽店关门歇业,封竹轩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就曾自己单独干,生产各式帽子,通过串店推销,做起小批发商的生意。这 样几年下来,靠着自己的精打细算和辛勤劳作赚到些钱,除了维持生活之外,还有了一定剩余。封竹轩便拿出自己积存的资金,在前门外鲜鱼口街开了个小帽铺,由于做的帽子工精价廉,受资金限制生意虽可获小利但发展很慢。后来,他与同乡好友高增源一起合作,由高增源拿出主要资金白银100两,封竹轩以原鞋摊入伙,由封竹轩负责经营(合伙经营)。俩人各取名字(封永修、高增源)中间的一个字,组成“永增合”作为新帽铺的字号。合伙经营二人终于创办了一份不错的产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赶上“义和团运动”,永增合等店铺被战火焚毁,帽铺的全部资产一无所剩。封竹轩和高增源一齐返回深州老家共同商议对策。一年以后,八国联军撤走,北京恢复了平静。于是高增源和封永修又商定由高家再投资。高增源于是变卖家乡祖产200亩土地为资本,交由封竹轩再开业经营。封竹轩携带高增源提供的资金,另外封竹轩也贷了一些货款为合资资本,在前门外打磨厂西段路北找到一个经营场所。已经四十七岁的封竹轩,凭多年在京闯荡和涉足商业的经验重开旧业。他极重视商铺牌匾字号的声誉,即将原“永增合”改为“永增领帽局”。光绪末年,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军制创建新式陆军,称之“新军”。 这一年,“新军”的练兵处换上一个叫王士珍[1]的长官,恰好封、高认识这个人,王士珍曾是原永增合帽店的老主顾,且交往甚密。封竹轩就主动找到王士珍拉关系,不想,很顺利地揽到一小批军帽和军装的加工活儿。到手的生意,他们却是小心翼翼地对待。因为从来没有做过这类服装,他们深知这批军服的生意必须一炮打响!他毫不犹豫地从南方高价聘请了技术娴熟的裁缝师傅,顺利完成了这批“任务”。交活后一结算获利很丰,赚了一大笔钱。捞到第一桶金。初战成功,他们没有固步自封,凭着与政府和军界强人的新关系,力图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一方面增加厂房设备,挑选员工,并扩大经营规模与生产能力,同时又积极地拓展自己的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宗买卖是与马福祥[2]做的,它开启了这之后40多年高家与西北马家军的交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封竹轩与高增源将永增领帽局改为“永增军装局”,门市不零售,专门承揽“大活儿”。
由于永增军装局开办的最早,曾在北京是独此一家,大掌柜封竹轩又善于社会交际,他在“北洋军”各派系中都有熟人(袁世凯、段祺瑞、曹琨、吴佩孚等)。因此永增军装局做了不少大宗军装订货,买卖发展很快,在北京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特别在军、警界,无人不知北京有个永增军装局。几年后,永增军装局又一分为二,开办隆增德军装局由高增源的另一亲戚主理,后由我爷爷高亚杰接管。
高亚杰是高增源的次子。1911年初进京到一家鞋帽店做学徒。正巧碰上有个德国工程师在北京需要工作。他参与了是否收留德国工程师的讨论。讨论结果是父子二人决定收留并聘请这个德国工程师。当父子二人把这个决定告诉封竹轩老先生时,封老先生开始坚决不同意聘请外国人。经过几次商议后,封竹轩还是不同意。于是高增源和高亚杰就想单独出资收留和聘请这个德国工程师,在这种情况下封竹轩最终同意聘请德国工程师但是让这位工程师隐藏起来开展工业方面的探索。于是德国工程师就被安排住在鲜鱼口长巷二条,就是隆增德军装局的后院。地点非常隐蔽,还有夹壁墙可躲藏。据说他开始使用一个中国名字,从不敢用真名。
