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晚乱看乱想
我一直追着看春晚。中国古时候讲和,就是各种力量达到平衡,一种稳定状态。在我看,在众口难调的时代,春晚这样的节目,假若选材和表现手法上乘,可以看出文艺工作者对政治的启示。
在附录一剑飘尘的文章里,提出了抵制春晚这样的旗号。他立论突出个性,言之成理,这反映了美国更重视个人奋斗的理念,对国外的中国人意义重大。可能更适合美国,但对中国,我觉得春晚的意义更大一些。
美国是民主选举制度,每次选总统,全民联欢。而中国是中共独裁,换届给人民的关系有点油和水。那么,有什么样的全民节目呢?第一是巨大的天灾人祸,那时候不可能有联欢气氛;第二是奥运会世博会之类的所谓给中国脸上增光的项目,就仿佛出天花,有了08奥运之后,恐怕也联欢不起来了。第三就是传统节日。这个是全世界都在用的联欢项目。
对联欢项目抵制,可以宣扬自己和对方代表的东西的不调和,凸显自己的个性,借机阐述自己的主张。但这种立场选的是对立面,在我看来有激化矛盾之嫌。而矛盾在激化的时候,多半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激烈的冲突,表现为你死我活的战争。六四似乎就是这样发生的。
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瓦解,一般来说,外敌总是会增加内部凝聚力,所谓“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侮”,而假如想让一个组织瓦解,就需要制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其内部的矛盾变成主要矛盾。
所以,如果真的想推翻中共,也不该急之。
另外就是不打没把握的仗。在对对手进行攻击的时候,其实可以有很多可以攻击的地方。避强袭弱才更容易奏效。以弱极强则无异于以卵击石,虽然精神可嘉,但只能让人怀念。
今年春晚,节目上,反腐败的主题小品,反映了政治现实,如果能深入挖掘,将现阶段腐败的根本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歌功颂德,那样可能更深刻。但正面的提倡似乎从来没有反面的讽刺有力量。这大约也是毁树容易栽树难的体现。建设总是困难重重,而非建设性的批评总是简单易行。
腐败一靠制度,二靠监督。靠所谓的英明领导刮风,有点靠天吃饭的感觉。
各地戏曲大连播很精彩。对我这种孤陋寡闻又喜欢文艺又没有耐心听戏的人来说很可口。
歌曲中歌颂的成分太重,流传不下去。一种东西要流传下去,需要本身质量高。无论褒贬,都是扭曲本身的质量。歌颂的成分是褒,讽刺的成分是贬;悲剧偏贬,戏剧偏褒。假若歌曲重在描述,只在底盘打稳之后,不经意抒情一把,有惊艳的冲击力。如果没有铺垫,只顾歌颂,听起来象无病呻吟,激不起听者的共鸣。
《差评》的小品紧跟时代,反映了突飞猛进的电商经济,表现了电商辛苦的一面,时代感很强,这种节目和日本每年评选一个汉字来总结该年的运势一样,在方向上值得点赞。在表现上还有点偏歌颂的烂感。有点像搞笑的节目号召大家一块笑一样的喜感。
机器人的节目也很有时代感,正如文学家的兼职化,未来的社会,专业人士的娱乐化可能也会是一个趋势。在春节这样继往开来的总结和展望性节目上,将过去一年中各战线上的突出事迹,包括成绩和难题,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如果专业的演艺人氏做不到深入基层表现,那么就由战斗在基层的专业人士用业余的演艺才能表现。
四个分会场的表现形式有民主的趋势。内蒙古分会场浓浓的民族风让人想起了国内的一句话:西藏一闹就给钱,新疆不闹也给钱,内蒙古闹也不给钱。内蒙古可能因为蒙古族曾经辉煌过,可能比较大气一些,并不至于陷入必须搞恐怖袭击的地步。而藏族和维吾尔族都没有这样的历史辉煌,人口又达到了一定规模,在现政治上也多半是副手,在中央也没有实权人士,这可能容易给激进人士以口实。当政治权力和人口能量规模不匹配的时候,大约会出现力量的旁逸,即恐怖袭击。所谓正道太挤只好走歪门邪道。
古往今来,成功的东西总是因为能发现规律,发现模式。这种归纳法体现在春晚上,就看它多大程度到上总结了过去一年,多大高度上展望了未来。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2016年春晚还不错。
2016年是猴年,十二地支算的马月就是农历的五月(公历6月5日至7月3日期间),猴年马月都能出现,中共平反六四中非暴力人士,让毛泽东入土为安,这些也未必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附录:一剑飘尘《拒绝春晚》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4053/201602/606280.html
百度百科《猴年马月》:看样子猴年马月是“猴年闰腊月”的误传,后者看起来难度大到绝无仅有,前者让梦想不至于只停留在做梦,还有十二年一次的轮回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2956/18528630.htm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河舟
2016-02-07 17:38:48就是, 它们看也痛苦, 不看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