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六)

Ohjuice 2025-03-28 18:05:04 ( reads)

我记忆中的上海西餐馆

(六)

 徐家祯

 

(六)

 

(接上文)南京路上,我记得以前有一家文”的西点咖啡。是不 是也供应西餐,我不知道,因为不记得有没有吃过,但喝咖啡、吃点, 是去过的。这是 1949 年前后的事情了,我在〈旧事 —— 上海的一些印象〉(注 4)一文里提过。张爱玲说中好像也讲过这 家,但说南京西路上。后来我资料,文以前在南京西路、南京路都有门店50 年代,有,之后,就了。南京路的那家咖啡店早,在原址上,在已经起了公司的大这家“文”是不是西餐馆我都吃不我也 没去那吃过西餐,那么,就只能在此简提一了。

文,到外那一南京路上,有一家西餐馆,叫德 大西餐馆,在上海有名,是做德国菜的。

在我记忆里,大是在进中的那个口子上,右边是一家 专门衬衣,也有名,,“文革”以前,我的衬衣多都是 从他们那里来的。前几年我上海,好像觉大的地址变动过了 —— 朝外边移动了一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记忆有误。

在我的记忆里,以前的大,从门口一进去,就是一蛋糕饼干,再进去就是可以喝咖啡、吃点,中和 晚上就供应西餐。他们好像没有上餐。后来,店面大了,就有了二 楼:也不知道我的记忆正不正

大吃的次不多,可能是因为开我家比较吧。而德国菜也不太合我德国、香: 都有重的他们并不。所以,我大,主要是去 他们饼干。我印象中,他们饼干不错,所以,路 过时,就一点带回家。

我印象最的一次去大吃,那已经是“文革”刚刚结束的时了。 在“文革”结束前(好像 75 年吧)或是“文革”刚刚结束时,上海曾过家 的资本家户发还过千元(当然是指值超2000 的资本家。 不2000 资本家,那就全部还了)。我叔祖叔祖很快 就都了,而我父亲迟迟没有。那时,我父亲就忧虑起来,因为那时上有两顶”:一是“资本家”,一是“”。怀,是不是因为有“,所以待遇就与别的资本家不 呢?他的是:要是这次2000 都没有,那么要是以 后资本家们被去的产全部还了,是不是也就没有这呢? 于是,有一段日。我记得,我的叔祖有一次来我家,还 说:“只要一家了,一家就不饿。”就是,要是他们两 房发还了,而我父亲的不还,那么,他们也不我父亲饿的。 还,过了不,我父亲也得了那笔 2000 ,于是大家就都起来了。

就在这时,我叔祖不知个什么因,在大西餐馆全部大吃西餐。那,正,我在外地工弟弟妹妹 都在上海,我就有十人:我父母和我,我妹妹妹 夫他们两个十岁的孩子,我大弟弟以及他们也不十岁的,再上我弟弟。那时,我叔祖已经过世,叔祖母年好像没有出。但他们在上海的两个子 —— 我的叔叔叔叔 ——他们孩子了。叔祖中,至子 —— 我的 六叔叔一家和的大女儿 —— 我的一家,都出了。所以,那天 算起来可能有十多了这吧。大西餐馆了一张大、桌子。那天饭前,我叔祖好像还说了几话,就 是:“文革”过去了,但我家人,是喜事

去的还没有还,也还没有还,但是千元已经,就意味着以后全部还也不会远了,于 是那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后,我一家十人,还到外滩拍了一张 合。可能,这还是我父亲和母亲十年来第一次家出“远门。这张在我还有纪(注 5)

餐大家吃了么,我当然现在已经忘记。记得好像是一餐吧,罗宋汤炸猪的菜。我不知道那时候德大一餐要多吧,十多人也就不到两。在刚 刚发还的千块里,只了十之一。

以后,还有没有去过大,我就忘记了。可能时去过一次 吧。当然觉店里的和菜道都已经非了。 (未完待续)

 

注 4:可见〈童年旧事 —— 兼忆旧上海的一些印象〉: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5789/202207/20546.html

注 4:这张照片,可见《山居续忆 · 老李(六)》: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5789/202209/30817.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跟帖(22)

chufang

2025-03-28 18:41:23

文革后有一阵德大有日本的寿喜烧(Sukiyaki)。

Ohjuice

2025-03-28 19:35:51

好像是有此事。

hhtt

2025-03-29 06:35:51

70年代末去吃过一次,那时的胃吃不了太油的,寿喜烧他们又是用了不少油,记得回家后胃不舒服了一天!以后到日本不敢吃寿喜烧。

Amita

2025-03-29 07:16:30

为啥作者的弟弟妹妹们都结婚生子,作者却孤身一人?

最西边的岛上

2025-03-29 07:20:44

对不起,觉得不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除非帖主自己主动分享,个人私事还是不问为好(换位思考!留给别人隐私空间)。谢谢您!

Amita

2025-03-29 07:23:10

私事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本来说得不就是自家历史吧?看帖可以算出作者在家庭聚会时已经岁数不小了,好奇是因为文革耽误了还是别的

Amita

2025-03-29 07:26:44

我这个人读帖有细节控,对这些有趣的细节比较关心。作者不想回答没关系,其他不搭界的人就非喜勿入了吧

最西边的岛上

2025-03-29 07:35:18

如果我冒犯了您,那再对不起一次!我也很喜欢帖主的分享(每帖必点赞),是从读者爱护作者的角度跟您问题帖,没有它意。

最西边的岛上

2025-03-29 07:39:06

不过因为出来时间长了,我可能更习惯这边儿的隐私空间。所以看事情的角度会有不同。谢您的理解。

Amita

2025-03-29 07:42:43

我出来也马上三十年了,还是保持着一颗八卦之心

最西边的岛上

2025-03-29 08:36:03

换位思考哈。:-)

Amita

2025-03-29 07:39:55

你也没冒犯我,只是和你没多大关系。我就好奇问一句,作者不想回答就不回答。但是婚姻也是个人回忆里很重要的一环,作者回忆了

最西边的岛上

2025-03-29 07:44:28

哈哈哈,理解您。开个玩笑:我大概是个“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的傻瓜哈 ;-)

申芝堂主

2025-03-29 10:24:01

徐老在回忆中有提到过一些。性格内向,大学后中学任教不久就出国,生活始终不稳定是原因,夏威夷有一台湾省女同事曾约会,我留言

风铃99

2025-03-29 08:17:35

既是私事私下里问好,楼主又不是公众人物。

coach1960

2025-03-29 10:54:37

因人而异。贴文上公共论坛,算是self-proclaimed 公众人物。被提问正常,回答与否随意

最西边的岛上

2025-03-29 11:41:30

您说的也是。不过我觉得除非自己不在乎被别人这样问,不然“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谢谢。

coach1960

2025-03-29 12:08:09

我是这样理解的,

最西边的岛上

2025-03-29 12:14:32

明白您的意思。但我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哈。谢!

coach1960

2025-03-29 12:15:59

也谢谢你坦诚交流

Ohjuice

2025-03-29 17:48:21

哈哈,很好玩。不讨论作者写的西餐馆,却节外生枝,讨论起作者结不结婚来了!

金笔

2025-03-29 15:05:09

经常路过益民食品厂,我太太经常去买纸袋糕点。我记得常熟路上一些卖西点(面包)店,尤其是罗松面包。现在我才习惯吃法国酸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