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韵》87.《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1)外,来从楚国(2)游。
山随平野(3)尽,江入大荒(4)流。
月下(5)飞天镜,云生结海楼(6)。
仍怜(7)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荆门: 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长江南岸
2. 楚国: 楚地,指今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3. 平野: 平坦广阔的原野。
4. 大荒: 广阔无际的荒野。
5. 下:下来、移下。
6. 海楼: 即海市蜃楼。
7. 怜: 爱、珍惜。
李白(701 — 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一说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尊为“诗仙”。关于李白的出生地,有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市青莲镇)和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两种说法。李白5岁读书,14岁时便有诗赋多首,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自开元十二年(724年)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李白多次辞亲远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都城长安。他广交朋友并干谒达官显贵,寻求入仕之路,但一直未果。天宝元年(742年),经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举荐,玄宗召李白进宫任供奉翰林。一年后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厌倦,行为懈怠,玄宗赐金放还。安史之乱第二年(756年),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在与肃宗争夺帝位的争斗中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李白晚年投奔族叔李阳冰,于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去世,享年61岁。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神妙,语言飘逸,从立意到表现方式均具有有典型的浪漫艺术特征,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李白的诗歌中,乐府歌行体及绝句成就为最高,五言律诗也多有佳作。杜甫称赞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的艺术魅力。黄庭坚说“李白诗如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李白仅有的的几首词虽有真伪之争,但词学家普遍认为李白具有词坛“开山鼻祖”的地位。
李白临终前把毕升作品托付给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李阳冰不负重托,将书稿重新抄录编成《草堂集》20卷。李白现存诗约1000首。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9
宋雨:我们刚赏析过王勃的五律佳作,恰巧又碰上李白的一首五律精品,而且标题也有“送别”二字。不过我们后面会看到,这里李白并不是送别自己的亲友,而是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李白的这首诗,是唐人五律的杰作之一。
唐风:李白的身世历来扑朔迷离,就连他自己的诗作和文章也很少涉及,于是出现了复杂神秘、众说纷纭的情况。史学界的一种说法是,李白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楚河州托克马克市),可能是因为先人犯罪被流放到那里去的。当然,此处当时并不是“外国”,属大唐的安西都护府管辖。当时唐朝的疆域范围远超现在的中国。
宋雨:按照这一说法,李白幼年时他全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但他父母和家庭的背景也很不清楚。陈寅恪先生研究认为李白的父亲在碎叶城经商,这是有道理的。碎叶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地。殷实的家境,为李白后来带着大把的银子游历天下创造了条件。
唐风: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说他自己:“五岁诵六甲。”六甲即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我们现在还能听到一些李白自少年时代起就博览好学、吟诗作赋、显露才华的故事。比如相传他父辈有一个原在外地的朋友,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文人。他到蜀地做官后去李白家做客。看了李白的诗稿后,拊掌击节,大呼:“第二个屈原就要横空出世了。”但李白早年究竟向谁学习文化和典籍,没有明确的记载。
宋雨:根据目前的研究,李白有拜当时著名的隐士赵蕤(rui2)为师的经历。赵蕤比李白年长很多,几乎是他爷爷辈的年纪。史书中说他“博学韬衿,长于经世”, “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 (纵横术是在战国时期在政治外交方面的策术)。据认为少年李白曾拜师赵蕤学习剑术和纵横术。这段经历可能对李白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他那种洒脱豪侠的气质可能与这段经历有关。
唐风:李白从少年时代起就是一个积极用世的人,且自视很高,常以东晋杰出政治家谢安自比,相信终有一天在朝中也有自己施展抱负的天地。李白18岁的时候,前宰相、文学家苏颋(ting3)罢相后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益州包括成都在内的蜀中大片地区),李白便去谒见他。李白将自己的《大猎赋》和五言律诗《春感》自荐给苏颋。苏颋看后夸奖他“天才英丽,下笔不休” ,并鼓励说“若广之以学,可与相如比肩”。苏颋的赏识对李白是很大的激励。
宋雨:也有人认为,苏颋只是说几句面子上的漂亮话,并未给李白什么实质的提携。这很难说是否属实。唐朝的官缺十分有限。对于李白这样一个小地方又非进士的年轻人,苏颋即使想做点什么,恐怕也无法直接提携。不管怎么说,这次见面应该说对李白是一次积极的经历。
唐风:两年后李白到重庆见太守李邕(yong1),结果才是让李白丧气。李邕是一位老派的官员和著名书法家。他见李白狂傲,直接就不给他好脸色看。李白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家中愤然写下《上李邕》,其中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给自己鼓劲。
宋雨:性格即命运。李白这一辈子缺的不是才华,而是“情商”。他的狂傲不羁,一生中给他带来了太多的麻烦。见李邕三年以后,李白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便启程出蜀,沿长江而下,开始了他对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大漫游。在这方面,李白的财力是远超一般非官宦背景的年轻人的。李白曾他说自己“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几十万人民币或几万美元。有这样的家境,李白偏要外出远游,千金散尽,他图的是什么呢?
