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看看克里米亚和乌东的人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天青水蓝 2025-02-25 23:20:06 ( reads)

迄今为止俄罗斯占领着约18%的乌克兰领土,在即将开启和谈的当下,有关这片土地的未来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红色为目前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领土,其中红色斜线为2014年之后即控制的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部分地区。

俄罗斯对于如何处理新占领土有着成熟经验,2014年实际控制克里米亚之后,俄政府立即全面展开行政体系、法律体系和发展规划调整,以期把克里米亚迅速纳入自身轨道。

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确立政治权威。

2014年3月公投之后,普京宣布成立克里米亚联邦区,紧接着便是举行杜马选举,任命当地官员。为了加快与俄本土的融合,还新建了一个叫“克里米亚事务部”的联邦机构来协调对接,在莫斯科和克里米亚分别设置办公地点,首任部长是前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

2014年5月和8月,普京两次视察克里米亚,在黑海舰队司令部举行全俄安全工作会议,把整个俄罗斯领导层全部搬到克里米亚开会,以展现重视姿态和对反对势力的震慑。

第二阶段是巩固当地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014年8月7日,时任总理的梅德韦杰夫批准了总额高达200亿美元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经济发展纲要,克里米亚大桥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逐步启动。客观来说,俄罗斯对克里米亚、顿巴斯等新占领土确实投入了不少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升级改造,同时服务于军用和民用。面对乌克兰切断对克里米亚物资供应(特别是水资源)、通货膨胀高企的情况,俄政府通过大举输血的做法勉强稳定住了局面。

事实上,围绕克里米亚供水问题的纠纷是俄乌战争爆发的重要导火索之一。作为黑海中的一个半岛,克里米亚自苏联时期开始就依赖外部供水,引自第聂伯河卡霍夫卡水库的北克里米亚运河承担了该半岛85%的淡水需求。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乌克兰截断了克里米亚运河,导致半岛上的耕地面积从2013年的13万公顷减少到2017年的1.4万公顷,当地居民平均每天断水超过6小时。2022年俄军控制第聂伯河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左岸地区后,立即恢复了运河供水。

第三阶段是“去特殊化”。

2015年7月,成立仅一年半的克里米亚事务部被撤销,又再后来克里米亚联邦区被并入南部联邦区,相当于被降格了。这些操作显然是在逐步淡化克里米亚的特殊性,从而实现完全吸收。

尽管俄军过去一年多里取得了不错的战场进展,但跟2022年发生的领土变更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换句话说,过去两年多俄占区整体上是比较稳定的。

根据乌方数据,有600万至700万乌克兰人生活在俄罗斯占领区,其中包括许多基辅高官的亲戚。有了克里米亚的经验后,近两年俄罗斯在占领区推行了缜密的吸收重建策

1,切断与乌克兰的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用俄罗斯网络取而代之,避免当地居民继续从基辅获取信息,并要求使用莫斯科时间。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之初,每当俄军到达乌克兰的新城镇时,第一个目标就是占领当地电视台——停掉乌克兰的广播,转成俄罗斯广播。

2、对留下来的当地居民进行登记,摸排有亲属在乌克兰军队或政府中服役的家庭,对个别可能的敌对分子严加监控。给当地居民发放俄罗斯公民身份,否则将不承认他们对私人财产的所有权,也无法获得工作和医疗服务。

据统计,已有超过90%的当地乌克兰人领取了俄罗斯护照——获取正式身份是继续生活下去所必需的,否则连银行账户都无法开设,只能想办法流亡。俄罗斯并不限制乌东地区的人员流动,反倒是乐于见到反对者离开——虽然不能直接跨越交火线到乌控区,但却允许他们先购买车票到俄罗斯本土,然后再转道去欧洲。

某种意义上讲,俄方给当地居民开出的选项是“二选一”:要么离开,要么留下支持莫斯科,不存在中间地带。这种情况下,那些坚持持有乌克兰护照的人往往就会想尽办法出走。

换到乌克兰的角度,基辅对于被占区居民加入俄行政体系自然非常愤怒,无论从事公务员、教师还是其他职业,均会被处罚追责,这种无差别打击让参与被占区行政管理的乌克兰人别无选择,只能跟随俄罗斯。莫斯科则趁机推出一波怀柔政策,对当地的养老金和工资等做统筹——俄罗斯的福利制度和国家工资比乌克兰要高。

3、重建当地的教育系统,普及俄语课程,乌克兰语被降格为第二语言。在乌东占领区里,大部分老师留任了下来,不过需要先去克里米亚或俄罗斯本土接受一段时间的新课程培训。

其实早在2014年乌东事变爆发后,顿涅茨克市的教育系统即发生分裂,当时一部分亲乌的师生离开了顿涅茨克大学,来到了乌克兰西部的文尼察重建学校,另一部分则留了下来,大家互相视对方为“叛徒”。

4、重置当地的法律制度和私有财产。

莫斯科任命了一大批官员,他们正逐步调整当地的法律、法规、税收和银行系统与俄罗斯保持一致,并摆脱与乌克兰的任何制度联系。按照相关计划,过渡期将持续到2026年1月,届时俄罗斯的法律、司法和政治制度将在“新地区”全面生效。俄政府宣布废除并禁止使用乌克兰货币,也没有提供旧币兑换措施——对许多人来说,他们唯一剩下的资产就是自己的房子。

在被占领地区,私人房地产已重新注册,如果没有业主站出来认领,就会交给俄当地政府,然后再分配给愿意迁徙来的俄本土公民。以克里米亚为例,2014年到2022年间有多达80万名俄罗斯人被重新安置到该半岛,这些新定居者占目前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与苦寒的本土相比,无论克里米亚、顿涅茨克还是黑海沿岸的马里乌波尔,对于俄罗斯人都颇具吸引力。


 

 


一名顿涅茨克居民在俄罗斯控制的地区领取俄罗斯联邦护照。


 

文章最后,让我们聚焦一座城市——马里乌波尔。

马里乌波尔位于亚速海北岸,是顿涅茨克州第二大城市,也是开战以来俄军占领的最大城市,战前这里居住着四十多万人口,战后约十万人留了下来。

长达三个多月的激烈围城战中,马里乌波尔几乎成为一片废墟,95%的建筑物受损。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政治意义,过去两年多里,俄政府将马里乌波尔作为“重点重建对象”,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挤出建设资金,同时向该城大举移民。

在亚速营投降的两周前,俄罗斯宣布了由总部位于莫斯科的设计院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包括有轨电车、公交网络以及新街道布局图纸。

马里乌波尔新盖的居民楼房。马里乌波尔重建被列为俄罗斯“大型项目”,获得了不少国家预算。

新楼与断壁残垣交织在一起。两家德国建筑公司正在参与重建马里乌波尔的工作,分别是生产石膏板的Knauf集团和生产混凝土的WKBSyst

历史的恩恩怨怨真是难以言说。2014年之后,乌克兰曾颁布一系列去苏化/去俄化法律,一时间乌国内数以万计的城镇和街道被改名,1000多尊列宁雕像被推倒。

如今,俄罗斯又把这些苏联时代的人物与痕迹给放了回去,同时把乌克三叉戟标志全部拆除。

在马里乌波尔,自由广场再次改名为列宁广场,并即将迎来又一个“胜利日”庆祝活动。

跟帖(2)

美国老师

2025-02-26 04:31:47

对比--十代人都还不清的债--司机语录

freerain

2025-03-04 22:29:06

这些措施中国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以后接收台湾和琉球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