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重读一下《一颗糖》这一段。不同意我的,请举手,我自扇耳光。去年感恩节的章节,我记到现在,可见我被伤害得多深。
我怒气未消,可是看到他因为熬夜工作而通红的双眼心中又有不忍,于是说:“你的笑话一点也不好笑,不算。如果你在我农历生日这天专门给我唱一首歌,就算给我做补偿了。”
我本以为这是放了他一马,他应该立刻答应将功补过。岂知他满面愁容的说:“天呐,我的大小姐,你这矫情劲又来了。你别再提要求了,一有要求我肯定拉垮。”
他的不耐烦落在我摇摇欲坠的自尊心上如一座大山,眼泪瞬间注满了眼眶:“你自己经常唱歌玩,难道我让你唱首歌补偿我的生日就很过分吗?”
“不是,就是相处之道,有要求的相处就会失去平衡态。” 谭天的语气很柔软,但是态度却那么坚硬。
“好,我明白了,是我没有自知之明。” 我使劲儿咬着嘴唇,用尽全身力气才没有让眼泪在他面前掉下来。
对,他说的没错,有要求的关系就是会失衡的。我是学经济学的,怎么就忘了供需理论在感情中一样适用呢。
我们的关系里一直都是我在对他提要求,从起初要求他常联系,到后来要求他记住我的生日,要求他给我织围巾,要求他给我唱歌…… 虽然我觉得这些事情都理所当然,对他来说却是库存告急供给短缺,于是总陷入得不到又继续提要求的死循环里。
反观谭天,他倒是真的从来没有要求我为他做什么,他不需要我每天联系他,也不在意我是否为他过生日,我有时甚至都怀疑他是否有需要我的地方。我自以为是的倾情付出,把他填得满满当当,却是供给过剩,反成负担。因为我会期待他做出相应的回报,这好比推销员塞给秃子一堆梳子,还问他要钱一样。
供求关系里遵循“物以稀为贵”,需求多的必须得付高价,供给多的自然就会贱卖,所以活该我有更多的委屈和不满。
一直以来我就像个小孩子,追着想要他手里的糖。岂不知,当我追着问他要时,就已经是不平衡的开始了。如果他想给我那颗糖,不用我要就会给;如果他不想给我,我又何必自讨没趣的穷追不舍呢。张鹏说得对,任何事得他发自内心想要改变才会有效,不是自愿的,我再怎么要求都是无济于事。
我的异常沉默,让一直心不在焉的谭天有些回过神来,他似乎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他讲个笑话就能解决的,虽然他看上去仍然觉得我的气生得无来由。
谭天示好的说:“这个周末就是中秋节了,我加紧忙完手头的事,我们去湖边划船看月亮,好吗?”
是的,中秋节快到了。
刚才我让他在我农历生日唱歌其实是个借口,我是想让他亲手把我的出生年月输进电脑里去查找我的农历生日。这样他以后就不会再不记得了,而且他会发现几天后的中秋节其实就是我的农历生日。如果那天他把“中秋快乐” 换成一声“生日快乐”,说“我们去湖边划船过生日”,那么我就会满足得把所有的委屈都一笔勾销。
可是,他会祝我圣诞快乐,新年快乐,春节快乐,中秋快乐,却独独没有生日快乐。那些节日祝福可以对所有人说,我才不稀罕,只有生日快乐是对一个人说的,我想要的是这独一无二。可就算我现在把这些感受说出来,他恐怕还是会觉得我很矫情,同样是去划船看月亮,到底是过中秋还是过生日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区别。
我不信谭天从未对人说过生日快乐,他应该只是不愿意对我说。(我加一句,如果林溪无意间发现,谭天为了安慰失去母亲的史云霞,为她庆祝了生日,那就太酸爽了!)感情这东西也是权衡利弊之后有价码的,人的心里会有杆秤去衡量对方值得自己付出多少。一段关系里,不仅要看对方愿意为你做什么,也要看他不愿意为你做什么,不愿意做的是他的底线。我大概不值得他记得我的生日。
“中秋节我要去看外婆。” 我摆脱了他的手,“我吃过饭了,不跟你去食堂了。下午还有课,我先走了。”
谭天没有料到我会拒绝他的示好,但也并不想继续妥协自己的态度,没有再拉回我的手。我调转身向着相反的方向,同他擦肩而过,这时我才放任刚才忍了多时的泪水肆意的落下来。
谭天,我再也不会问你讨要手里的那颗糖了。
FrankTruce1
2025-03-26 07:25:13大事不能糊涂,小事该更有弹性。感情里一点儿都不肯迁就,说明啥呢,就是不在乎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