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铫子煨汤,家的味道

超然看众家 2024-09-01 19:40:09 ( reads)

8月31日晚《非遗里的中国》湖北篇在大陆央视一套播出,撒贝宁、徐帆、单霁翔带观众感受武汉人的非遗日常,金石器物全形传拓技艺、武昌鱼制作技艺、武汉过早习俗、汉剧、汉绣、龙舞(高龙)、武汉剪纸、黄鹤楼传说、武汉热干面制作技艺、武汉煨汤制作技艺、武汉杖头木偶等十余项武汉非遗在节目中亮相。

作为地道武汉人,撒贝宁介绍起家乡来真情满满:“大江大湖大武汉,黄鹤楼名楼人文荟萃,两江百湖四季花开,千种美食人间烟火,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现代都市。”武汉是一座美食之都,过早宵夜一个月不重样,活色生香是生活的底气,市井烟火是快活的底气。武汉也是一座浪漫之城,春樱夏荷,秋桂冬梅,一路生花,四季芳华,万千缤纷,如诗如画。撒贝宁说,在武汉,非遗就是生活,毕竟,一碗热干面、一碗藕汤、一笼汤包,热气升腾间,武汉人的非遗日常就这么开始了。

看到视频里撒贝林介绍湖北的铫子煨汤,勾起我的回忆。虽然我家不是武汉,是湖北襄阳,但家里最爱做的菜就有铫子煨汤。最常煨的就是排骨藕汤。从记事起,我的印象中,我家每周日中午必定是铫子煨汤。记得文革时,什么都要票,猪肉也是。我家每月初的第一个周日的午餐主菜就一定是排骨藕汤,而我常常被一大早派去肉店外排队,等开门时由负责做饭买菜的姨妈来买。如果去晚了,排的太后面,也许就买不到排骨了。第二和第三个周日,根据肉票多少,或还是排骨藕汤,或是猪蹄子海带汤(因为猪蹄子要的肉票少)。第四个周日,因为没有猪肉票了,夏天大多数是猪肠子冬瓜汤,因为猪肠子不要肉票。冬天是牛肉或羊肉红白萝卜汤。姨妈处理猪肠的过程我记得很清楚,是提前一晚用水冲洗猪肠子里面,再把里层翻出来用碱粉揉洗,最后再用水龙头冲。洗干净后,用开水煮开,沥干后把肠子放在一个大青石板上,盖上笼子放置一夜,第二天煨汤时就没有腥味了。我从小就不爱吃肉,但喜欢喝汤,也爱吃汤里的配料:藕,海带,冬瓜,萝卜等。当然我家也常炖鸡汤,配料是山药或香菇。我们襄阳的山药非常细嫩,口感很好,不像淮山药那样粗大粗糙。

在美国这些年,我就用慢烧锅煨汤,因为不爱吃肉,就买猪骨头炖。早期在美国店里卖的骨头上肉太多,血水也多,不太喜欢。后来中国超市有脊骨卖,很对我的口味,煨出来的汤很清爽。只是这里的藕,质地太脆,只适合炒和凉拌。我只好用大白萝卜代替。有时候用海带。猪蹄子汤我也做过几次,但都因为太肥太油腻,最后被我淘汰。至于猪大肠汤,一来没有卖的,二来我本来就不吃,所以就从没有做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出一方人的胃。我这个中国胃,湖北胃,比一般人更顽固。在美国已经生活30多年,我从不吃汉堡,那种肉味闻着就受不了。还有披萨上的奶酪,在只能或必须吃披萨的情况下,就用叉子把奶酪清掉。其实,我也不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比如吃肉这事,我下乡插队前,基本不吃猪肉,特别是肥肉。但在农村,几个月都没有油荤,回到家里时,也就开始慢慢吃瘦肉了,肥肉红烧也能吃几块了。还有苦瓜,芹菜,茼蒿这些有刺激味道的蔬菜,我下乡前都不吃。下乡后都能吃了,而且现在越来越喜欢吃。不过西餐食物,我还是接受的有限制。看来这辈子很难再多改变了。

好了,不再说了,上二张网上找的铫子煨汤的照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跟帖(1)

Happy_Woman

2024-09-02 03:23:00

秋冬季在美国我经常做排骨藕汤,用高压锅,买黑猪排骨,贵一些但味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