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辽金元三朝是中国,还是外国的?

赵大夫话吧 2024-09-16 08:52:05 ( reads)

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叫做“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这句话。

崖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的崖门镇,在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当时南宋的军队与蒙古的军队在崖山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战。最终陆秀夫背着年少的皇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亡国。中原汉族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少数民族所征服,崖山之战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先命后宫嫔妃尽皆自杀,最终崇祯皇帝自己在煤山自缢而死,一些诸臣从死,明朝灭亡。吴三桂同年四月归降大清,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农民军,并跟随清军入山海关。清军迅速占领中原和江南,要求汉族男子剃发,留满族发饰和穿满族服装,还宣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然而无数的江南人不为所动,为自己一身傲骨不肯易服易发,不肯投降清军,最终造成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惨剧。

汉族又一次被北部游牧少数民族统治。虽然明朝灭亡了,但是朝鲜的李氏王朝自认为“小中华”,在国中仍然使用崇祯年号,叫做“崇祯后xx年”,使用了很长时间。

“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大致意思就是说宋朝和明朝灭亡以后,华夏文明出现了断层,或者说中华文明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存在了。但与宋朝同期,占据大量国土,与宋有千丝万缕的辽、金两朝怎么算,其后的元、清两朝怎么算,这些朝代是外国吗?

“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是谁说的?就至关重要了。很多人可能认为是我国一些士大夫提出来的,其实这句话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日本专家提出来的。这就看出来当时日本人的用心险恶,为了能彻底打破压国人的心理防线,抛出这样的观点,可谓非常的荒谬,所幸我们的骨气没有丢,凭借上下一心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无论宋朝灭亡,还是明朝灭亡,华夏文明都没有出现断层,反而华夏文明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把蒙古族和满族同化并吸收了游牧民族的文化,使之变成了中国的实实在在的少数民族。并且无论元朝还是清朝,都把北京作为首都,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正统朝代,不仅华夏文明没有出现断层,反而出现了更好的发展。

1.二十四史、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为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获历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记载逾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起传说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且统一使用分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五史,比二十四史增加了《新元史》或者《清史稿》。二十五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新元史》(也有不算新元史而计入《清史稿》的)二十五部史书。二十五史之中,除第一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皆为断代史。

 “正史”一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当乾隆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由“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学术界则一般奉《清史稿》为“二十五史”之一而摒除《新元史》,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成“二十六史”。

1.辽金元各朝如何看待该朝和中国历史

中国历来有修前朝历史的传统。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初,依仿汉人制度,设立监修国史官,并且仿照中原的做法,撰修《起居注》、《日历》、《实录》等。辽代曾先后四次撰修实录。

金朝建立后,很注意总结前朝的兴衰得失,着力修撰《辽史》,前后撰成两部《辽史》。第一次是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 - 1149年),耶律固主持修纂,最后由萧永祺完成,此《辽史》有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十卷,但未曾刊行。

《金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

元朝建立以后,由于正统之争,辽、宋、金三朝的历史一直没有正式编写过。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元顺帝妥懽帖睦尔诏修辽、宋、金三史,脱脱担任总裁官。脱脱决定辽、宋、金皆为正统,并组织了汉族、畏兀儿族、党项族、沙剌班(汉名刘伯温)、蒙古族的史学家等多人一起参加修史,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翌年十一月,《金史》告成,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修三史的都总裁官是右丞相脱脱,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属笔。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

由于明代的《元史》编纂工作过于草率,错误百出,后代学者皆呼吁重修元史。后来以《元史》为底本,利用明清有关元史的研究,例如参考《元经世大典》残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关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国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的《蒙古全史》等书,参考《四库全书》未收录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对成吉思汗至蒙哥时期蒙古经营西域的内容、四大汗国盛衰兴亡的情况等,记载得比《元史》详细。《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

3. 辽金元各朝如何看待中华文化

在辽金元统治中原后,都对汉文化有着不同的观点看法,但无论三朝对汉文化抱着怎样的态度,他们都在对汉文化进行学习,包容,发展。在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时也带着汉文化的不断发展。辽金元三朝的文化是本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多民族共同创造了这一地区与时段的文化与社会的繁荣

辽金元三朝时期,由于燕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这一地区以汉文化为主流的多民族文化的繁荣。虽然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态度,变化及影响。但汉文化一直都在这一地区发展。

A.辽朝

契丹民族早在唐初,便同中原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在长期的相互交往中,不断的受到唐风的熏习,因此在其建国前便已出现了汉化趋向。

辽朝统治者在建国初,即诏立孔庙、亲祭孔子、设掌养士‘翻译刻印了《论语》《五经传疏》等书。

辽朝政权建立前“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耶律阿保机命汉化程度颇深的契丹族学者突吕不等人增损汉子偏旁部首。

