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勾起的回忆
时光慢慢走进最美的春季。
“巨流河”的第一章我还没有看完。LP曾给我订下条件,如果在一周内读不完第一章就退书。因为她知道我的德性,前年从国内带回来的几本民国经典小说压根就没看下去,已在书架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估计周末这几天应该能看完第二章。
“第一章-歌声中的故乡”里面齐先生的幼年童年经历不断勾起我的记忆。齐先生算是大家或豪门出身,但幼年的玩耍和父母教育对每个孩子来讲都有相似之地方。比如她讲到他初到南京之后看到城市公园里的鲜花就忍不住钱摘,他父亲狠狠教训了她一下,说“我打你是要能记得”的。而这一次的印象,让她一生很少说谎。我想我也在她的年纪有过非常类似的经历,而那些经历也让我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小说一开场对巨流河,也就是辽河的描写,让我在上下班的路上回忆起我在东北的一段有趣的经历。
差不多就在三十年前的时候,我在读博二。导师分配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一个研究生师弟去辽河油田谈一个项目。大概是秋天的时候,我们坐火车先到北京,然后换乘去沈阳的列车,过山海关,在锦州下车,再改汽车去盘锦的辽河油田。那是我第一次去东北,也是曾去过的中国最北的地方。在锦州一下火车,就有辽河油田的人前来车站口迎接,举一个牌子,我们一眼看到。东北人非常热情豪爽,见面就先拉去饭馆吃饭,还顺便叫来他几个朋友。一上桌就先敬酒,半杯白酒空腹饮下,我的脑瓜嗡滴一下就有点晕乎啦,后面就不敢再喝。
到了辽河油田,第二天上午去给设备处的人演示我们开发的产品“柴油机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演示完就被拉去吃饭,这次人很多,基本都是设备处里面的领导和技术骨干。记得吃饭的地方就在厂子外面的一排排大平房,好像那些平房全是饭店,按摩,酒吧和娱乐场所。饭间又是被敬酒敬的头晕脑胀,出来走路都站不稳记忆中很少喝过那么多烈酒的。
晚上正在旅馆休息,那个主要帮助我们拿项目并负责接待我们的副处长突然跑进来。先是一堆问寒问暖的闲话,然后突然转向主题。说看我们两个年轻人没啥经验,也不会说话,做项目不是这样搞定的。问我们整个产品要价多少钱,我就按导师吩咐的数说出来,十六万,产品加培训。他听了后笑了笑,说你看我给你三十万行不行。我一下子不知所措,说好。他话风又一转说,你们的这套系统其实我们也不需要,我们都是靠工人靠经验诊断设备故障,当然有这套系统给上面领导看着比较喜欢。但为了能买你们这套系统,我上下费了不少功夫,需要打点很多人。所以我给你三十万,你需要拿出一部分再还给我。具体讲就是两台最好的东芝笔记本电脑和四万块。我脑子很快一盘算,两台电脑六万多,所以我们有二十万左右,远超我导师原来的期望。他曾叮咛我说如果人家只给十二万也同意。看我爽快地答应了之后,他离开了。走前叮咛我这回扣的事不能给任何人讲。我送走他后立马给导师打电话,导师一听很高兴,说回扣的事没有一点问题。
说说我们的系统。几个振动和声音传感器,一个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系统,再加我们自己开发的软件。传感器两万,数据采集本来是国外的十几万,硬给我们用反求工程搞出来成本五千,软件是用导师从国外拷贝回来的工具开发的。所以这一套系统哪怕卖十万我们也赚不少。在那个工资只有几百块一个月的年代,十万块是很大一个数字。
来到了快过年的时候,那个副处长让我们给他送钱送电脑过去,说可以让他在北京的弟弟接货。就在过年前几天,导师让我坐火车去北京把东西和钱亲自交给他弟弟,我一路上戴着一兜钱和两个电脑,在火车上一直提心吊胆的,晚上睡不好觉,迷迷糊糊中不时醒来查看自己的行李,上厕所也不放心。到了北京,他弟弟拿到东西和钱呴热情地请我吃大餐,豪爽的很。回来时火车票不好买,导师说那你就坐飞机吧。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后来,那个副处长到西安出差,给我打电话要一起吃饭。我见了他,他听说我很快要结婚了,还给我口袋里硬塞了五百块钱。再后来,我在休斯顿一年一度的国际透平机械大会上看到辽河油田的展台,看着熟悉,过去聊天,听说那副处长也来了,我想见见他,他同事说他去外面玩去了,就没有再成见面。
气死猫
2025-03-14 07:53:12哈哈哈,好生动的回忆。你们导师回扣咋走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