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回TJKCB: 鲁迅,还是胡适,谁更适合中国的道路?zt

郭大平 2025-02-24 11:45:44 ( reads)

不同的选择

  北京的局势一日紧似一日,学生风潮此起彼伏,紧接着发生了“三·一八”惨案。继而鲁迅南下远走厦门,不久,转至广州,最终定居上海,开始了最后十年的生命历程。

  上海时期的鲁迅彻底从文学创作转向了社会批判。在那里,他的杂文创作达到了高潮。也正是这些杂文,让后世的人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斗士,一个引导社会舆论的文学旗手。

  人文学者、《黄河文学》副主编谢泳则不同意这种长期以来对鲁迅的认识。“严格说,鲁迅对中国左翼思想是有影响的,但作为一般的社会影响,在知识界,他没法和胡适相比。”谢泳说。那时候,鲁迅是寄寓在上海租界当中的自由职业者,而胡适则是频频出入学界、政界的大学校长。

  无论怎样,在上海时期的鲁迅是发出了大量声音的。这些声音的主旨是对社会、对黑暗面的批判,以及与形形色色的人之间的论战。“很多年轻人说鲁迅骂人很苛刻,但是鲁迅骂过的人都是一些社会贤达、雅士、士大夫,是那些悠然自得、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文人。他保护的、他喜欢的都是那些被流放或者是被打压、很穷困的人。”孙郁说。

  凭借自己的正义感,鲁迅始终是愿意站在弱者一边的。但他没有也无心为大众去指出一条光明之途,“他甚至对任何选择都存怀疑,认为人一旦选择,就成为选择的奴隶。他真正坚持的就是对个体的尊重和个性的张扬。”孙郁说。

  对于这一点,鲁迅自己是深知的,面对前来请教人生方向的青年,鲁迅亲切待之,却又怕他们向自己学习,“假使我真有指导青年的本领——无论指导得错不错——我决不藏匿起来,但可惜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渊,自己有自己负责,领着别人又怎么好呢?我之怕上讲台讲空话者就为此。”鲁迅曾在信中写道。

  相比于鲁迅与权势的互不相容,胡适的所作所为则要入世得多。从提出“好人政府”,到主张“宪政国家”,无论是对北洋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胡适似乎都没有放弃过改造的努力,尽管在现实当中,胡适的种种努力被左翼人士认为是与虎谋皮,甚至是在为虎作伥。

  1929年,胡适在《新月》杂志发表《人权与约法》《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有宪法》。1932年又创办《独立评论》。胡适在这些杂志中大声呼吁保障人权,言论自由,并主张宪政民主,反对一党独裁。

  回头看来,胡适有些文章对国民党的批判,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鲁迅,今人读之尤为其担心。针对国民党不循法制,任意压制人权,胡适写道,“无论什么人,只须贴上‘反动文人’‘土豪劣绅’‘共党嫌疑’等等招牌,便都没有人权的保障……无论什么书报,只须贴上‘反动刊物’的字样,都在禁止之列,都不算分割自由了。”

  针对国民党推行的“文化运动”,胡适评论说,“根本上,国民党的运动是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运动,自始便含有保守的性质……这种理论便是后来党国时种种反动行为和反动思想的根据了。”在这样猛烈的抨击下,国民党查封了登载胡适文章的《新月》杂志,并迫使胡适辞去了中国公学校长之职。尽管如此,胡适始终坚持,自己的批评没有恶意,只是为了国民党自身的改善。

  “胡适和鲁迅都是对当时的体制不满的知识分子,但两人所走的路径不一样,鲁迅带有左翼倾向,并带有乌托邦色彩。而胡适遵循的是自由主义,比较重视经验和事情的操作性。但两人却有共同的底线,那就是要求社会更公平,更有正义。”谢泳评论说。

跟帖(14)

郭大平

2025-02-24 11:51:00

这个制度要不得,那么,什么制度是要得的?鲁迅:我不知道。胡适:把制度漏洞一个一个修补,当所有漏洞修补好了,制度就要得了。

美国老师

2025-02-24 15:56:30

胡适,被宋美龄骂撅了

信笔由墨

2025-02-24 19:08:04

鲁迅就很精明,骂了许多人,不骂蒋介石。

有言

2025-02-25 06:08:14

通透。-:)

为人父

2025-02-25 09:14:06

还真不知道胡适为民国补了什么漏洞。虽然他号称不讲主义,只研究问题。但他的思想底色是自由主义。

郭大平

2025-02-25 13:33:38

势已形成,历史不会因为个别反对力量而改变:什么是势?为什么势不可挡?为什么正确的路线反而没有势?这就回到国民性的问题了。

为人父

2025-02-25 16:30:27

如何判断胡适代表正确路线?一个听起来美好的主张却不能落地,那就是乌托邦。

郭大平

2025-02-26 14:17:54

有些正确主张,是需要时间才来能落地的。在落地之前,往往就会被有些人认为是乌托邦。

信笔由墨

2025-02-24 19:05:35

相比之下,鲁迅像个口头造反派,只会粪土王侯。胡适则是个有思想的改革者,指点江山,提出方略。

郭大平

2025-02-25 06:36:59

你说的很对。不过,口头造反派,虽然不能找到出路,但能指出弊端,也是需要的。

''''''

2025-02-25 09:20:33

他只是发泄不满,而无具体可行的治理方略,并没有切实指出弊端。

郭大平

2025-02-25 13:54:51

这个,你对鲁老爷子的评价,有点苛刻了。鲁迅虽然不知道中国的根本出路在哪,但他对现实弊端的洞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信笔由墨

2025-02-25 12:06:36

鲁与毛的共性——反骨。胡适则适合承平建设时代,不幸他生逢乱世。

TJKCB

2025-02-25 18:39:52

多少人靠研究胡适和鲁迅吃饭?结论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