辽朝在迁都中京后,也效仿中原唐宋的做法,行科举,开科取士,所试内容,也以诗赋为主。吸收有才华的番汉知识分子入仕参政。圣宗还大张旗鼓地召贤纳士,以示朝庭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如《辽史.圣宗纪八》记载: 太平五年(1025年) "十一月庚子,幸内果园宴,京民聚观。求进士得七十二人,命赋诗,第其工拙,以張昱等一十四人为太子校书郎,韩栾等五十八人为崇文馆校书郎“ 此后,各地争相效尤。

儒家学说强调君臣大义,伦理纲常,主张尊王,维护大一统,成为历代统治的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除此之外,汉文化在辽朝地位越重要时,也有其他的思想流行,辽朝统治者采取了三教并立,诸家兼容的态度,使辽诸家思想,学术可以自由碰撞,互相交融,摆脱以前契丹的蒙昧粗俗的状态而进步到文昌物盛的阶段。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文化的交流,学术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辽朝对儒学从忽视到重视说明了汉文化的优秀,传承千年而不衰的文化。

B.金朝

金朝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立的,金朝对北宋,南宋的战争曾经对中相对先进的经济文化造成过灾难性的破坏,但是,随着金朝在淮河以北统治的确立,女真族进入中原越来越多的接受了以汉族为代表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不仅使女真族摆脱了文化落后的面貌,也加快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金朝对孔子及儒学由大不敬到十分崇拜。金朝初进军曲阜,金兵对着孔丘像骂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是你说的吗?”放火把孔庙烧毁。金兵又要掘孔丘墓,被宗翰制止。金熙宗开始尊孔,在上京立孔庙,亲自去拜祭,又封孔丘的后裔孔璠为衍圣公。

金朝建国前,女真族没有文字,传递信息或靠刻箭,或凭记忆。金朝初年,以汉子和契丹字为通用文字,并融合为女真文。金多次把汉文书籍翻译成女真文。北宋末年儒学在金朝传播,汉族官员教授女真族贵族子弟识字读书。金熙宗以后诸帝都接受儒家学说的系统教育。

金代宗室对中原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同,加推动了女真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在当时社会中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金朝统治者在金代建国之初就提倡学习中原文化, 许多典章制度的设置也是模仿中原王朝。他们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把儒家经典翻译为女真文字,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也无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内容。通过开科考试选拔,入仕以后,朝廷还要定期考核其政绩,以定迁升罢降,而且都有具体标准和规定。从以上记载看出,金代的女真统治者已原原本本地继承了汉文明中一系列儒家制度。

金朝继承了唐宋的修史制度,设立国史院,著作局等机构

在文学艺术领域,金上承辽,宋之余绪,在散文,诗词,戏曲,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有不俗的成就。

宗室教育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宗室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进而关系到整个朝代的治乱兴衰。因此,历代都非常重视对宗室子弟的教育,金朝也不例外。

比如大名鼎鼎的废君、海陵王完颜亮,一面荒淫残暴,另一面却是才华横溢,时人称赞他的诗词“一吟一咏,冠绝当时”,他是苏轼的铁杆粉丝,现今有数首诗词流传。

鹊桥仙 待月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
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暴君也好、文人也罢,他不是中国之人,是哪国之人?古昔及现今的“正统中国人”,有多少达到这样的水准?

C.元代

元朝对儒学则是不即不离,不冷不热,使儒学失去了独尊的地位,而屈居于佛、道之后。但在忽必烈的复兴下又成为正统地位。

元是由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蒙古灭金的翌年,理学家赵复北上宣讲程朱之学。之后由许衡促使理学成为官学。

元儒自嘲:“十儒九丐。”其实为牢骚话。元人设儒户,儒户田赋多有优免。地方至中央设置官学,由儒生做教官,从事儒学的管理与教学,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忽必烈重用刘秉忠、姚枢、郝经等藩邸儒臣,建元改革,其根本原因是此时中原残破凋敝、经济萧条,行用儒法、劝农桑,立纲纪,能够强化集权,促进生产,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但过后不久,儒法就在和回回法的斗争中败下阵来。

蒙古政权按照中原王朝的政体和运作模式,建成了继唐、宋之后一代正统王朝 -大元 。学术也由湮晦渐复昌明,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程朱之学成为元代之官学 。儒学与文学的全面融会,使得元代文学思想产生了一系列新变,形成以儒学为精神底蕴的诗风文风,如平易正大、冲淡悠远、纡徐雍容、涵淳茹和等。

儒家思想的发展,对于元朝来说,让蒙古族人对嗜杀,屠城等不好传统的浸染,促使其消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佛教,道教盛行,在不断的发展中三教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促进了汉文化的及佛教,道教的繁荣发展。

以元朝在中原的末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为例。他在静江(今桂林)居住了一年左右,在这期间他寓居于大圆寺中,受该寺的秋江长老教导,学习了《论语》、《孝经》,并每日练习写字两张。后来妥懽帖睦尔被召回大都时,还将他学习所用的书册文具藏入小皮匣中,随时翻看。

