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 09》
1941年,魏敦瑞离开了他工作长达七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来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却没有如期而至。魏敦瑞将余生的时间用于整理他的人类学研究,提倡人类多地起源的学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大家都公认原始人类起源于非洲。魏敦瑞认为,当直立人自两百万年前扩散分布到非洲以外大陆之后,人类按地域开始独立演化。在欧洲,海德堡人进化成为尼安德特人,再进化到克罗马农人。1868年,克罗马农人化石在法国西南部的山洞里被发现。它们曾经生活在五六万年前。克罗马农人进而进化为现代欧洲人。在亚洲,爪哇猿人或许进化到北京猿人,再进化到山顶洞人,往后再到现代东亚人。从化石的形体特征和时序来看,这个理论很恰当合理。多地起源演化论在六七十年代很有影响力。但是,它并不正确。
现代基因技术和研究促成人类史认知上颠覆性的改变。首先,现代非洲人之间的基因差异比非洲以外的人大很多。比如,非洲人群的第十二染色体的CD4基因座存在多种变异,而非洲以外人群只有一种。这种差别说明人类起源地在非洲。1987年,威尔逊和他的两名博士生卡恩和斯通金采集并且研究了一百多个人的线粒体DNA。人类细胞里的线粒体DNA共有一万六千对碱基,构成三十七个基因,用来调控线粒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因为人类精子几乎不携带线粒体,受精卵细胞的线粒体都来自母方。线粒体DNA只沿母系遗传,由外祖母传给母亲,传到女儿,再到外孙女。威尔逊研究小组根据基因变异的分子时钟规律进行模拟,推断出现代人类都可以追溯到二十万年前的一位女性。她被称为线粒体夏娃,人类假想的母亲。之后更精确的研究将这个时间修正为十六万年前。很明显,这个时间远远短于直立人出走非洲的时间,从而间接地否定了多地起源假说。线粒体夏娃最基础的基因标定是L0单倍群,主要出现在如今居住在非洲南部的布须曼人等土著人群里。L0单倍群衍生出L1至L6等分支,遍布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而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群只有M和N两条分支,在大约六万年前从L3单倍群衍生出来。这种也就基本上给出了现代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线索。
因为Y染色体只由父系遗传,我们也可以通过Y染色体溯源。顺便提一下,Y染色体是一个残缺的染色体,所以男性比女性会有更多的遗传疾病。男性寿命也短于女性。2000年左右,有多个科研团队沿着这条思路进行研究。其中,由复旦大学的金力(现任复旦大学校长)领导的一个小组对来自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伯利亚地区,和大洋洲的上万份人类基因样本进行调查。它们无一例外地属于非洲人群的Y染色体M168标定的三个衍生突变中的其中一种。这位Y染色体亚当,现代人类的虚拟父亲出现六万年前。如今,主流的人类考古学家都已经摒弃了多地起源论。然而,中国的一些学者因为某些原因还抱着这个观念。曾经有一位科学家说过,科学上的很多成见其实是非常顽固的。只有随着老一代科学研究人员去世才能消亡。
有俗话说,中国同姓之人五百年前是一家。现在看来,全球几十亿人在几万年到十几万年前的只有短短几千代之前也是同一家人。试想一下,当代人类有不同肤色,相貌,和体型的各种人种,差异很大。这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这也正好说明了人类基因潜在的变异和表现力,以及地域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世界上现有一种家养的小仓鼠,多达六百多万只。它们大多数被当作宠物或者生物实验室动物。小仓鼠的皮毛有各种样式,从单纯的乳白色,肉桂色到黑白杂色,以及如家猫一样的玳瑁色。在1990年,遗传学家赛克斯突发奇想,想追溯一下小仓鼠的来源。他采集调查了各地小仓鼠的基因样本,发现它们的线粒体DNA完全一致,证明它们有同一个祖先。再结合小仓鼠的记录,赛克斯证实了那个长久的说法,所有家养的小仓鼠都是1930年在叙利亚一个动物园里的一只雌性黄毛仓鼠和三只雄性仓鼠的后代。黑白杂毛出于1947年的一次基因突变。野生的叙利亚小仓鼠估计只剩下五千来只,而家养的小仓鼠如此繁荣是因为它们很适应圈养的环境。这和小小麻雀很不一样。
—写于2023年1月22日(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