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only的朋友请直接跳到最后。谢谢!
前不久国内大学同学推荐了电视剧《山海情》,随着剧情的延申,一些长大后从来没有忆起过的童年时候的人和事,情和景,第一次从记忆深处浮出了水面......
我和妹妹小的时候,婆婆让乡下的女婿用箩筐把我们挑去他家呆过一段时间,老表就是婆婆在乡下的外孙。
我们去后不久就碰上生产队分当年的新花生,有村民提议说,城头来的两姊妹也该有份。没人反对。最后到底分给我们没有我不记得了,但我和妹妹背着小篾背兜攒劲往老表家背花生的情景,就还记得。
老表大我们十来岁,婆婆带我们的那几年,我对老表的印象不深,包括我和妹妹去老表家的那一次。小学和初中后见过老表很多次,几乎每一次都和花生有关。老表背着一大背兜带壳的炒花生进城,然后把背兜藏在婆婆家里,再用秤盘满满地装上一盘花生偷偷摸摸小心警觉地出门,卖完一盘再回来装一盘。大多数时候花生都能顺利卖完,遇到形势吃紧或者突然下雨什么的,老表就会把剩下的花生留给婆婆。
炒好的花生能卖钱,若不是有剩,老表很少自己吃。老表喜欢蹲在屋角的背兜旁,把带壳的花生放进嘴里用门牙咬开,一颗接一颗吃,很香很享受的样子,动作神态像极了得宝去福建看麦苗时蹲在路边吃荔枝的情形,连扔花生壳都是一模一样的架势。
老表吃花生注精巴思的,怄气也是注精巴思的。有一次老表被没收了秤砣秤盘,花生也不知了去向。上过中学有一把文化的老表再也不肯进城卖花生,不哼不哈地很是受伤,各种的安慰劝骂都无济于事。
老表再次进城(没有背花生)的时候,婆婆四两拨千斤地敲打说:帮你念你的(指婆婆母女和我们姐妹俩)你撇一边,整你欺负你的,你偏要抱在怀里头找气怄。 何犯于嘛。
婆婆对内向懂事的老表从来没有打骂过,这句话对老表已经很重很重,别说还真把一板一眼认真受伤的老表给砸醒了。以现在的眼光和见识,断文识字的老表绝对是抑郁上了,最起码也是轻度早期。
婆婆大字不识一个,书面文化完全没有,却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老人。婆婆一个人拉扯大五娘,辛苦异常,平日里却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婆婆和《知否》里老祖母的扮演者曹翠芬长得很像,说话像,发髻也像。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婆婆的头发总是梳得光溜顺滑,然后在后脑勺上挽一个紧致的髻,“随便碰哈是碰不散的”。《山海情》里麻县长的说话,不是空话就是官话,叨叨半天尽是套路。婆婆说话恰好相反,并且愈是简单明了愈是丰富生动。十分缺乏“理当”愁苦的日子,和婆婆在一起却一点不觉得boring。一天到黑,好耍得很。愈久愈念,历久弥新。
婆婆照看我和妹妹的那些年,和我们一起长大的还有长我们几岁的 Bao sheng哥。Bao sheng是婆婆的亲孙子,Bao sheng的爸妈在新疆打工(那时候叫工作),他一个人留在婆婆身边。 我们没有哥哥,Bao sheng像山大王一样护着我们,但Bao sheng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却是他的挨打。
不知是因为调皮还是学校的功课跟不上,Bao sheng三不五时地就会挨顿打。对我们姐妹两个疼爱有加呵护非常的婆婆挥着扫把在后面追,Bao sheng惊呼呐喊地在前面跑,既不流泪也不认错,更加地讨打。“婆婆,别打了,再打就把Bao sheng哥给打死了!” 每次挨打都在我和妹妹情真意切奶声奶气的求情声中画下句点。
每次战火平息之后,Bao sheng马上就是一副盖世英雄马失前蹄的尴尬,既傲骄,又矜持,还很不好意思。实际上婆婆和Bao sheng都清楚,喔嘘呐喊鬼哭狼嚎的Bao sheng实质性的敲打根本就没挨几下,也并不真正的疼,但很快到来的下一个回合里,各方各人还是踩着同样的节奏比着同样的剧本,全情投入地又重新演绎一遍。Bao sheng每次挨打,我和妹妹是真的着急真的心疼。
