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1964年,为了一位女人,蒋周毛的一次善意互动

赵大夫话吧 2025-03-19 13:26:39 ( reads)

1964年,周总理收到一位名叫汪日章的老同学来信后,将一女子送往台湾,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到机场接机,这是当时两岸关系史中罕见的善意互动。

 

那么这位女人究竟是何人?她和蒋介石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过往?

 

该位女子叫蒋妙月,不是蒋介石的妻子,也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对蒋的好胜过他的亲人,甚至有过救命之恩。

 

1.周总理的老同学汪日章及与蒋家的渊源

汪日章 (1905—1992.12),别名荻良,浙江奉化萧王庙镇人,擅长油画。1929年 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 曾任上海新华艺专西画系主任、上海昌明艺专西画系主任 、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理事长、杭州国立艺专校长、浙江美术学院艺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一生曾娶了三任妻子,原配徐氏,育有一子一女;徐氏故去后,蒋肇聪又续娶孙氏,孙氏有一兄弟叫孙琴风,然而不久孙氏又病故;第三次续娶,蒋肇聪经人介绍认识了小他22岁的王采玉,王采玉即蒋介石生母。

 

汪日章的母亲是孙琴风的堂妹,他与蒋介石一样叫孙琴风舅舅;另外汪日章同蒋介石还有一层关系,即汪日章的姐姐后来嫁给了竺芝馨为妻,而竺芝馨是蒋介石妹夫竺芝珊的胞兄,所以蒋经国、蒋纬国见了汪日章,都得叫一声舅舅。这样一来, 他与蒋家就是亲上加亲了。

 

1932年4月到1938年6月,汪日章任蒋介石官邸侍从秘书(兼侍从室第四组少将组长)6年2个月,是蒋介石的亲戚当中最接近极峰的一个。

 

1949年4月,蒋经国邀他去台湾,汪日章到了广州,徘徊羊城15天收到家里“母病危,速回归”的电报,匆匆赶回家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汪日章曾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奉化县人民代表、奉化县政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民革浙江省委委员、民革奉化县委副主委、民革奉化市委顾问。

 

2.蒋妙月与蒋介石

蒋姓家族在奉化当地是个大家族,在宗族关系里,蒋介石管蒋妙月叫姑姑,后来经蒋父蒋肇聪撮合,蒋妙月嫁给了蒋介石的舅舅孙琴风,也成了蒋介石的舅妈。

 

其实蒋妙月不是蒋介石的亲姑姑,孙琴风也不是蒋介石的亲舅舅,但是基于多层关系原因,蒋妙月待蒋介石仍如亲人。

 

如果仅仅是族姑和舅母这层亲戚关系,蒋介石也未必会如此重视。蒋介石之所以对蒋妙月格外尊重,最重要的是蒋妙月是蒋介石的恩人。

蒋介石8岁丧父,虽然家境不错,但孤儿寡母总归事事艰难。而孙琴风和蒋父私交不错,两口子平日里也对蒋介石母子颇多照拂。在蒋介石的青少年时期,孙琴风、蒋妙月两夫妻多次在蒋人生重要关口施以援手。1903年,蒋介石被母亲送到了奉化城里的凤麓学堂读书。没读多久,他就自作主张地从学堂退学。从奉化回到溪口老宅,蒋介石免不了遭到母亲的责难。心情苦闷之下,蒋介石去找舅父孙琴风诉苦。孙琴风和其他人不同,没有一味指责蒋介石,反而称赞他“英武阳刚”,给予蒋介石更多的是鼓励。1906年,蒋介石想去日本考军校。母亲王氏听了之后坚决不同意。母亲不同意,蒋介石就没有钱去日本。这个时候又是蒋妙月夫妇施以援手,两口子给了蒋介石一笔钱。有了这笔钱之后,蒋介石才得以东渡日本。只不过后来没有考取,蒋介石只好打道回府。回国之后,蒋介石又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并在1908年再次动身去日本留学。1910年,蒋介石回国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夺得大位,最终引发了“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很快就失败了。之后,袁世凯以重奖悬赏捉拿陈其美,而蒋介石作为陈其美的心腹,自然也在通缉名单之上。为了躲避追捕,蒋介石只好跑路。溪口老家是回不去了,蒋介石就跑到了蒋妙月夫妇所在的萧王庙镇。蒋妙月夫妇二人没有把蒋介石赶走,反而帮助蒋介石藏匿行踪躲避追兵。待风声暂缓之后,又是蒋妙月变卖了家中良田数亩,给蒋介石凑够了逃亡日本的路费。生死关头的冒死相救,这就让蒋介石铭记一生。后来,蒋妙月夫妇后来还帮助蒋介石搞定了发妻毛福梅,使得蒋介石成功和宋美龄结婚。蒋介石发迹之后,对蒋妙月夫妇非常尊重。每次回乡,蒋介石都要去看望蒋妙月夫妇。孙琴风过世之后,蒋介石依旧将蒋妙月视为至亲,回乡第一件事给自己母亲扫墓,第二件事就是去看望蒋妙月蒋介石离开大陆之前,曾经想让蒋妙月跟着自己去台湾。但是此时蒋妙月年事已高,不想路途奔波,便选择留在老家。
 

3.汪日章的信与蒋周毛的善意互动

 

在蒋介石还在大陆的时候,汪日章和蒋介石就经常去蒋妙月家串门。

 

多年过去了,再次来到蒋妙月家,看到年过九旬的蒋妙月现在情况很糟糕,她的丈夫蒋琴风已经离世,女儿又去了台湾,平日里也无人照顾,生活很是凄凉。

 

蒋妙月和汪日章聊起蒋介石来,也是几次落泪,言语里充满对蒋介石的深深思念。汪日章了解了蒋妙月的生活情况,心里泛起一阵阵心酸,他想我能为这个老人做点什么呢?

