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回忆(4)
borisg
2024-08-28 02:04:48
( reads)
上海的回忆(4)
母亲找工作的事,老没有什么进展。这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知识分子多的地方往农村干校打发还来不及,谁愿意要一个四十多岁的知识妇女呢。她病休以前是工资是一百以上,安置低了也不合适。
她从小在上海长大,本想到关系不少,原来的同学同事,到这岁数不少也都是大小是个头了,但是此时有相当比例在触霉头,去拜访一番叹息之余也爱莫能助。
多少年之后,跟父亲一起读小说月报上的小说,“周华英求职”,父亲说,你妈也是啊,那些年到处求人想谋得一职,不容易啊,受多少委屈啊。
大人没工作,小孩没学上,这一家三无人员在当时的上海绝对是异类。好歹让孩子们见见市面吧,各种地方吃一吃,各种地方逛一逛。国际饭店楼上的餐厅去吃一顿,好像吃的是香酥鸭子,大光明带冷气的电影去看一看忘了看的啥。。记得还去了趟龙华,那会的龙华相当于一个乡镇,饭馆红油漆柱子红桌子红板凳,很土克西,还有个盒子钉在饭厅里的柱子上,写着是,有传染病的顾客(原话大概是同志),吃完饭请取一张红纸条放在碗里。。。
终于有一天,孩子们发难了,说什么时候能吃顿饺子。。
这可为难了,上海滩想找个卖饺子的饭馆可不容易,终于找到一家,吃了以后的感觉就是,这东西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叫饺子。。
除了这一点以外,上海吃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因为普遍生活水平不高,物美价廉,海鲜很多,大块朵颐。特别是传统的小点心老的手艺人,大世界那种地方,新出锅热呼呼脆皮的。。。啊,馋死我了。。
西风起季鹰归未,又一个秋天来到了,耗去一切可能的母亲跟父亲商量,这学咱不上了,跟我回家。。(诸位猜一下这是哪部电影的台词。。)
母亲琢磨,这次出来,火车和轮船都坐过了,干脆让孩子们体验一下坐飞机的经历。那年代做飞机是要有等级身分的,父亲为此开了张红头介绍信,于是我小小年纪也享受了一把特权。
飞机票大人50,小孩25。定了航班到了日子早早去民航在市内的办事处,却被告知气象不好,明日再来。看看天气,一点也没不好的意思啊。那边的父亲不知道,白跑了一趟机场。
第二天再来终于坐上飞机,着陆下机,父亲的车已经等了很久了,这一家终于团聚了。
那一天,是1971年9月15日。。飞机停飞不是因为天气,而是因为林彪外逃全国停飞。。这重大事件我们过了几天才知道。中国终于结束了个人崇拜疯狂的时代,而走上正规,还需要好几年。。
按说这上海生活的故事到此算讲完了,再写几个注脚。
我的母亲后来在北京找到工作,把孩子带回北京上学,上了好的中学,这才能使我们在刚恢复高考那几年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下都能上了大学。
我感谢我的父母,在那个文化荒疏的年代,宁可忍受长期分居也要想办法给孩子好的教育。他们看到我们在海外发展到下一代也都长大成人,可以含笑于九泉了。
我感谢我在上海的亲戚,包容我们跟他们挤在一起。夏天天气炎热,凭票一家只能买一个不大的西瓜,先让我们吃。我至今无以相报。
难以忘怀的上海,我什么时候再来细细地看你。
2024年8月27日完成于美国。(完)
hkzs
2024-08-28 05:23:17坐的是啥飞机?两个发动机的伊尔14还是四个发动机的伊尔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