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才刚刚一眨眼,六十岁生日和六十岁人生就已经成为过往。
去年做客狮城,今年漫游港澳,两次都是一模一样,除了第一天还有点太阳的影子,其余都是阴雨天。一双鞋,一只包,几身衣服玩曡穿,整个旅程还是挺尽兴的。
1. 心心念念的欧洲一直没能成行,澳门假欧洲先抵挡一下。
2. 飞机准点抵达澳门,住进酒店不慌不忙熨了半天衣服,领导一旁不急不躁陪了半天。图为抵达当晚在巴黎人伦敦人威尼斯人之间穿梭,图片上的晴空是室内人造的。
3. 欧洲各国两两交汇处有不少红彤彤的电话亭,男女老少都在那里排队凹造型。俺也没能免俗。:)
4. 忽左忽右走走停停,去到威尼斯河边时贡多拉已经停驶。途中颇有点感慨地對先生说,我们一不进赌场二不买东西,凭空多出好多的精力和时间,可以慢條斯理地闲聊闲逛,太赚了!先生囘说,也许别人眼里这俩人来了赌城都不赌一盘,简直白来了。
5.说是不买东西,結果返回酒店途中被善解人意口齿伶俐的促销小美女轻易成功瓦解,抱回一大堆各式战利品。回家后一次都没正经用过,还是十几刀一大罐的Cetaphil最是我的菜,天天用,一用一大坨,效果也蠻不錯的。
6. 第二天在澳门旧城磨磨蹭蹭逛了一整天,晚饭后回到酒店,换上唯一的花长裙,又出去逛了一圈。
7. 斜对面的伦敦人。
8. 越夜越美丽,光影效果来说看,赌城和旧城都是如此。
9. 我和先生都挺喜欢澳门的,没去之前以为就是另一个拉斯维加斯,其实它的博弈区比拉斯维加斯更洋气更大手笔。相比赌城的金碧辉煌,我们更喜欢澳门舊城老街,随便一条小巷随便走走都很有情调。第一次去大三巴是在周末,名副其实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10. 大三巴背面展馆外墙边拍照的人乌泱乌泱的,听从热心帮忙的年轻游人美眉的摆布,乖巧顺从地拍了这组照片,张张滿意。听老人言自然不吃亏,小朋友的话也还是可以听的。
11. 香港归来离澳返家头天傍晚时分再游大三巴。
12. 恋爱巷仰拍角度的大三巴。
13. 从大三巴拾级而下,在一家名叫Bao的小店买了一只葡式特色的猪扒面包。店小人多没地儿坐,两个人只好跑到小街斜对面名叫长楼斜巷的巷口站住,三下两下碎渣直掉地把面包给解决了。黑灯瞎火暗呼呼地瞄了一眼巷口的文字匾,心有触动,特地把文字给拍了下来,结果回家再看,模模糊糊根本看不清楚。上网收索才搞明白从长楼到猪仔馆到贫民居所再到雅景公园的前世今身来龙去脉。
14. 澳门的街名大多与岁月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图中的疯堂斜巷之所以得名“疯堂”,缘于曾经开设于此的麻风病医院。这是西人在中国设立的首家传染病医院,和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一样,疯堂配得被纪念,疯堂也应该被记得。
15. 犹记猪仔馆,感恩斜疯堂。祝福澳门!
16. 不畏严寒,在老旧的澳门旧城穿街过巷。
17. 也再一次证明,寒冻不怕,衣裤袜曡穿给力得很。
18. 老街到处有,澳门老街令我惊讶的独特之处是,公车居然可以开进小巷里。另外澳门的巷子无论多窄多旧,都有给行人留条活路。这一点最是让先生羡慕,说在台湾有时候是拿命在走路(此处有某种程度的夸张:)
19. 亲历黄色公车穿巷而过。
20. 澳門骑士。
21. 老城小巷建筑。
22. 小巷尽头是新葡京。
23. 澳门小街,满满的故事感。
24. 观前街。
25. 岗顶前地。
26. 葡国风情。
27. 春节前的议事亭前地。
28. 连接澳門半島与氹仔島的其中一條跨海大桥,旅途中我们几乎没拍到过一次晴空万里。
29. 大炮台。
30. 东望洋山。
31. 圣奥古斯丁教堂。
32. 几乎在每一个去过的地区或国家都踩到过美食雷,味同嚼蜡,完全无法下咽,尤其是在热闹景点到此一游不大可能再去的地方。但澳门是个大大的例外。因为省事省时的考量,我们没有專門去过任何一家网红热门打卡店,碰上哪家是哪家。澳门菜比清淡健康的台湾菜更入味更可口也更过瘾,从萝卜牛杂到蝴蝶酥到糯米滋到榨菜肉丝面到牛腩面到麻辣牛展,没有一样拉跨,没有一样暴雷。
33. 台湾的汤比大陆少油清淡,同样少油的澳门汤却滋味醇厚余味袅袅。澳門菜花生是花生,榨菜是榨菜,葱节是葱节,浓汤是浓汤。混在一起不含糊不可疑,食材纯粹又互相影响互相撞击互相激发互相融合。一个字,美鲜香。不是香精的香,而是食材本身有滋有味又没被蹂躪的香。我不是美食家,说不出啥道道來,就几句亲身体验的口水话。
34. 路边随便挑的一家牛杂店,萝卜牛杂鲜美得眉毛都快掉了。两位老板勤快随和热忱,说我们出门真早,澳门人喜欢晚起,他们已经算是相当早的了。
35. 咖啡人,咖啡魂,不喝咖啡没精神。离开澳门乘船去香港的头天晚上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未眠,四点多钟才好不容易眯了约两个小时。醒来后先生问会不会是喝了咖啡的缘故,这才恍然大悟!那天先生心血来潮,替平时不喝咖啡的人也給准备上了,早晚各一杯。临睡前那杯可把人给害惨了,一夜数羊,越数越清醒,越数越亢奋,想来吸毒的诡异恍惚也不过如此吧。