德国工程师协助承包的第一项工程是翻砂铸造前门火车站站台上的生铁灯柱子。由他负责购置设备,传授技术,培养工人,建立了翻砂车间(1949年后成为北京市第一阀门厂,后称为北京市阀门总厂)。工程师第二个建议是成立机械厂,就是1911年开办的永增铁工厂,1912年在天津开办的永增铁工厂分厂和之后开办的隆增德机械厂,他协助从德国购置几十台刨床、铣床等机械工具,由他培养一批工人,设立车间承担工程。开始了专业生产标准指挥刀和军剑。1913年又新建军用装备部和皮件厂,还开办老羊皮厂、制革厂(硝皮厂)、 印染厂、绣花厂、绦带厂、中衣厂、轧钢厂、料器厂(珐琅徽章厂)等。凡军队所需的军帽、军鞋、军官服、战刀、马刀、指挥刀、佩剑、枪套、腰带、战马鞍、勋章、奖章,行军帐篷、行军床、担架、水壶、水桶、饭盒、行军锅灶、士兵用品等上百种产品,永增都能生产,充分满足供应。另外他建议更换被服厂的老缝纫机,协助购买了一百多台胜佳牌(Singer)缝纫机。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与效率并提高了竞争力。新开办的皮革厂(硝皮厂),采用新技术加工制造皮革,用以提供为自己的军装局制造鞋靴,武装带提供精致原材料。在天津的永增铁工厂曾在1915年制造了一辆四缸汽车,并参加了在北京先农坛召开的国货展览会,轰动了京城。
下面开设的这些商铺是封、高两家没有让德国工程师参与。1915年封、高家利润不分成,又合资成立了银器厂。1917年成立永益木厂。1919年开办中原金珠店。1920年开设永裕粮店、永寿合寿材厂、永巨合料器店、永增售品所等。1922年,开设“多茂钱庄”、“永增合银号”,续开“永通银号”。1924年,在大栅栏开设了永增源绸缎布匹呢绒皮货洋货店(高家独资)。在西单商场开设益茂绸缎店(高家独资)、德茂绸缎店(高家独资)、半亩园番菜馆等。
毫无疑问,因为及时的聘请了这位德国工程师,使得“永增”企业如虎添翼。在30年代的鼎盛时期,封、高两家共有40家商铺(其中有多间是高家独资开办的),共有员工3000多人。商铺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太原、青岛、徐州、西安、兰州、银川和玉门[3]。
在天津的永增铁工厂1949年后改名为天津第一机器厂。隆增德军装局所属的北京机械厂1949年后改名为北京第一机械厂。隆增德硝皮厂在1949年后改名成北京皮革厂。
一九三零年,欧洲战争的风声早已过去,德国工程师获厚赠离开他生活了十九年的北京回德国定居。
高亚杰摄于20年代初北京
民国初期永增制造的指挥刀
永增制造的指挥刀
永增合银号
中原金珠店为溥仪定制的金餐具。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024年8月修改于加拿大渥太华
备注:此文只写到1930年,聘请德国工程师的始末。后续将有更多内容。
[1] 王士珍(1861年8月19日-1930年7月1日),字聘卿,号冠儒,河北正定人。近现代政治人物,位列北洋三杰之首(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绩,得到袁世凯的青睐,历任军政要职,直至陆军部长、总参谋长和政府总理。1918年,退出政坛,隐居北京。1926年5月,任京师临时治安会长、京师救济联合会会长等职。1930年7月,卒于北京。
[2] 马福祥(1876年2月4日—1932年8月19日),字云亭,回族,甘肃省兰州府河州城人,马家军的知名领袖。八国联军入侵时,曾参加抗击作战,后护卫慈禧,光绪西逃,受清廷赏识,补为甘肃靖远协副将,驻军甘肃、青海。1916年为陆军上将。1930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子为马鸿逵。
[3] 信息来自【李守信自述】第162页。
borisg
2024-08-22 06:22:59Intellectual 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