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微信:读严歌苓的《米拉蒂》-不受中共审查的禁书

狄冠元 2024-12-06 17:26:56 ( reads)

1) https://mp.weixin.qq.com/s/RiDFPcVRh13ZFQl6xkDvlQ

读严歌苓的新作《米拉蒂》之寻夫记,谈什么样的感情应及时止损?

华裔艺术家 2023年07月23日 07:02
 

 

读严歌苓的新作《米拉蒂》之寻夫记,

谈什么样的感情应及时止损?

 

文 / 孙 玲

(北美著名财经作家,温哥华歌苓读书会副会长)

 

 

 
 
 
 

 

爱情,双向奔赴才能幸福,双向奔赴也暗示着两人关系是平等的。如果只是单方面的付出呼告,乞求另一方拿出珍惜的态度和行动,那就该考虑退出或止步了。多爱没有用,相爱才有用。那么什么样的感情应该及时止损?而不要像孙霖露一样抱着幻想单方面地坚持呢?

 

Image

 

Image

 

收到严歌苓老师的新作《米拉蒂》已有六天,每天我都抽出一两小时的时间来细细阅读。我曾读过严歌苓老师许多作品,特别是她拍成影视剧的作品,几乎我全部都读过,因此我格外喜欢她的文笔。这次再次翻开她的新作,距离上次阅读她的作品已有三四年的时光,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时间并不存在,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时间是生命。尤其是用心细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体会到作者文字背后所要传达的思想。

 

一部长篇小说,就像一首恢弘的交响乐,时而是奔腾激越的合奏,时而是一把小提琴的独奏,如歌如泣。

 

Image

 

Image

 

《米拉蒂》这本长篇小说,是严歌苓老师自己的新歌出版社出版的,共计594页。截至今天我已经阅读了五分之一。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荒谬、变革的交替之间的二三十年,考虑到大部分读者可能也经历过这个时代,所以这本书的行间距比一般小说读本要宽,字体也偏大,首印珍藏版,整体印刷装帧做得不错。

 

书还没有读完,按照惯例,我通常不写书评。但在此我想说一说小说前半部出场的女主米拉蒂母亲孙霖露的寻夫之旅。

 

Image

 

作为严歌苓的迷妹,我对她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在她的许多访谈中已经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这本小说中的主人公米拉,让我看到严老师自身投射,尤其是米拉的母亲孙霖露,简直就是在写她自己的母亲。

 

如果是在十年前,或者五年前,我一定会为孙霖露这样的女性,这样的妻子,这样的母亲打抱不平,谴责米拉的父亲犹如《人生》里的高加林,怎么能够无情地抛弃巧珍。但是现在,我不会了!我理解了高加林,理解了米潇的选择。

 

《米拉蒂》里的孙霖露把自己生命的前半段给了等待,等待丈夫的归来。但她没有等到丈夫哪怕身心一方的回归。

 

孙霖露带着女儿在风雨交加、车船劳顿中辗转各地寻夫,每一次都扑空,每一个接待孙霖露的好人,都用善意的谎言欺骗她。虽然出于女人的本能,她一定知道他们在说谎,只是她不愿承认这是谎言,无法不相信米潇给她的借口。

 

严歌苓在刻画孙霖露的寻夫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形容词,只是简洁语言,却让我这个女性读者潸然泪下,心疼她的不值。

 

Image

 

在两性情感关系中没有所谓的好女人或坏男人,情感变化,无可谴责。虽然严歌苓在文字间流露出对孙霖露的爱护,没有戳穿谎言和借口,而是耐心地陪伴母亲,给以安慰。米潇也没有渣到抛妻还弃女,他仍然在努力做一个好父亲。甚至,用补发的工资给小情人“真阴险”买了一条金项链,也给发妻孙霖露买了一条。他想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两个女人一颗赤诚足金之心。

 

婚姻制度是人类根据本国民俗传统和统治利益设计的反人性的制度。如果米潇这样风流倜傥的没落贵族公子生活在阿拉伯世界,就不会背负道德压力了。

 

我本想在此摘录几段描述孙霖露执着寻夫的片段,让我们看看严歌苓是如何用简炼而精准的笔触描绘孙霖露内心在希望和失望中的挣扎。但考虑到本文的篇幅,就此搁笔。

 

但我可以剧透一下寻夫记在小说4 3 --44页的文字最精彩。

 

孙霖露不愿面对她的爱情已死 ,还活在17年前的蜜月中,女人的直觉让她早已心知肚明丈夫米潇心不在她这,可她还是全心全意、一心一意地爱着米潇。在寻夫的道路上,她舍不得住宿费,舍不得伙食费,苦哈哈地蹭候船室、电影院,一碗炒米花汤就是一顿晚餐,苦哈哈地似孟姜女般寻夫。她以为她这种感天动地的‘自杀’式付出,也能感动她的丈夫,使他回心转意,如此恋爱脑还不如她十七八岁的女儿米拉清醒。

 

爱情,双向奔赴才能幸福,双向奔赴也暗示着两人关系是平等的。如果只是单方面的付出呼告,乞求另一方拿出珍惜的态度和行动,那就该考虑退出或止步了。

 

Image

 

那么什么样的感情应该及时止损?而不要像孙霖露一样抱着幻想单方面地坚持呢?

