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非典型選戰,你我都是勝選的主角 !
++++++++++++++++++++++
撰文者:郭芝榕 發表日期:2014/11/29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557
「眾人之智慧會超越個人之智慧!」台北市市長候選人柯文哲,以超過 80 萬票的成績,不但拿下台北市市長寶座,也超越現任總統馬英九當年第一次選台北市長時的 76 萬票,不是綠的贏了,也不是藍的輸了,而是在網路社群工具的串連,以及各種公開透明資訊的交流下,台灣社會證明了公民力量的崛起。這次選舉無疑是台灣政治走向開放政治之路的濫觴,告訴政治人物:「人民才是主人,人民想要負責而開放的政府。」直接民主從台北開花。
沒有網路,柯文哲就不會出現。《數位時代》在柯文哲剛宣布參選時專訪他,他說,「科技讓這場選戰從不可能變成可能。」在勝選演說中他也提到,「鄉民力量展現見證網路世代強大,無論線上捐款、理念傳播、活動募集,都是一場網路主導的選戰。」柯文哲如何用數位化技術和工具為政治創新,創造出一條「開放」的道路,讓群眾一起參與他的競選之路?
▲ 柯文哲認為網路時代大大降低了參選的門檻。(圖片來源:賀大新攝影。)
1、網路海選競選及幕僚團隊
第一次有候選人擺脫政治界科層的人脈網絡,柯文哲在 5 月 16 日喊出「青年海選計畫」,公開在網路上號青年人才加入他的競選團隊,包括政策、文宣、活動、網路部門及發言人和隨行秘書。
甚至,連台北市政府的幕僚團隊也在官網上公開徵選,包括文化局長、環保局長及教育局長、市政顧問團及公民顧問團。
2、善用社群媒體的力量
沒有任何廣告資源和預算,柯文哲的競選團隊用創意和話題,讓議題發酵,公關操作很成功,讓媒體不斷有報導題材。柯文哲的 Facebook 專頁有 50 萬粉絲,他就是個自媒體,發言動輒幾萬個讚。
競選團隊的內部溝通也善用科技工具,加快溝通效率,透過LINE群組加速討論,並使用 Evernote 當作會議記錄。
3、政見視覺化
官網「柯P新政」推出30支政見影片,除了文字敘述,影片內容用有趣的方式呈現議題說明,再放柯文哲訪談,並將影片全數放上YouTube。
此外,柯文哲團隊「開放」的很徹底,網站上有圖文市政白皮書,網友還可以寄信過去提供政策修改意見。
30支影片中,觀看次數最高的是以下三支影片:
第1支 iVoting(觀看次數9.8萬)
▲ 用手機網路投票。
第2支 安心外食(觀看次數10萬)
▲ 從觀光夜市、中小學營養午餐、傳統市場、認證系統四大方面著手。
第4支 道路統一挖補(觀看次數11萬)
▲ 統一管理所有單位,預埋管線溝。
4、官網線上募資
過去候選人通常要尋求財團的政治獻金,一場選舉牽扯許多當選後的政治利益交換。雖然柯文哲並非線上募資的第一位候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參選新北市長和總統選舉時,就開始使用線上小額募款,後續有些候選人也跟進。
不過,柯文哲的線上募款方式卻很有創意,直接用群眾募資的方式,推出三項募款專案及週邊小物,包括《台北調,你來定調》CD、公民獨木舟計畫。甚至延攬Facebook知名插畫「翻白眼吧!溫蒂妮小姐。」專門設計出卡牌遊戲《翻桌吧!溫蒂妮小姐》。除了募資,更有話題。
此外,公開選舉經費,更是在選舉史上第一次有候選人敢這樣做。
5、野生官網開放 API
今年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之一就是 API,數位時代在9月初訪問野生官網團隊,其實技術團隊在 4 月時同時向連勝文和柯文哲團隊提出 OpenAPI 的概念,但最後只與柯文哲團隊達成共識,想做出政府開放資料的典範。
這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一次使用 Open API,推出「野生官網」提供所有官方新聞、影音、照片的 API,讓有創意的開發者和設計師能發揮創意,從App到網站,全都開放。總共有24個應用,除了網友自行設計的官網之外,有App、可以在個人網站及網誌中埋入的柯P彩蛋「柯P滑出來對你說政見」、柯P線上地圖應用「MA柯P」、「柯P語錄」,及政策相關應用等等。
正如柯文哲在勝選演說中所言:「公民社會的崛起不是否定政黨政治,而是開拓公民參與的契機。政黨與政治人物必須更謙卑面對公民社會,這也會是台灣政治的正向發展。」是的,如果有選擇,應該堅持正面和進步的方向!
