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伴随我童年的『德大饭店』

nancyjin5391 2024-08-29 09:26:01 ( reads)

『德大饭店』现名『德大西菜社』。创建于1897年,德国人开设的饭店。 


 

小时候,这家饭店坐落在四川路和南京路口, 基本上每个礼拜都去那里吃的,可以说它伴随着我的童年。

我喜欢那个地方, 因为那里能吃上正宗的西餐,座位干净整洁。 那时吃西餐的人不多,所以那里的人很少。 最最注意到的是,因为那店属于外宾经常去的重点单位,那里的服务员小姐姐个个长得美丽冻人, 训练有素,服务态度好, 而且完全没有男服务员。想想那个岁月,其它饭店一是很拥挤﹑二是服务态度恶劣,德大完全是另外一个天地。

当时上海有好几家西餐厅,基本上都在淮海路一带,最著名的是法式的『红房子』,其它还有意式的『天鹅阁』、思南路路口的『蓝村』等。 可是爷老头子对『德大』情有独钟。

『德大』的价位在当时的上海西餐厅不是最高的,我还记得那时最便宜的一个汤是奶油蔬菜汤(一角五分钱), 最贵的一个汤是茄汁牛尾汤(四角五分钱)。 一客套菜2元5角~4元5角。 

因为经常去吃,小姐姐们(对我来说是大姐姐了)都认得我,也对我很好,吃上一餐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每次吃了以后,爷老头都提醒我不许我到学校中去说,怕是被批判为“资产阶级思想腐蚀”

可是渐渐地随着我的成长,那些小姐们也长大了,嫁人的嫁人,肚肚皮的肚肚皮(怀孕)﹑生小孩的生小孩,发福的发福、脸上长苞的长苞, 男服务员也开始出现了。 随着经济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学吃西餐了, 饭店经常是挤挤的。  衣着不整的也去吃, 饭店的皮座位上也开始有洞洞了。

记得出国前最后一次去吃的时候, 是我的朋友们为我饯行。我们被分配在与另外一组人一起合用一个长条桌子。  也是头一次,有点像进入了大众食堂。  当时另外一组人,穿着不太合身的西装,请服务员推荐菜谱,看来他们是头一回吃西餐。 那个服务员诚恳地推荐「乡下浓汤」, 立刻就把那帮人给激怒了。 我当时在旁边就对他们说「乡下浓汤」是个好汤,服务员没有别的意思。 他们总算勉强接受, 就说“来一个”吧。 我们和服务员听了都没有再敢啃声,虽然按不成文的规矩那里的汤是每人各order一份的。

后来每次回去也总要到那里去坐坐。 第一次回去时,那里的炸猪排已经卖到了7元。 我就order一份,并要了我一直喜欢的「乡下浓汤」。 可是端上来的炸猪排却是冷的。

再回去时,德大饭店有了翻修,店面也扩大了。 我又去里面坐了坐。 因为国人又回头流行吃中餐,西餐厅生意冷冷清清。 对我来说还是很喜欢,因为仿佛回到了从前安静的饭店,边吃边看着繁忙的南京路。 人一少那里收拾得也干净。 我还是按老早的习惯order (土豆)色拉,德国牛排等。 不过价钱是“辣”了一点,一套菜185RMB再加小费(叫服务费)。 这个价位明显高于市场上的中菜价位。 要不是老顾客,我也不会去吃的。

2005年去的时候,可能用餐时间过了,也还是没别的客人,这正是我很喜欢的。 而且还看见在角落里静静地增添了一架乳白色的三角钢琴,顿时有了很好的感觉,只是有个不太协调的看似下岗女工级别的服务员,戳在一边。  我与LP坐下后,一边看着菜谱,一边给她介绍这里里里外外的一切。 可那个服务员走上来,不知是太闲了,还是过分热情,竭力向我们推荐饭店里的这个菜﹑那个菜,闲话多得不得了。  我几次三番告诉她,这家饭店的菜都统统晓得,不需要她推荐,可是她还是不住嘴。  最后我只好请她站到十几米开外的地方,她这才闭下嘴来。