 

我觉得是当在一段关系中感受不到对方的关爱,就该斩仓体面出局了。当然,我说的是普通人的婚恋关系,那些以权势结合的政治联姻,权钱交易的男女关系不在讨论之列。

 

感受不到的爱,就是不存在,没有错觉。

 

比如小说中的米潇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出轨对于孙霖露的伤害,如果力逼孙霖露离婚,他自个的良心又过不去。所以,他选择逃避见面,不直面孙霖露。米潇政策平反拿到了补发工资,也恢复台前幕后体面的工作,自带"渣男"体质的他,吸引年轻却情路老道的女主持,又不得不面对48岁更年期却心性清浅的妻子。从男性的传承基因的角度度量他的选择,他也会优选女主持,没准他还抱着老年得子的期望,虽然,他的女儿很优秀。

 

小说后半部未读,不知米潇和‘真阴险’二婚的结局?

 

孙霖露不想让米拉戴上“腐败分子”女儿这样一顶帽子,最后艰难地不得不向女儿坦言,她其实心里早已知道米潇所谓的‘过渡房’‘开会’都是在躲着不见她的借口。同意和米潇离婚是为了女儿今后社交和工作。

 

看得出孙霖露????是为了自己结束这段早有第三者存在的婚姻。好卑微的"无私"!

 

无爱可破情局,无情可破全局!我想说:对于女人在谋爱的路上,多爱没有用,相爱才有用,请永远不要放弃自尊!

 

爱情是一种强大的情感,年轻时深陷其中,失恋了,失婚了,无法一时走出情感依赖,完全可以理解。但,对于人生过半的女性,如果离不开这种依赖,沉溺于对方谎言和伤害中,那就是自己选的了。

 

孙霖露就是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丈夫米潇的身上,把自己禁锢于17年的蜜月里,靠舔舐回忆慰籍着流血的心,对这个人物我除了同情外,更多的是可惜其不争!

 

Image

 

其实,对于女性,无论什么年纪,只要打开了格局,释怀从前,内心安静,没有任何关系不可以放下得。人生不一定要赢,没有所谓的失败的恋爱,失败的婚姻,只有缘尽的恋情,解体的婚姻。

 

不破不立,这里我说的立,是自立。当女性开始把注意,把爱投向自我,关爱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就会从最深的层次爱自己,疗愈自己的生命,修炼自己的意识。人生短暂,无法逆转的情变是常见的,学会接受,重建信心,为自己而活。积极地管理好自己的外在形象是首要的,把自己脸和身材保养好,一个自律的女性,运气不会太差,下半场人生再出彩的可能性极高。

 

如果女性对感情不再抱什么期待,那就好好享受独居一个人的生活。人生何处不清欢?所谓的清欢,就是惬意,平淡,悠然的日子。不需要迁就对方,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随心所欲宅在家中听音乐看书,研究园艺厨艺,享受当下,体悟生命,反而能活得更轻松,更滋润。

 

根据小说里的时代背景,孙霖露可能是40年代出生的女性,或许,那个时代的女性受到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较深,无法与自己相处,所以,孙霖露才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丈夫和女儿身上,她的世界是单一的。无论小说还是现实生活,这类女人往往情不随所愿,焦虑会让年过半百的她们老得更快,老公跑得自然也更快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
很多读者朋友反映
最近在订阅号列表里找不到我们了
为了防止和我们走散
请给我们设个星标

欢迎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世界华人网,W姐带你看最酷的世界

 

↓↓↓

 

你的每个 赞 和 在看 ,我都喜欢!Image
 
 

专访严歌苓: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幻灭

2023年9月30日 20:42

美籍华人作家、电影编剧严歌苓与她的新书《米拉蒂》
美籍华人作家、电影编剧严歌苓与她的新书《米拉蒂》

“1969年春天,由于一种新药的发明,使一群患了睡眠症的病人醒了过来,但不久之后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又睡回去了。这种觉醒仅仅是为了最终的幻灭。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1989年那场大觉醒的最后痉挛之后,又都睡回去了。”