旅行在外,我和先生的合体度是相当高的,但在香港,我们三度合离。
傍晚时分爬太平山看维多利亚港是我的,夜游旺角中环追看双层公车也是我的。故宫一开始是先生的,途中先生从故宫发来短信,说是故宫背面风景优美,并且六十岁以上游客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尊老爱幼是美德,想到去年这个时候在新加坡还只有我一个人够资格,一眨眼就齐头并进共襄盛举了,立马转弯颠儿颠儿往故宫赶。
36. 香港故宫大门前。照片是一位夫妇同游的大姐(或小妹)替我拍的,最初的几张无一例外把故宫的名字给排除在框外了,最后这张终于让大姐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先前只顾到你人在里面就可以了”。惺惺相惜,眼睛老花却又不总戴老花镜,太能够理解大姐了。另外出发前几周一直思忖著瘦身减一点点肚子,结果饭没少吃活没多干,反而有增無減。
37. 故宮角度望香江。
38. 繁花,香港的繁花。照片拍于抵达香港第一天。Wherever Life Plants You, Bloom with Grace。
39. 离开澳门头晚仅有的两个小时睡眠发挥出神奇魔力,连夜逛中环爬太平山,没带哆嗦的,还是独自一人。
40. 喜欢太平山山顶广场游客中心的内装潢。
41. 太平山顶边拍边等维多利亚夜景。
42. 夜的中环,浪漫香港。
43. 第二天晚上一个人顶风冒雨去了旺角,趴在过街天桥上看公车拍公车,临时加码又过隧道去了中环,辗转逗留数小时。图为心满意足风雨夜归人。
44. 地域关系,没拍到头挂辫子脚踩轨道电线牵引的双层叮叮车(我们当天上午有乘),改拍全港通行的普通双层巴士。
45. 过隧道移步中环继续看继续拍。
46. 乡下人进城,几个小时又是风又是雨的看得憨扎劲。先生发短信着急催促的时候,我正挤在拥挤地铁上注精巴思往尖沙咀赶。:)
47. 和澳门相比,香港给我更活力更都市更快节奏的初印象。感觉香港是正儿八经上班的地方,澳门是悠哉游哉休闲度假的地方。另外澳门见到的外国人多是东南亚一带的,香港更多元化些。
48. 尖沙咀星光大道海滨。
49. 香港的地名很有意思。坚尼地城原来是Kennedy Town,弥敦道原来是Nathan Road,金伯利原来是Kimberley!如此这般的粤式翻译还有很多很多。
只是粗浅的个人感受,澳门对回归的认同度和幸福感比較高。我们在肠粉店吃宵夜的时候,指著电视里的美食节目问老板是不是“舌尖上的中国”。老板普通话不灵光,以为我们问他是不是中国人,着急忙慌比比划划非常自豪地纠正我们说:“当然是中国人!”三天里类似的场景我们遇到过两次,节日期间悬挂国旗灯笼在澳门也更加寻常见。
相较而言,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个人观感,某些范围某些层面某些氛围,香港是紧绷的。回看2008汶川地震群星赈灾义演血浓于水的宏大温暖真挚场面,还是会潸然泪下,还是会热泪盈眶。
犹记猪仔馆,感恩斜疯堂。祝福澳门!
东方之珠,魅力香江。祝福香港!
50.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51.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52. 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
53.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54.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55.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56. 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57.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
58.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59.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谢谢读帖至此。祝福大家,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
培香豆
2024-01-29 05:14:38帖子由朋友圈直接搬運合并而成,文圖都比較長,一路調整刪減至此,還是有過長之嫌。多包涵,減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