元顺帝亲政后,采取儒治的文化政策,包括恢复科举、开经筵与太庙四时祭、亲郊祭天、行亲耕礼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提到的编修辽、宋、金三朝史,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难题,为中华一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在败逃回归蒙古故地后,面对朱元璋的招降,托使者带回去给朱的一首汉文诗:

《赠吴王》

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该诗不亢不卑,落落大方,自己承认元朝“王气有时还自息”,不吝赞叹“江南有俊才”,同时又嘱告明太祖:“春风先到凤凰台”。最后一句有两个理解:春风先到凤凰台,我们沙漠是偏僻之地,没必要赶尽杀绝了;二是,春风是先到江南,但草原的春季迟早会到来,到时候又是“金陵王气黯然销”。

4.如何看待辽金元三朝

辽金元肯定不是现在中国,但同样不用怀疑的是,辽金元当然是中国历史,辽人、金人、元人当然也是中国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辽金对自我的认同从来没有混淆过,他们和宋争的只是正统而已。所以他们自称“北朝”,而对宋成为南朝,国书往来也是如此。

今天之所以能有这个争议,原因只是因为今天的主体民族是汉族,所以才有了这样的问题存在。

先秦时期,汉族都没形成,现在一般以华夏族代称,但这是一个后人的称呼。炎黄之前,是没有主体民族的。其后,夏可以称为继承炎黄主体,算是华夏族的前身,也就是最最“正统”的“夏人”。

而商就不是,商实际上是东夷的一份子。

周发端于西戎。商周都发端于夷狄。

秦祖先飞廉来自于商,主体来自于西戎。

就是汉,我们今天这个主体民族,其实继承的并不是炎黄为主体的华夏,而是发端于“南蛮”,因为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都是楚人,即所谓的“南蛮”。

两晋是汉人的王朝。可二十五史中同时代有多部正史的,还有南北朝。《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再加上《南史》、《北史》,都是正史。其中魏、北齐、周、北,都是鲜卑人政权。北齐高欢世代居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生活习俗完全是鲜卑化的。更不说其他的诸如前秦后秦、前燕、南燕等一大堆,其实都是胡人所统治。这里是200多年。

至于隋唐,都脱胎于鲜卑化的关陇贵族,即宇文氏的武川镇军事贵族。杨坚本身就是鲜卑化的汉人,其皇后独孤伽罗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唐也是如此,关陇贵族高官,李渊的妈是鲜卑化的匈奴人,一代贤后长孙皇后是鲜卑人。更不用说一堆的少数民族名将高仙芝等等。

五代十国的五代,后唐、后晋都是沙陀人,也是列入正史的,《五代史》。

不但汉人统治区有朝代更迭,其实草原一样有朝代更迭。只不过唐宋元明清被称为朝代,而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被当成了族名而已。实际上,那些也不过是草原的朝代更迭而已。任何一个部落强大,它所代表的部落名就成了草原共主,就成了草原的朝代名。

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如果把那些非“正统”的商、周、秦、汉、隋、唐、辽金西夏、元、清等统统去掉,那还叫中国历史吗?中华文化还叫中华文化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副自勉联。其实中华大地及文化恰似大海,由无数江河汇成。它们既是源头,也是组成部分。中华像大海一样,具备宽广胸襟,能容纳无数江河水,容纳和融合后形成了超常大气,也就注定它会生生不息。

辽金元三朝及所属领土是否属于中国,其实他们自己已经做出了回答,我们的前人也给予了确认,再讨论真的是多余的。
 

跟帖(8)

华府采菊人

2024-09-16 09:22:08

蒙古史会怎么说?

kl3527

2024-09-16 09:30:00

看来如果二战日本胜利了,现在中国人都会在天皇治下歌颂万古明君,炫耀博大精深的文明:)

gweipwu

2024-09-16 11:16:48

现在中国人都会在天皇治下歌颂万古明君,炫耀博大精深的文明? 中国人不可能“都”像你想的那样,但是不否定有一些

f2022f

2024-09-16 12:41:47

当然是中国。人家自愿加入中国,还能不让别人加入?应该鼓励任何一国加入中国。

ahhhh

2024-09-16 15:43:41

中国是文明的代称。就如同罗马一样

老柏树

2024-09-16 19:16:54

对,有些人思维混乱;有些则是别有用心。说清朝是中国还情有可原,因为满族后来完全融入,不存在一个满族主导的国家了

老柏树

2024-09-16 19:56:11

你说清朝是中国还情有可原,因为清庭退位后根本没有以满族为主体的国家了。元朝不是

哪一枝杏花

2024-09-16 21:05:07

都可以。如果定义国家是看他的统治者,那么当然不是。如果是看他的子民,文化和疆域,那么是。其实,这个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