这是美籍华人作家、电影编剧严歌苓在她第一本完全不受中共审查的禁书《米拉蒂》当中所提到的一段情节。

曾与张艺谋、冯小刚、李安等知名导演合作、着有《陆犯焉识》、《芳华》、《少女小渔》等畅销书,在全球获奖无数的严歌苓,因撰文批评中共当局隐瞒疫情、声援铁链女,直言向当权者表达愤怒,遭到中共审查机制的全面封杀,甚至连她的名字在中国的互联网上都一度变成敏感词。

资料照:美籍华人作家、电影编剧严歌苓
资料照:美籍华人作家、电影编剧严歌苓

《米拉蒂》--献给80年代的輓歌

旅居德国的严歌苓决定成立一家自己的出版社,而她第一本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下创作的长篇小说《米拉蒂》,从文革、武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返城、劳教、严打一直贯穿到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大屠杀,以中国80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幻灭”为主题。严歌苓在接受美国之音《纵深视角》专访时表示,《米拉蒂》这本书是她献给80年代的一首挽歌。她说:“长辈们过去在文革中所经受的,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现在正在经历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不断重复,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严歌苓将她父执辈在80年代的亲身经历予以重组和虚构,再加上她自己在80年代的所见所闻,作为《米拉蒂》这个故事的原型,讲述了文革浩劫之后,两代知识分子的爱情、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文艺创作的思考与挣扎。严歌苓说主人翁米拉蒂和她当年一样是从一名文工团的舞者转型为年轻作家,她在书中用米拉蒂作为一双眼睛、一条线索,链接了80年代所有可能发生的故事。这些曾经的中国往事虽然看似荒诞,却真实地如同超现实主义的油画,令人惊心动魄。诗人杨炼给《米拉蒂》这本书的评语是:“读懂了严歌苓的这本书,就读懂了当代中国。”

用文学书写历史

被问到创作《米拉蒂》这部小说最大的意义是什麽?严歌苓表示,她希望用文学艺术来为中华民族书写历史。她说:有些人出于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来让我们这个民族去忘记掉像文革、六四这些历史事件,但是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忘性会这么好?记性会这么差?我们所经历的所有的苦难,如果不被记忆、不被反思的话,我们会重复的经历这样的苦难,事实上也证明是这样的。从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就已经说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就是说你永远是不暇自哀,忙的顾不上来记忆这些东西,那么每一代人都是“不暇自哀”,让下一辈的人去“哀其不幸”,这种悲剧的重复,我觉得就是太可悲了。

严歌苓认为,身为一名创作者,应该要用作品去促使人民反思、反省历史。她说:“如果连我们作家也没有这样的一种一种主动性、一种自觉性,来替我们的民族书写一些历史。那我们所经历的困境和苦难就不能获得反省。相反的,正因为文学的艺术形象可以是非常生动的,每个人都可能能通过这个艺术形象,来认识到一点点他自己、他自己的经历,他自己的悲剧的所在。一本历史教科书可能会太生硬、也太直奔主题,但是作为一本小说,作为一本文学作品,就非常容易用它的生动性来使人们反思、使人们思考,就是所有的这些人物他们的经历之所以发生,究竟是为什么发生?我们不能永远不去追其所以然。”

用荒诞书写苦难

严歌苓自己在《米拉蒂》这本书中写道:“一个缺乏对荒诞的认识、缺乏讽刺意识的民族,是思辨能力孱弱和自信力不够的民族。” 严歌苓告诉美国之音,中国人在过去三年疫情下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与荒诞,实在是太超现实、太魔幻了!“我觉得我都已经没办法再用愤怒和悲哀来表现,因为当今中国的这些事情已经超过了常人、常理和常识能够理解的范围。你看今天失踪一个领导、明天又谁谁谁不见了,这怎么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正常的国家所经历的事情呢?”

严歌苓说:“我现在年纪越大,越不喜欢一本正经去控诉、或者是写的太沉重,因为我已经看穿的太多了,我认为一个最有力量的民族是能够经得起自嘲的,我作为民族的一员来自嘲我自己、自嘲我自己的这个民族,我觉得这是一种自信和有力量的表现,如果我永远都是哭哭啼啼的在诉说中国人的苦难的话,我觉得这已经是不够的了,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爱恨、愤怒就能解决的问题 ,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爱恨、愤怒这种原色调的感情,已经变成了就是一种荒诞,特别是这三年的种种种种......中国人所遭受的所有的苦难,让我都感觉到有一种荒诞的意味在里面。我如果经过了这三年还是用原来的那个写法来写我们的这个民族,我觉得就可能是没有成长,我认为我是已经成长了,这样的一种成长,是全世界和中国人一起经历了三年来这场疫情的灾难,是一种倾城、倾国、倾球、倾翻了地球才让我认识到的一种荒诞。”

美丑颠倒的“罗刹海市”

严歌苓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这种荒诞,也是最近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之所以能够引发巨大共鸣的主要原因。因为刀郎也是运用讽刺的歌词,把中国社会“以丑为美”的荒诞现实给唱了出来、吼了出来。严歌苓还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当今中国社会的这种“美丑颠倒”。她说有次在签书会上,一个年轻的女子走到她面前请她签书,还希望严歌苓多加上四个字“步步高升”,严歌苓问她为什麽?这位女士理所当然地说,我当了公务员就是要“步步高升”。严歌苓把书还给了这位女士,对她说:“妳好好为人民服务吧!”

