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韵》94.《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和子由(1)渑池(2)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3)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4)东西。
老僧(5)已死成新塔(6),坏壁(7)无由见旧题(8)。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9)驴嘶。
1. 子由:即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
2. 渑(mian3)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3. 到处:所到之处。
4. 那复计:哪儿管,怎么有定数。
5. 老僧:苏辙(子由)原诗序:“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
6. 新塔: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
7. 坏壁:残破的墙壁,指当年老僧奉闲的僧舍墙壁。
8. 旧题:指自己当年在僧舍墙壁上的题字。
9.蹇(jian3):跛脚。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苏轼(1037—1101年),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苏轼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嘉祐六年通过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后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苏轼出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在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为官。随着宋哲宗亲政、新党执政,苏轼被贬惠州和儋州。宋徽宗时,苏轼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享年64岁。南宋时期,苏轼被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和罕见的的通才,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总体上对中国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苏轼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迈,居宋诗最高水平之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他散文挥洒自如,语言平易,使之占“唐宋八大家”一席;他的书法笔触精到,字态雅致,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北宋四大书法家”;他擅长文人画,尤工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甚至在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也显示才干。苏轼在世时已在朝野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宋代的人文精神。
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贡献尤其巨大,他是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体进行重大改革的词人。苏轼“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改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之从音乐作品的一部分转化为独立的诗体,从而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苏轼自著《东坡七集》、《东坡集》、《东坡词》等。南宋因高宗和孝宗的推崇,又整理出版了《苏文忠公诗合注》和《苏文忠公全集》。另外,宋人王宗稷编有《苏文忠公全集》。苏轼现存诗2700多首,存词340余首。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9.
宋雨:这是一首苏轼写给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的和诗。所谓“和”,就是在别人诗歌的基础上,另写一首作答。古人的和诗,体裁一般跟原作是相同的。比如这里我们会看到此处两人写的都是七律。至于和诗与原诗韵脚的关系,好像还蛮复杂的,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唐风:好。和诗不要求与原诗有相同的韵部。但唱和者经常因为想表现与朋友的一致,或是想表现在韵脚一致的前提下的有不同构思,故往往选择同一韵部。这其中较宽松的是“依韵”,指与原作是一个韵部,但韵脚字与原诗不必相同;“用韵”指与原作的韵字相同,但先后顺序有变化。最严格的是“步韵”、又叫“次韵”,是指不仅与原作韵字相同,而且次序也相同。苏轼这首和诗是步韵子由的原诗。
宋雨:苏轼、苏辙这对来自四川眉山一个书香之家的兄弟,是北宋文坛的双子星。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20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双双进士及第。随后在吏部的制科考试中再一次双双上榜。苏轼得了第三等(实际为最高等,因为一、二等永远空缺),为北宋开国以来第一人。重臣韩琦说:“今岁制科,唯苏轼、苏辙最有声望。”宋仁宗看过两人文章后兴奋不已,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唐风:苏家两兄弟才华横溢,但性格却不同。苏轼外向豁达,苏内敛辙沉稳。兄弟俩感情极为深厚,他们在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中携手进退。据统计,苏轼写给弟弟的诗词多达百首。由于苏轼立场鲜明、敢于直言,在中年后经历了严重的挫折和打击。苏辙总是尽一切可能为逆境中的哥哥分担压力,提供帮助。苏轼去世11年后,苏辙去世,与哥哥合葬在嵩山脚下的河南郏县。如此深厚的手足之情是非同寻常的。
宋雨:这首诗大致的写作背景是:高宗嘉祐六年(1061年),即两兄弟入仕后不久,苏辙在汴京任秘书省校书郎,而苏轼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需到凤翔府(今陕西宝鸡)任职。凤翔在汴京以西1500里之外,在当时是极远的距离。
唐风:这是兄弟俩第一次分别。于是苏辙就去送苏轼,他一直送到一百多里外的郑州,才与哥哥依依惜别,返回汴京。苏辙回到汴京以后,回想5年前,父亲苏洵带着兄弟俩进京赶考,路上经过渑池(位于洛阳以西几十里处),在老僧奉闲任主持的庙中暂歇。兄弟两人还曾在壁上题诗。一晃几年过去了。