唐风:是啊,如果李白就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父辈留下的家底可能已经足够了。可是李白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在那个时代,追求功名的士子大多都是先“破万卷书”,然后再“行万里路”。宦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山玩水,而是寻求仕途发展的机会,这是那个时代文人步入仕途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宦游之中谒见高官,结交朋友,通过相互唱和提高水平,通过参加文人聚会开阔眼界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要达到这些目的,唯有通过宦游方能达到。
宋雨:李白23岁时的这次出蜀,是他人生当中的重要节点(另一个重要节点是他在长安官做不下去,被玄宗“赐金放还”)。他深知,这次人生真正要放飞了。而事实上,李白这次出蜀“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确是一去不复返了。他从平羌(今乐山)附近入长江。船在上游湍急的水流中快速东行。两、三日后船行至楚地,也就是大约今天三峡大坝所在的宜宾地区。一过荆门山,视野顿开。这首《渡荆门送别》 就是在这个时刻写就的。我们来看看此刻李白的心情。
唐风: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交代了诗人当时所到之处和准备游历的地方。今天湖北、湖南一带在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位处江汉平原。诗人从蜀地沿途观赏两岸的巫山峻岭,一路顺江而下,眼前景物逐渐变化,一过荆门一带,视野变得开阔,这种家乡没有的平原旷野,让诗人颇感欣喜。
宋雨: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十个字像是一段录像。作者用移动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地形变化的过程:三峡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消失,长江进入广阔的江汉平原恣意奔流。“随”和“入”两个动词用得传神。前者动态地反映了山岭随着船向东行驶而逐步消失,后者则将我们引入一个博大的境界,也反映了青年时代李白的蓬勃朝气。
唐风:诗中“大荒” 一词来自《山海经》,它指比“海外”更为遥远的荒野。“大荒” 一词在古时用得较多。 除了本诗,柳宗元有“城上高楼接大荒”,李硕有“大荒沈沈飞雪白”(“沈”通“沉”)等等。
宋雨:对于此联,明代胡应麟在其《诗薮》中评价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太白壮语也;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但清代王琦在其《李太白全集注》中却有不同意见: “予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我同意后者的意见,两者是难分伯仲的。
唐风:李杜的表达的确各有千秋,都是妙笔。船继续前行,诗人经过了一个由月夜到白天的过程。楚地因处于平原,水流速度减缓。夜间江面平静时,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来一面明镜。这样的描写透出了李白仙气。注意“月下飞天镜”中的“月下”不同于“僧敲月下门”(贾岛)中的“月下”。李白诗中的“下”是动词,作落下解。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有“霜禽欲下先偷眼”,其中的“下”也作落下解。
宋雨:“云生结海楼”一句是说云气渐生,远处出现了海市蜃楼。作者成长的四川江油是丘陵地貌,他不太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这一联从细节着手,诗人是一位来自山地的游子,平原的许多景物都让他倍感新鲜。他选取了两个典型景物加以描写,非常优美贴切,且很显李白诗的浪漫色彩。
唐风:若说本诗的诗眼,则应是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与之相对应的标题也暗示了这一点。甭管李白出生在哪里、祖籍在哪里,蜀地才是养育他的故乡。现在,他只身来到陌生的新天地。蓦然回首,怎么能不感到几分孤寂和眷念呢?
宋雨:此处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故乡的水陪着我一路远行,难以割舍。虽未明说,却反映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诗题中的“送别”是站在故乡或故乡的水的角度。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我倒认为这肯定是作者的刻意为之,表达的是拟人化的特殊的“送别”。诗人与故乡被“水”这个纽带缠结在一起,主客难分。题中若仅剩《渡荆门》,则缺少了情韵。
唐风:我认为删去“送别”二字,增加一点客观性,也可以。对这首作品,虽然自古以来多有好评,但明代诗评家陆时雍在《唐诗镜》里却对其提出了批评:“诗太近人,其病有二,浅而近人者,率也;易而近人者,俗也。如《荆门送别》诗,便不免此病。”这个评论,我认为不中肯。本诗是青年李白在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在旅途中写就的思乡作品。“近人”应是其可贵之处。而诗的“浅易”和不用典,我认为也是抒情诗的优点。全诗境界高远,流畅而平易的语言使得写景和抒情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效果,且中间两联皆成名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laopika
2024-08-29 14:55:03这首李白的诗是第一次读到,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