严歌苓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个女孩因为没有钱出国留学,哭喊着问她父亲为什麽不去当贪官。严歌苓对中国社会这种赤裸裸地“以丑为美”感到心痛,他说从一个这么幼小的心灵、十七八岁,她就觉得宁可做贪官,也不要做一个贫穷的、一个有道德的、一个有浑身具有美德的一个人。

严歌苓在镜头前对所有的中国人提出一个灵魂拷问:“你说美德能吃吗?能花吗?如果不能达到这两个目的,既不能吃、也不能拿来消费,也不能变现成任何一种实际的好处,那么这个美德就等于是一尘不值,就是垃圾。但如果每个中国人都把美德当成垃圾,我们成了这样的一个民族,那你想我们还有好吗?”

资料照:美籍华人作家、电影编剧严歌苓
资料照:美籍华人作家、电影编剧严歌苓

哪里能讲真话 哪里就是中国

严歌苓在专访中坦承她曾经一度罹患抑郁症,医生跟她说,如果服药可能失去她的创作能力,但她说她首先是要做一个正常的人。就像她当年1989年六四事件后离开中国,首先是要能自由,能说真话。

严歌苓也藉由《米拉蒂》女主角的父亲米潇在离开中国之后说的一句话来表达她的心声:“哪里有真艺术、哪里就是中国”,呼应了已故历史学者余英时先生曾经说过的:“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

严歌苓说:“这是一种血液的关系,我认为China是一个祖国的概念,你不可能说因为你不在这个国土上,你就这个祖国就不属于我了,所以我非常自信就是 我只要能写中文,能够跟全世界的读者讲我的中国的故事,这个祖国是随着我的走动、可以跟我一块漂流的,因为这个祖国是文化的祖国,我说的更具体点,是曹雪芹的、是汤显祖的、是关汉卿的,是他们给我传承下来的祖国。”“You can take me out of China, but you can't take China out of me.”(你可以把我逐出中国,但你无法将中国从我心中拿走。)严歌苓在我们和她的专访中,用英文和中文重複强调了这个句子。

知识分子的脊梁

虽然身处异乡,短时间也可能无法再回到国内,严歌苓对哪些仍在中国,跟她一样敢言的知识分子,像是许章润、耿潇男、记者高瑜、还有作家章诒和、方方等人表达敬意。“我觉得他们比我更勇敢,因为我毕竟在人身方面没有这种被边控,被传讯、被羁押的危险,但他们是切身在这种威胁就很临近的地方生活。我觉得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我觉得我是在向他们学习。” 严歌苓说。

被问到在习近平当局变本加厉的言论箝制与思想管控下,在中国的作家们是否还有创作空间?知识分子们是否还有脊梁与担当?还是只能像《米拉蒂》书中所写的那样被迫成为“睡人”?严歌苓说:“我想他们也是非常苦的,要怎么写才能够把自己不那么曲扭、不那么阉割的去把作品发表出来。他们不能够把自己最好的才智、最大的聪明,发挥在怎么写好这些作品,而是要消磨在怎样去写的隐晦、写得圆滑、可以过关,这是很令人难过的。不过另一方面,我觉得装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吧?是一种存活下去、幸存下去的一种方式,我觉得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苛责一个想活下去的人,但是我只是希望,如果每一个中国作家都能够有像耿潇男、像高瑜、像方方这样的勇气,说出一句你真心想说的话来,我想这会对我们的中华民族、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学有多大的补救。”

挑战舞台剧和电影

严歌苓说现在的收入虽然减少,但生活可以简化,而且在完全不受中共审查、完全自由的环境下,也激发了她更多的创作潜力。她未来除了继续以中、英文写作之外,她和先生成立的“新歌媒体有限公司”(New Song Media)也将为其他的中国作家出版作品,她还打算尝试写舞台剧,并计划拍摄自己的电影,严歌苓说她可以无偿提供剧本,目前也已经有一些导演有意愿合作,请大家期待。

以上是美国之音与严歌苓的专访文字摘要,完整访谈视频请看《纵深视角》专访严歌苓: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幻灭。

 

评论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跟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