++++++++++++++++++++++
這次選舉是鍵盤世代贏了嗎?
Ben Jai (翟本喬)
2014-11-30
www.facebook.com/notes/ben-jai/這次選舉是鍵盤世代贏了嗎/10152931154544113
有位記者找我談選舉後的專題,談如何抓住 "鍵盤世代"。他問了以下四個問題,我就我所知,以及前天正好和一位 "鍵盤世代" 聊天學到的部分提供了一些看法。
1. 他們是誰?有甚麼特性?
他們就是會用網路溝通的所有民眾,不一定有年齡層的限制。有些會積極發言;有些會看完按讚;有些只是默默地看、默默地想。
他們可以在從未見過面的情形下進行很多討論。而他們因為沒見過面,所以無法因為容貌、口音、省籍、穿著、財富、見面場合等等因素產生等入為主的偏見。因為他們不要需見面,所以不像實體社群 (學校...) 會很快形成圏圏,然後因為同儕壓力而同化行為。
他們比較會針對意見評論;他們不是不會批評人,但比較多是因為當事人累積的言論和行為 (而這些在網路上都會永久留存),比較少是因為人的身份;他們也比較少以人廢言。當然,有些寫手或是成見已深的人例外。
2. 他們的力量為何如此強大?
人民的力量本來就該這麼強大。過去是因為資源和資訊的壟斷,造成 (政治或經濟上的) 統治者能夠操弄人民。現在由於表達意見的成本大幅降低 (incremental cost 幾乎是 0),資訊傳播速度加快,資訊存量大增,搜尋時間縮短,以致過去資訊不對等的情況被打破,所以這些力量被發揮出來。過去的間接民主正在被直接民主取代,而網路科技讓這件事情成為可能。過去政黨政治上下其手而獲利的人所仰賴的資訊不對等正在消失。認不清這一點的政黨也會跟著消失。
3. 他們為何能在這一場選舉展現力量?為什麼以前沒有?
過去一年多從洪仲丘事件到太陽花學運,讓大家為自已爭取權益的動機越來越強烈。而這次選舉是一個機會,讓大家覺得表達意見是有機會獲取真正成效的。柯文哲是一個導火線,讓他們有一個機會不再被迫在兩個爛人中選一個比較不爛的。以後會有更多像柯文哲這樣的候選人出來。
4. 誰能抓住他們,擄獲他們的心?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會問這個問題就表示還沒搞清楚狀況,以為可以 "運用" 這股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這股力量有自己的方向,你只能就事論事爭取支持,你不能 "擄獲" 他們的心。你以正確的論點得到支持,不是讓他們不管什麼論點都支持你。你只能爭取為他們服務的機會,而不是爭取他們為你服務。他們就算一時為你服務,也是因為他們覺得你會為社會國家人民服務。
有些人誤以為柯文哲這次當選只是另一個 "迷信改變" 的現象,等這些年輕人看到柯文哲沒有在改變,就會放棄他,就像當年新黨當年一樣。但這次柯文哲現象不一樣的是:他不是靠形象當選,然後換湯不換藥。以他的聰明才智投入一件事情,他會學得很透徹,政治也不例外。而在尊重專業這方面,他更是一般政治人物無法比較的。他能夠快速地學習新的事物,但又能接受別人的做法,而不是試圖以自己個人的意見領導別人。讓很多人各自做願意的事,比從中央下令做獨斷的事有效又省錢。他一旦被指出錯誤會坦誠認錯,然後他的改正就可以讓別人接受;不像一般其他的政治人物硬凹,只會讓人更反感,進而不信任他們的人格。在急救的領域中是沒有官大學問大這回事的,你不懂亂下指令病人馬上死給你看。
他在演講中說過,他對屬下醫生的基本指示是:如果手術檯上是你兒子,這一檯刀你會怎麼開?如果救護車載進來是你爸爸,你會怎麼急救?他只要對市政府的公務員作同樣的指示:如果來洽公的是你的家人,這件事你會怎麼處理?這樣就得到人民的心了。而這人民是不是 "鍵盤世代",其實是不重要的。
水花
2014-11-30 19:25:26台湾的政治制度如果要守法,谁上台也干不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