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英语九百句,基础英语和PUNCH杂志

borisg 2025-03-18 06:53:52 ( reads)

英语九百句,基础英语和PUNCH杂志

美国之音因为政府裁减不必要的项目停止了。当年美国之音通过播放英语九百句的教学节目使中国大陆很多人直接得到原生讲英语的英语教育而受益。

我小时候其实第一次接触英语九百句,并不是从美国之音。

这大概是七七年什么时候,我在上初中。有一天一个英语老师(这老师背景不凡,是陈家康的儿子)拿了个大录音机,是那种开放式磁带的,像个手提箱,一边一盘磁带,给大家放英语九百句。可惜这稀缺资源人人都要,放了几次就有始无终了。

这小陈老师后来恢复高考了跟他的若干高中的学生一起上大学去了。。

又过了没几年,盒式磁带得到普及。盒式磁带是一大发明,某种程度上跟复印机一样,可以大量复制,低成本普及文化。当初苏联人跑到西方出差,买几盒西方流行音乐的磁带带回来,先转录七八十盘卖出去,可以挣一大笔钱,然后再把已经磨损的原声带出手还能把本钱捞回来。

中国人民那时候比较纯朴,好像借人磁带转录没听说还要给钱的。。当然不是熟人认识的人家也不会借你就是了。

相对于英语九百句,我更多地是从基础英语来学习。

基础英语是英国编的教材,背景是一伙外国学生跟英国家庭学英语,每章是一个故事,后面接着有讲语法,有练习等等。这套教材很有可读性,有很多介绍历史文化的。配合课文,借用了不少著名漫画杂志PUNCH以前发表过的漫画。

记得其中有一个漫画是这样的。。

Comic postcard on a food related theme. One of a collection of over 300. Early 20th century.

没找到原画,那个是墨水笔素描的。讲客人与侍者对IT 的不同理解造成的误会。

PUNCH这家杂志,编基础英语的时候还在,现在已经关张了(1841-2002)。但是它发表过的精品现在在网上还是可以看到。

https://www.punch.co.uk/

跟帖(16)

最西边的岛上

2025-03-18 07:00:38

看不见文城的点赞了, upvoting here!

rmny

2025-03-18 08:06:07

新概念没有那个“一伙外国学生跟英国家庭学英语”的背景。有那背景的应该是另一套教材(忘了名字)

rmny

2025-03-18 08:08:18

新概念的缺点是不大重视交际功能,文学色彩太浓,第二册开始就偏重大经大论了

chufang

2025-03-18 08:15:26

那套是“Essential English”,里面的老师是 Mr. Presetly。记得里面有个北欧学生叫Olaf。

rmny

2025-03-18 08:29:44

你为什么跟我的帖好像我在你的黑名单上

chufang

2025-03-18 08:57:50

很可能,我放了好几个人入黑名单,只是忘了具体名字。

borisg

2025-03-18 08:29:50

谢谢指出,做了更正。这书在这里:

chufang

2025-03-18 08:59:25

谢了。这套书可说是我的英语成长史,已经几十年未见了。

rmny

2025-03-18 09:13:54

这书其实比新概念后注重对话交流。新概念有点像古文观止是教怎样写文章的

rmny

2025-03-18 09:56:41

这书是保加利亚出版的版本?

borisg

2025-03-18 12:09:56

看来各个共产党国家都有各自的内部书。。。。网上卖的有保加利亚的,捷克的。。。原版是LONGMAN出的。

chufang

2025-03-18 08:08:01

1978年有一次出国生考试,里面许多题目就来自与当时尚未发行的新概念英语,当然这套书也接着走红。

萧嵐

2025-03-18 09:34:37

还有灵格风英语教程

hongshankou

2025-03-18 09:44:20

波大,把您那CUSPEA的文贴这吧(俺是在论坛贴挂出来看到,不知哪个坛)。915人通过该考试留学美国,您是其中之一。

空城之主

2025-03-18 09:56:03

1976年开始学语言有各种诱惑。有日语、法语、世界语、广东话、英语。就是学英语的也有教材分歧。盯住九百句的少走不少弯路。

drinkplay

2025-03-18 17:39:20

我74年初中开始听灵格风唱片, 后来教材多了这几种都没系统的学过. 最喜欢听周末的申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