 

汪日章想到了周总理。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蒋介石的旧部不仅没有为难,还给予了很多保护和照顾。

 

他就试着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信里详细地说明蒋妙月和蒋介石的关系,还有她目前的生活情况,表达了蒋妙月想见蒋介石一面的愿望,希望政府能送她去台湾。

 

周总理收到信后,沉思良久,觉得这是向台湾方面释放善意的一个机会。周总理把自己的想法和信的内容说给毛主席,请毛主席定夺。

 

毛主席回批四个大字:“以礼相送。”

 

周总理拿到主席的批示文件后,他非常重视这件事,第一时间给当地政府打电话,安排人把蒋妙月从老家接到上海。一方面,找专人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一方面和台湾方面进行联系,在得到了蒋介石方面的回复后,开始安排去台湾的具体事宜。

 

周总理考虑到蒋妙月年事已高,行动多有不便,还特许她的侄子王仁和陪同。

 

1965年,96岁的蒋妙月坐上了去往台湾的飞机。

 

飞机到达台湾的当天,蒋介石和宋美龄一同前往迎接。他对随行人说道:“舅妈来,我不能不接...”

 

接到舅母后,蒋介石亲自安排住处,把她留在身边悉心照顾,安享晚年。

 

上世纪,国共两党及毛、蒋、周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蒋妙月的事仅是其中一例。

 

跟帖(22)

郭大平

2025-03-19 14:14:53

我有一个想法,总觉得老毛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解放台湾,是对蒋介石在重庆没杀他的回报。这是老毛罕见的温情的一面。

Amita

2025-03-19 14:21:47

哪有能力?海南岛要不是韩先楚主动请战抓住机会,可能就和今天的金门一样了

rmny

2025-03-19 14:32:12

海南岛其实比金门好打,岛那么大总能找到敌人没布防的地方先一批批的上去

走资派还在走

2025-03-19 17:08:18

当年能打下海南岛,有海南游击队作内应,功不可没。

新手庚

2025-03-19 17:53:13

是的,冯白驹的琼崖纵队。

新手庚

2025-03-19 18:13:31

另外,共军多批次偷渡。大约偷偷运兵13000到岛上。

有言

2025-03-19 18:59:52

是,有道理。-:)

吾道悠悠

2025-03-19 23:58:21

海南岛距离雷州半岛仅18公里,

郭大平

2025-03-19 14:33:07

老毛从陕北一直打到江南,在朝鲜跟美国人都敢掰手腕。到了台湾海峡,突然就没有能力了?想不通!

rmny

2025-03-19 15:06:33

原因不很简单么?没有现代化海军台湾海峡那么宽靠木船非要强渡只能是把鲨鱼当自己的棺材

rmny

2025-03-19 16:02:01

习主席现在拥有了远超对方的海空军都不敢打台湾毛主席有何德何能敢用木船渡海

有言

2025-03-19 19:01:17

现在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

十具

2025-03-19 19:08:55

当年毛有的是为吃饱入伍的兵,有人力资本挥霍耍横。现在小康了,命值钱。方程式里军事的权重远低于当年革命党calculus中

有言

2025-03-19 19:20:23

哈哈哈。当年是当年。今日是今日。解放军争取极其微弱的伤亡解放台湾if 梧桐。-:)

十具

2025-03-19 23:24:37

现在中国的食用油的70%依赖进口,大约与原油的进口依赖度持平。想清楚了,再掂量一遍梧桐的得失。怀旧半干半稀瓜菜代的

有言

2025-03-20 06:03:40

符合国际法和国际道义。-:)

rmny

2025-03-19 15:29:11

有地摊文学到是说叶剑英当了现代关羽没有拦截蒋介石乘坐的从四川飞往台湾的军用飞机

方外居士

2025-03-19 15:31:16

放过老蒋应是另一次:蒋乘飞机逃离重庆,路过已入共军之手的广州,叶剑英请示是否拦截或击落,中央没有回复,就放过去了。

rmny

2025-03-19 15:34:15

蒋介石作为敌方的军事人员他的飞机和普通军机有什么区别击落拦截还需要上级批准

方外居士

2025-03-19 15:48:11

飞机不知道广州机场已经易主,还与其联系,故知道。不过这些也许只是江湖传说。

chufang

2025-03-19 16:54:42

打台湾的军队都去了朝鲜了。

硬码工

2025-03-19 18:46:23

第七第六舰队在台湾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