Bao sheng当时是如图的发型,老表比较文青些,一边长一边短偏分那种,网上搜了一下,没找到同款的。和调皮闹腾桀骜不逊黑瘦猴子一样的Bao sheng不同,老表有那些年生农村回乡青年特有的质朴与真切,斯文白净(尤其和Bao sheng比),一说话就腼腆地咧嘴笑。Bao sheng的样貌就很模糊,看完剧特意问过妹妹,她对名字还有印象,其余完全不记得,比我还要完全彻底。《山海情》唤醒了我,我又唤醒了妹妹。空谷回声,余音袅袅。
Bao sheng的爸爸在新疆的煤矿工作,街坊们谈起新疆时,语气里全是羡慕,只有羡慕。直到现在,一提起新疆我还是无比的向往。至于剧里呈现的关于煤矿的苦和累和危险,一点都不在大家的关注兴奋点上。
Bao sheng后来去了新疆和爹娘团聚,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我小学末或中学初的时候。我和妹妹穿过南门桥去城南边上看婆婆,遇到刚从新疆回来探望婆婆的Bao sheng。又高出一大截的Bao sheng一个人站在婆婆家屋门口发呆,转脸看见我们的时候,突然露出当年挨打之后不好意思的那副经典表情,只是不见了骄矜。小时候Bao sheng跟着婆婆叫我的小名梅,这次改口叫我们大妹,二妹。
之后没再见过Bao sheng,高中后也没再见过老表。
进城后,家坛流坛不同时期忆起过也写过不少的事不少的人 ,单是家乡故人,就有婆婆,五娘,哑妹,文祥弟弟,同学的妈妈,幼儿园的刘老师,人民医院的疯医生,娇小玲珑长得像混血女特务的HKB阿姨,却唯独把两位帅哥给落下了。
实际上,和炒花生有关的那一段我其实是想到过的,但每次回忆的焦点总是在“ 藏花生”的藏字上面,总是恍惚于婆婆的肯和敢。直到《山海情》,才把真正的花生主角推到了记忆的前台。想起婆婆,偶尔还是会流泪,两位哥哥留下的片段却很喜感,即使当年的某些实际或许不无悲情。不管怎样,过往的经历,记得的和不记得的,都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左右了我在之后人生旅途关键岔路口的选择和取舍 ,或云淡风轻,或影响深远。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各方面的变化还是大的。前年回国,见到三,四十年不曾蒙面的同学亲友,说我一点没变的有,说我完全变了一个人的也有。如果真有机会再见,不知道两位哥哥是否还能认得我?实际上,“妳穿成妳一路走来的样子”,不管外在和装扮如何学习如何借鉴如何变化,那股憨憨土土懵懵的劲儿,忽隐忽现还是在的。用先生的话说,他还是“一眼能够看得出来”。
最近和后院异军突起的白茅杠上了并很快陷入了缠斗,完全没有心思拍自己。贴几张旧照代替,过去五年发型眼镜胖瘦的变迁,大概齐地都在里面了。真心地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和指点!
前面一组是短发前最后的飘逸。黑白过的不再一一恢复,找起来太费时间了。
1.
2.
3.
4.
5.
6. 这张腰给拍没了,以前分享的都是另一张。
7. 日常盘发。
8.
9. 绿裤低头那张秀过多次,这次换张粉裤侧脸的。
其余是短发期间的照片。
10. 自剪早期自由散漫的短发,看着痛快,烦死个人。
11.
12. 夏日树荫下,怀念,期待!
13.
14. 这条旗袍拍照前后都闲着,后来送给团契的台湾姐妹了。姐妹很喜欢,不过也没穿过。:)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这次为期十天的超低温天气把我们南方人民给害苦了。一 一包扎室外水龙头,刻意调高空调温度,“抗衡”到最后,成了这副模样。但不管怎样,零下八度,毕竟survive了,值得庆贺!
|
培香豆
2021-03-09 05:02:04慢慢的认识,快快的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