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脸新华社旧文《别了,特朗普》
https://mp.weixin.qq.com/s/vv1FHkObeZHVMOVcDpohWw
权势滔天!特朗普打脸新华社旧文《别了,特朗普》
2021年01月21日,新华社发表“新华微评”,题为《别了,特朗普》:20日,特朗普卸任,留下一个黯然的背影。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4年来,世人没有看到美国的“再次伟大”,反而看到了毁约退群的任性妄为、频频挥舞的贸易大棒、“我无法呼吸”的痛心一幕、美国新冠肺炎病亡超过40万的惊人数字、国会山“沦陷”的惊悚画面……“灯塔”正在坍塌,“山巅”神话正在破灭,是非功过,历史自有评说,人心自有公论。我们深知,世界并不太平,风浪不会停息,但不管历史的剧情如何跌宕起伏,逆流而动者终将被淘汰,时代潮流必将滚滚向前。
说的好哇!逆流而动者终将被淘汰,时代潮流必将滚滚向前!
2024年,被“别了”的特朗普重登总统宝座,且以极富戏剧性的方式赢得大选,给这篇短评打上了待定标签。历史并未如期待般收尾,潮流也未如愿向前,反倒涌起一股逆势之风,把这位老玩家又推上了舞台。
此时此刻,不禁令人回味:四年前的“历史的结论”,难道只是世人的错觉?彼时对特朗普的批判,是否过于草率而流于自满?这种讽刺的滋味,如今似乎比四年前更加浓烈。
新华社当时用了一句自信的断言:“逆流而动者终将被淘汰。”此话一出,言之凿凿,仿佛是铁律。可若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这话倒更像是一种一厢情愿的道德判断。谁来定义什么是“逆流”,谁又来定义何为“淘汰”?
四年过去了,特朗普强势回归。他不仅没有被时代抛弃,反而被民众选票再度抬上了权力的巅峰。而且这次总统、参议院、众议院、最高法,三权合一,他已然是世界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
或许,他所代表的“逆流”才是美国社会中一股始终未被正视的力量——一种对全球化的质疑,对失落的经济机会的愤怒,对文化转变的抗拒。
美国许多民众看见的不是灯塔的光辉,而是自己被山巅上的群体抛在了身后。对他们而言,特朗普非但不是逆流者,反而是他们的英雄。所谓淘汰一说,倒成了一厢情愿的咒语,显得有几分讽刺。
这就像当年的灯塔意象,那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神话。自冷战结束,美国便成了世界的道德领袖,灯塔国度的自信和优越感充斥着国际舆论。然而,2021年国会山骚乱一幕让神话陨落。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陨落的神话并未动摇特朗普的根基,反而把他的支持者进一步凝聚。
四年前的文章中,把特朗普称为毁约退群、贸易霸凌、极端主义的象征,是灯塔失落的元凶。然而,2024年的美国选民却用选票证明了,他们并未觉得这位总统在做的是错事,反而是某种纠偏。
也许灯塔从未真的光辉耀眼,而是被种种光鲜的故事所包装。特朗普的上任和再次当选,倒像是一剂清醒剂,戳破了这个虚幻的神话。在灯塔照不到的地方,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并非仅仅是特朗普的“胡作非为”所致。疫情期间,美国不仅医疗系统崩溃,社会底层民众更是直接被抛弃;种族冲突的恶化并非偶然,而是深层结构性问题的显现。特朗普的言行其实不过是放大了这些裂缝,使得灯塔的光辉看上去更加破碎罢了。
新华社文章言之凿凿地说:“是非功过,历史自有评说,人心自有公论。”四年后回头看,历史似乎并未做出评说,而公论更是分裂不堪。所谓历史的公正评说,真的可以静待时间来完成吗?所谓人心自有公论,究竟是普遍的公论,还是一场自我催眠的幻觉?
时间和权力的暴力,将过往一切都碾碎。以史为鉴,似乎是为了让未来避免重复,而多少权力的欲望和盲目的追随,让历史的规律一再被推翻,所谓的公论似乎也成了空谈。特朗普之所以能再次当选,正是因为他迎合了某部分选民的执念,他们不需要道德制高点,只渴望在变化的时代找到一根心理的支柱。于是,历史的评说也变成了一种主观的书写,人心公论更像是随意变换立场的批判,只要能满足情绪需求,无人在乎历史的事实。
对全球来说,特朗普的再次当选,并非一件单纯的美国内政事件,而是对当今世界后真相时代的一种隐喻。如今,在信息爆炸和社交媒体的助攻下,任何人都可以打造一份属于自己的真相,可以以自我为中心去定义是非。这使得历史评说本身变得扑朔迷离,成了一场巨大的游戏——无论是民众、媒体还是政客,都能在其中塑造和操控一部分真相,将其塑造成自己所需要的样子,以迎合特定群体的需求,制造情绪共鸣,激发共振。于是,世界愈发像一个荒诞剧场:人人追求个人的真相,却没人愿意承认共同的事实。这种趋势下,任何历史评说都不过是各自阵营的一场自我满足罢了。
这种后真相时代,已经不再局限于边缘,甚至成为了主流。一个在常规意义上饱受争议、被主流舆论认为不合适的候选人,能够凭借精准的情绪操控和简洁直白的口号赢得大选——这未尝不是信息时代的讽刺。世界进入一个民粹崛起的新时代,各国政治人物纷纷迎合国内反建制的情绪,用情绪替代逻辑,用仇恨替代共识,用简单答案征服复杂世界。
以往,人们笃信全球化、信任跨国组织的调控,坚信理性、进步的力量。但特朗普的再次当选告诉我们:那个全球化的旧世界正在崩溃,世界不再是一群灯塔之民领导下的和谐村庄。美国内部的种种撕裂是旧世界的某种失序,全球化浪潮带来的红利未曾平等分配,反而强化了内部的不满与焦虑,进一步激化了民粹主义的反弹。许多普通民众心中的失落感、不安全感,甚至对外来文化的敌意,正是推动这位“逆流而上者”重新回归的动力源。
事实上,这不仅是美国的问题,更是全球化时代的缩影。这个由经济、信息、文化交织而成的全球网络,打破了边界,也带来了失控。各国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当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当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加剧,人们开始质疑旧有的秩序和道德说教,对权力和利益更为直观和赤裸的表达反而成为新风尚。
特朗普现象并非美国独有,而是当今世界普遍心态的一种映射。面对复杂问题时,推崇简单的“救世主”成为一种心理安慰,人们宁愿相信一个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领导人可以重塑社会,而不愿在深层问题上耗费时间。全球化的旧模式走向末路,民族主义、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情绪此起彼伏,甚至彼此对立,带来了不确定的未来。这股潮流涌动在各个国家,在不同语言中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但其内核是相通的。
没有人能轻易地断言某种价值观的胜利,也无法再自信地判断历史的方向。这种不确定性或许让人不安,正如鲁迅所言:“我以我血荐轩辕”,未来只能由我们在混沌中挣扎着书写。
灯塔或许只是海市蜃楼,但在这片迷雾中,清醒的人能否重新找到方向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