2009年去上海,得知它已经搬到南京路的黄陂路口这里了。  看在老饭店的情分上,总该去拜访拜访。  进去之后,直接上二楼,中午生意不错,8成坐满。  端上来的菜谱已经完全看不懂了, 于是就按以前的记忆点菜。  结果上来的一份色拉只有一只调羹那么多,虽然盛在一个巨大的盘子内,配了一朵萝卜花。  乡下浓汤里面也不是过去的红肠丝。 叫的一份牛排,也不是过去德式用面包粉炸的,而是美式的。  感觉除了名字是德大以外,其它好像都跟过去的德大没任何关系。

以后回国又去过,结果连菜谱都统统换掉了,属于面目全非,丝毫不能带来幼时的回忆。

2023年回国,为了怀旧,没忍住还是去了开设在云南南路的德大西菜社分店,尽管当地人劝我不要去,因为它已经很"推板"(差)了。  进去后,客人不少,里面乱烘烘。 等了waiter上来,我问了几个传统菜都没有,经典的炸猪排有,39块。 菜是很快夯叭啷嘡上来了,连同甜点,每个菜的量都很小。 很粗糙,少了过去的优雅。

 

下面是该饭店的官方介绍﹕


【德 大 西 菜 社 】

德大西餐有限公司原名德大西菜社﹑德大饭店,创办于1910年,创办人陈安生,因供应德国大菜故起名德大饭店。德大饭店最早开设在虹口区塘沽路 177号。

1946年,因经营业务迅速发展,德大饭店在南京东路四川中路口又开设了新的德大饭店,楼下设立门售经营牛羊肉批发,楼上240只座位供应西菜。

1952年为了拓展经营增设了日本火锅(司盖阿盖),楼下增设了咖啡厅。但52年以后的虹口德大因路段冷落,生意渐渐清淡,让给了消费合作社。

1973年,外宾不断地来沪,为西菜供应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德大饭店正式改名为德西菜社。

跟帖(15)

明初

2024-08-29 10:03:23

迭种白相人回忆蛮有意思的;建议还是略去诸如爷老头子提醒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等此类跟风类型的描述为好。老实讲,我认得的正宗老克

''''''

2024-08-29 10:39:19

被你讲得腻心了点。既然是回忆,多少总要带点时代特征的,不违和。

不开窍

2024-08-29 10:58:07

您吃的苍蝇有点儿多.

kl3527

2024-08-29 12:50:16

别人是怕,不是”觉悟不高“,也不是诉苦。提醒小孩子别给家里惹事,那年代太正常了。和你的以国为重风马牛不相关。

kl3527

2024-08-29 12:51:33

你其实就在展示为什么人们要怕。

hhtt

2024-08-29 17:46:15

上海那些西餐馆,不是做得差,就是面目全非,没有小时候的味道!90年代时,香港倒是有家小时候味道的西餐馆Tiffany。

chufang

2024-08-29 18:59:24

徐家汇的新理查饭店,看着菜单挺琳琅满目的,但实际上许多东西都没有,而且味道也没什么好,优点就是便宜。

nancyjin5391

2024-08-29 19:23:15

归咎于吃客

吾道悠悠

2024-08-29 19:30:00

当年去德大吃过,

f2022f

2024-08-29 21:18:26

毛时代全民骑车,比1949年前人力车,更显示出民主,自由,平等。

十具

2024-08-30 02:56:38

你该去丹麦看看,真正的自行车王国。人们有汽车但市内都用老式的自行车代步。自行车可推或挂上公交。米其林餐厅让公校孩子抽签去

十具

2024-08-30 02:59:55

毛氏从洪秀全那里抄来的平等忽悠,有多远滚多远,别成天在这里贩卖。

十具

2024-08-30 03:11:44

忘了说,人家也有海盗餐厅。在那里,食客可以高声喧哗,吃剩的骨头随地扔。孩子们“野”得开心,但知道你们喜欢的打豪强,不是

f2022f

2024-08-31 10:23:12

丹麦是从毛时代的中国学的。毛时代全民骑车在前,丹麦全民骑车在后。

精木

2024-08-30 09:31:43

这些都被我党没收了!现在应该是国企,所以张爱玲在参加完土改、写完《秧歌》后说,中共是全中国最大的总地主和总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