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不用羡慕上海人,咱们的孩子靠自己也能自立的

A-mao 2023-07-09 06:43:00 ( reads)


习惯了当美国农妇,再也不要浦西的一张床

太太喜欢看国内的一个城市旧房改造的电视节目。昨天我正上网玩呢,就听见电视里传来熟悉的上海话,抬头问她:哦,这次是上海的?

她笑着说:是,还是江西中路,我妈以前上班的地方呢。房子看起来不记得了,是五层的老洋房,上海保护的旧房,只能改,不能拆。五十来户人家,有得扯皮了。。。

中间就看住户们拿着卷尺量公用厨房,记录每家的尺寸。。。我笑说:寸土必争啊!

太太笑说:没见过吧?哪是寸啊,毫米级别的。我们上海人的性格就是这么练出来的,看起来很亲切。我那会每年从西北回来看外婆,阿哥是外婆的宝贝,我就住亭子间的。。。


外婆在旧上海是作生意的,在八仙桥有很大的店铺,日进斗金。等解放军进了城,随后开始了公私合营,识时务的老人家马上转过弯了,成了“积极分子”:店铺充公,家里的金银财宝交出来,连初中毕业的女儿也送到了大西北支边。。。换来了安稳的生活:大洋房里分得一席安身之地,西北出生的外孙换得上海户口。。。太太说,小时候回上海探亲,阿哥给小朋友们介绍都是:阿拉乡哈头妹妹回来了。。。

我认识太太的时候,阿哥和丈母娘已经住在了肇家浜路的一个小小公寓里了。公寓不大,60平房米,一个大房间,一个小房间,一个厨房一个厕所,还有一间小小的dining room--八仙桌不能放开,一面靠墙,三面坐人。真有客人多的时候,八仙桌是搬到作卧室的大房间里的。那里空间大,除了两面墙的壁柜,书桌,大床外,还有一张沙发,八仙桌放进去,四面还能坐人。

太太说,80年代初政府终于同意早期支边的上海人回城了。妈妈是去得最早的那批,回来也是最早。在上海住宅总公司上班,很快就分到了新建高楼里的公寓。外婆老了,不肯离开住了多年的洋房和老邻居,是相依为命的外孙好说歹说才从市中心搬到“乡下”的肇家浜路公寓的。太太那时在昆山上班,周末回来不方便,都是我去,经常被从英国回来的老板笑话“去乡下度周末”,英国有钱人的生活呢。。。

阿哥结婚后单位终于给分了房,浦东德州新村。一室带厨房卫生间,象美国的studio,在一楼,还有一个围起来的天井呢。上海人90年代初谁肯去浦东啊,房子基本空着。只有太太回来休长假,我们才会去住几天。我师兄结婚,上海没有房子,我还从阿哥那里借过来,让师兄师嫂度蜜月。。。

等到2000年前后,岳父母从美国探亲回去,卖了浦东的小房子,开始买大点的房子,浦东也终于不归到“乡下”的级别了。两套浦东的房子,阿哥一套,岳父母一套。每次太太探亲回来就笑话我:嗯,爸爸妈妈就说你没眼光,当时买房子的时候,让你出点钱,现在不知值几百万了呢。。。肇家浜路的房子倒没人住了--房子老了,又朝北,冬天阴冷,不合适老人家住。岳父母一直说:我和太太要回去的话,那套肇家浜路的房子就给我们住。那里离中科院近,走路就可以上下班。。。

今年夏天太太回去看望父母,终于给父母阿哥交待清楚:肇家浜路的房子归侄女,他们自己装修好,明年结婚时作为新房用。等女儿回来,我们再开她玩笑:那肇家浜路的房子也没你的份了,你去找外公外婆吵架吧。。。在我们初来美国的日子里,她在那里住了快两年。

 

我问太太:现在让你选择江西中路的两室一厅和昆山的四室两厅,你选哪个?太太大笑:住惯了美国农村,谁还要浦西的一张床啊。。。

(二0一八年十二月三日)

跟帖(8)

hz82000

2023-07-09 06:52:27

我生活一直比较宽裕的,没有体验过上海人那种拥挤

A-mao

2023-07-09 06:56:09

和我领导的大姨父家差不多。。。

Shanghaigirl98

2023-07-09 07:05:38

我家队友从小到大也没体会过人挤人的住房问题,所以

圆西瓜

2023-07-09 07:07:12

我家老房子面积大概在这个整个。。里排

Nebrasky

2023-07-09 07:10:37

对的,别后悔与不甘,房价是政府炒上去的,如公寓收相应美国condo fee与property tax, 房价大概剩1/4

katies

2023-07-09 07:55:15

不用后悔,给你们住,并没有说给你们。

penname

2023-07-09 17:13:32

+100

youtalk

2023-07-16 20:22:16

有能力去美国的上海人,就算留在上海,也应该早就住上大房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