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博物馆(下)
沿着山路车行大概12分钟至尤里卡斯普林斯历史博物馆 (Eureka Springs Historical Museum)。博物馆所在的历史建筑被称为“卡利夫之家”(Calif House)。这座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建筑风格的三层住宅由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撒母耳.卡利夫于1889年建造。不同于小镇大多数的木质结构住宅,这间住宅采用原生石灰岩建造,还有一个独特的折线屋顶设计。这使得它在小镇中鹤立鸡群,也扛住了小镇一百多年来历经的四次大火。卡利夫之家”几经转手,直到1971年奥扎克民俗节(the Ozark Folk Festival)委员会购买了该建筑,同年10月,尤里卡斯普林斯历史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图片来源:https://www.tripadvisor.com/Attraction_Review-g31582-d3165549-Reviews-Eureka_Springs_Historical_Museum-Eureka_Springs_Arkansas.html
博物馆的入口与礼品店相连,门票一人5美元,6岁以下儿童免票。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的一楼和二楼设有永久和临时展品,有一万多件文物,包括照片、旅行纪念品、艺术品、家具、乐器和纺织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879 年尤里卡斯普林斯成立之前到当代。
一楼的空间一半分给了礼品店,剩下一半的展室包括小镇历史、泉水、建筑及奥扎克民俗节四部分。奇怪的是,在这个展室中,竟然没有提及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印第安人,仔细观看,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少数族裔的图片和信息。我回家后特意查考了尤里卡斯普林斯的历史资料和人口结构,发现两个令人深思的数据:1. 数千年前,古印第安人就居住在尤里卡斯普林斯地区。1825 年,当奥塞奇部落的印第安人将阿肯色州北部割让给美国政府时,这片土地向白人定居者开放,但尤里卡斯普林斯地区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后仍然人烟稀少。2. 二十世纪初,尤里卡斯普林斯已发展出了一个非裔美国人社区。这个社区有自己的学校,以及一座与非洲卫理公会、圣公会教派相关的教堂。20 世纪 40 年代, 两名居住在尤里卡斯普林斯的非洲裔美国儿童被拒绝进入该地区的学校。尤里卡斯普林斯历史悠久的黑人社区最后一位已知居民于 1975 年去世。
沿梯而上,二楼的展室包括当地的教育历史展览、艺术画廊和家居生活展。门廊狭窄的空间也被充分利用起来,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门廊的一角有一台尼古拉·特斯拉(Nicola Tesla 1856-1943)发明的紫光放射仪(特斯拉公司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特立独行的发明家和电气工程师)。在 1893 年的哥伦布世界博览会上特斯拉推出了第一台紫光射线原型机。据说紫光疗法通过向人体释放高压、高频和低电流可以治愈从头到脚的疼痛和肿胀,恢复精力体力,从而颇受当时人们的追捧。令特斯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20世纪70至80年代,紫光机竟然被运用到警察局非法逼供的酷刑当中,带给嫌疑人极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紫光魔杖”为名的紫光射线设备,因能够提供相对安全的色情电刺激而又意外变得流行起来。历史生动地向我们展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会产生很多奇葩的。
门廊左右两个房间分别是艺术画廊和家居生活展。这两个展室设计得巧妙,好似看画的人,刚刚还在远观四季的风情和人物,一转身就踏入画中的小屋,近察内里的结构、布局和生活点滴。家居展室的婴儿床上有一个看上去高龄的褐色小熊,不知保存了多少年。想到我女儿一岁生日得到的毛绒小狗 Luya,现已毛龄12许,被姥姥缝补了多次,虽然嘴歪外加秃噜毛,仍然是我女儿睡觉、远途之必备。她会不时抱着Luya深闻一口,大赞“哎~真香。”还要赏赐我们也闻一闻,等我们夸一声好。
同样的物件,有人敝帚自珍,有人弃如敝履。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领域,也存在这样的主观差异性。我们很难说服或影响并无文化、历史、地域联系或生活经历的人/人群去真正欣赏、保护、传承某一个特定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幸运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人/社区在自发地热爱、纪念、维系、保护一个对他/她/他们而言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
约书亚·哈默(Joshua Hammer) 在他的著作《廷巴克图》(The Bad-Ass Librarians of Timbuktu, 2016)中,讲述了发生在一座堪比敦煌的非洲马里共和国东北部古城廷巴克图的精彩故事。上世纪80年代,图书馆员阿卜杜勒·卡德尔·海达拉穿越撒哈拉沙漠寻找并整理了数万份已经湮没的古代伊斯兰和历史、文化手稿。2012年,恐怖组织占领延巴克图并试图烧毁所有与他们宣扬的极端教义不符的古卷。海达拉和当地的图书管理员们及亲朋好友开展了一次危险的行程,经历千辛万苦,将377000册古籍偷运出城,转移到马里南部的安全地带。对海达拉还有他的同伴们而言,这些古卷,不仅代表知识和真正的伊斯兰教信仰,更是代表他们的生活、文化和回忆。从这点上,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并非依靠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动员,而是需要深刻且具体的文化认同和生活经历。毕竟,我们能传承、能展现的,都是那些已经被我们内化的文化和生活—不可避免的社会和文化身份的存在和证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