宋雨:想到哥哥正独自一人跋涉,苏辙心中感慨,便写下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到苏轼在凤翔的任所 —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唐风:苏辙诗的首联“雪泥”即融化的雪水和着泥土。“归骑还寻大梁陌”是说自己在回汴京的路上巡行。“大梁”即大梁城,位于汴京西北,战国时为魏国都城。“行人已度古崤西”是说哥哥你已经越过崤山了(有崤西古道翻越此山)。崤山在今三门峡市西南一百多里。这句是夸张的说法。苏辙回到汴京时,苏轼还远没有到达崤山。“曾为县吏”一句的背景是,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可能因父亲在汴京身体不好等原因,苏辙未接受任命(这种情况当时常见),后朝廷改任秘书省校书郎。尾联是想象孤独旅行的哥哥。“骓(zhui1)马”意为杂色的马。
宋雨:苏辙的这首诗反映出了兄弟情深,也暗示了初入官场的他对前途难以预期的迷茫与不安。而苏轼在凤翔收到了弟弟诗以后,就回了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有文章说苏轼经渑池时收到弟弟的诗,就挥笔写下和诗寄回。这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是不符合逻辑的。苏轼不可能在旅行中收到弟弟的诗。与原诗相比较,苏轼的这首和诗要全面、深刻许多,境界也相当高远。这是一首励志的宋诗名篇,一般认为也是苏轼最好的一首七言律诗。
唐风:首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是一个设问自答句。人生所到之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吗?应该好似大雁踏上雪泥。这样的思考和比喻新奇而引人入胜。有人认为苏轼化用了宋初高僧天衣义怀禅师的“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之句。鉴于苏轼一生与禅林的密切关系,这是可能的。“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形容往事遗留的痕迹。此诗前四句是一气贯穿的,我们需要接着往下看:
宋雨:颔联接着说“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鸿爪偶然留在雪泥上,然后大雁就飞走了,哪能够预期是什么方向呢? 作者以雪泥鸿爪作喻,表明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飘泊不定。年轻的苏轼似在进行一种哲学思考。在他看来,世上的许多事情是行无定踪的,人生也充满了许多的不可预知性。
唐风:苏轼这么写,可能考虑到弟弟的原诗所反映出的对前途不安的心情。他向弟弟表明,人生的境遇既然多为偶然,则应以顺应的态度去坦然面对。怀旧宜少些感伤,这样生活中也就少些烦恼。苏轼这样的人生观,与他后来能坦然面对人生的逆境是一脉相承的。
宋雨:大多诗解对于颈联“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一带而通过,可能对苏轼是否再访僧舍不确定。其实只要分析一下路途就可知,去凤翔几乎是肯定要经过渑池的。这里苏轼其实是明确地告诉弟弟:自己又去了当年留宿的寺庙,老僧奉闲已经死了。墙壁残破不堪,我们当时题的诗已经无法看见了。这一联将“雪泥鸿爪”又扩展到人,进一步深化其寓意:人生的走向也是不可预期,在一处留下的印记经常也是无法持久的。
唐风:尾联“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对应了苏辙原诗的尾联,但追忆的是当年出蜀进京赶考的旅途艰辛。在苏轼的自注中他说:“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早年的梦想,即金榜题名、入仕做官的理想成为现实。这种经过不懈努力达到特定结果的“必然”与前面雪泥鸿爪的“偶然”并不矛盾。苏轼这里有对弟弟的勉励之意。
宋雨:有趣的是,诗人将将原诗的“骓马”换成了“蹇驴”。马和驴虽然都供人骑乘,但在古诗文中的意象却很不相不同。马往往是一种豪迈、激昂的高大上形象,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李贺)。就连项羽的乌骓马为主人跳江,也显得很悲壮。
唐风:还真是那么回事儿。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提到在古诗词中,毛驴 “仿佛变成诗人特有的坐骑”。比如“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杜甫,这里驴与“肥马”恰有对比),“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等。还有贾岛骑驴苦思,遇到了骑马的京兆尹韩愈成为朋友的故事。此外,前面欣赏李贺的词时我们介绍了,少年李贺终日骑着一头瘦驴在思索…… 小毛驴虽然卑微,但坚韧而倔强。
宋雨:我不能肯定苏轼在写本诗提到蹇驴时,是否将其与的坚韧不屈联系在一起的。若是如此,本诗的立意则更上一层。写这首诗的时候,24岁的苏轼刚入官场,尚未经历新旧党争、乌台诗案等事件导致的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本诗已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强大和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
唐风:宋诗与唐诗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被深入讨论过。其实,从中唐开始,唐诗就有向宋诗演变的趋势。韩愈的诗已经有了明显的以文为诗的特点,比如我们前面赏析的《山石》。钱钟书先生曾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谈艺录》)这种评论着眼于总体的风格的比较,揭示了唐诗与宋诗的差异。
宋雨:有差异本来并不表明高低,但是南宋后期著名的诗论家严羽的《沧浪诗话》,却对宋诗不以为然。他说宋代诗人自苏轼、黄庭坚开始,“自出已意”,变革唐风。但他认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风格,是诗家不理解诗歌的特点,违背了诗学的传统。那么我要问问你,对于《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你本人怎么评价?
唐风:这首诗是东坡七律中的佳作。它的优点很多人都说得很清楚,比如立意高远,思考深刻,道出人生真谛等等。然而,七律这种格律短诗,究竟是不是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合适的文学体裁,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这首诗,除了遵从七律的格律之外,诗人对练字、蕴藉等似乎已不太重视,重在“说理”,因此缺少一点唐代七律的那种韵味和美感。当然,本诗毕竟不是文章《论人生之不确定性》,作者的思想毕竟还是以比喻和象征这类诗的语言来表现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云霞姐姐
2024-11-14 20:18:20苏家兄弟都是大才子,苏东坡是苏轼,学习了,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