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
一)
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些是骨子里的。要不真的很难解释,我们怎么会成这样,而不是那样。
就说口味吧。一方面,口味有自己固有的性格,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每个地方独特的口味,是在数十年,上百年的漫长过程中,一点点发展成长起来的。大概这是为什么游子吃一口最寻常不过的家乡菜,眼泪都要出来了的缘故吧。当我们与故土渐行渐远时,食物承载的,不仅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也是我们的精神慰籍,是乡愁。
另一方面,当口味的固有特性,与他乡的物产,以及饮食习惯交融时,又逐渐会演化调整出新的菜品,产生新的口味。
二)
每个地方的特色食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花时间,在制作细节上,慢慢实践体会、积累沉淀。感谢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如今,我们只需刷个小视频,搜寻任何一道食谱,或菜系。看几眼,眼睛会了;跟着做一、两遍,似乎手也会了。试问我们真学会了吗?我不这么认为。首先,如果没有亲口吃过,是不可能凭经验和想象去评判的。其次,如果不曾深入接触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文化,也不可能复制出那一方水土孕育出来的味道。是的,既不可能复制,更无从超越。
我们可以满嘴跑火车,可以纸上谈兵。然我们的胃是诚实的,是忠于自己记忆里,固有的味的。倘若跟着一些网红自媒体,照猫画虎地,一会儿川菜粤菜了吧,一会儿本帮菜客家菜了吧,那纯粹是外行忽悠外行。能做得徒有其表,已是大不易。这些似是而非的食物,既没有底蕴,也没有灵魂。借美食之名,辜负着远方的山水。那里即使不是我的故乡,一定会是别的什么人的故乡。食物本身是平等的,好不好味,喜不喜欢,没有标准答案。尊重一方的传统食物,也是尊重那里的人。
时常有人说,现在的食物,没有80年代的好吃。不禁莞尔,汪曾祺老先生在80年代,也是如出一辙地讲:云南的汽锅鸡,不及50年前好吃了;过桥米线也大不如前了;焖鸡,爨肉都不见了;还有鸡片,腰片,饵块,甚至是鸡汤,也不是以前的味道了。。汪老疑惑: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变化啊?
普通人家的家常菜,从来不需要多新鲜,多稀缺,多贵重的食材。我们老百姓,为了好一点的生活,筚路蓝缕,入乡随俗,就是有这个本事,用最普通,最易得,甚至是最不为待见的食材,做出家人喜欢的味道。一天天,一年年地反复做,反复吃,不厌,不腻。比如苏轼,把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厌弃的猪肉,做得流芳百世。
旧时的好味寻而不得,我们责怨外因,认为变味的一定是食物,因为工业化了,人心不古等等。然而,有没有一种可能,味道变了,是因为我们自己变了呢。我们的味蕾,日渐钝化,不仅越来越尝不出食物固有的味道,也无法接受随着岁月变迁,而演化出的新味道。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三)
想起杨振宁先生曾说过的,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做事还是留些余地的好,大凡需要全力以赴去做的事,长期看,容易做不出来。
前尘难忘,相见如梦。焦虑可以有,但不要虚荣。
火候足时自然美,无灾无难勿忘我。
冯墟
2024-10-01 21:46:57很深刻,需要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