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蔷薇风暴》:绚丽效果的背后的语言构件

远远的雾 2025-01-28 10:12:48 ( reads)

最近播放的《蔷薇风暴》堪称一部非常出彩的电视剧。这段日子,我甚至很难再找到其他同等水平的作品。

这部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它独特的氛围:格调高雅,气派十足。

 

剧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场景令人难忘——女主奢华的住宅。每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总会先点燃那道贯穿客厅的长长明火炉,似乎是煤气壁炉,火焰缓缓燃烧。随后,她会打开一瓶红酒,坐在壁炉旁慢慢品味。有时,她的丈夫会加入,两人一边小酌,一边畅想未来的温馨生活,比如生儿育女或计划购买更大的郊区别墅,方便双方父母一起居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甚至为未来的孩子也准备好各自的卧室。这种生活的奢华,已超出普通高管阶层的想象。频繁出现的红酒场景,仿佛成了该剧高端生存方式的象征。

 

当然,作为观众,免不了会有些联想:比如煤气明火炉是否会耗尽室内氧气?每天喝酒是否真的健康?但这些毕竟不是我们的生活,也无需操心。我们看到的,只是导演精心呈现的一种高端人群的生活方式。

 

这部剧以高端职场为背景,聚焦一群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金融高手。他们年轻有为,大多受过顶尖教育,却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尽管所追求的目标常见不得光,但口头上却总是光鲜亮丽:什么为了公司最大利益,什么完成利润目标,这些口号成了集团大佬们自我标榜的招牌。

 

然而,看完这部剧后,要梳理出完整的故事脉络却并不容易。一方面,这部剧每天只播两集,周末还停更,造成了内容碎片化。看过之后,脑海中只能回忆起故事大概,想复述具体细节和情节却很难做到。如果想深入理解剧情,可能需要重新再看一遍,或者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一个让我感到隔阂的原因,可能与这部剧大量使用“四字名称”有关。这些名字并非我们熟悉的成语,而是新创的名词,颇具陌生感,比如“中商浪潮”“华科远见”“钰橡投资”“元申东方”“浦杭创投”“橙色光芒”等。这些名字虽华丽,却有点让人晕头转向,一方面我们会赞叹它们的精致,但却很难记住他们。这让我联想到中国家长给孩子起名字时,翻词典找生僻字的情景:为了追求独特,结果孩子名字被频繁念错,甚至成为玩笑。

 

中国人确实对四字名称不太习惯。即便一些家长尝试用四字名字(比如父母姓氏叠加),还是难以被广泛接受,主要原因是不好记。举一个美国名校的例子,像“哈佛”“耶鲁”这样的名字,因其简短易记,早已深入人心。“哈佛”里的“佛”,带有肃穆感;“耶鲁”的“耶”,则透露着宗教韵味。而另一名校“普林斯顿”,虽然在美国排名顶尖,但因名字过长,四字结构,80%的中国人未必能按顺序说出这个四字名校的名字。而那些两字三字的名校,却容易朗朗上口,比如芝加哥,伯克利,康奈尔,宾大,杜克,布朗,MIT等。

 

《蔷薇风暴》里的四字名称虽绚丽,却像是一场语言风暴,冲击着观众的大脑。虽然充满力量,却难以留下细节的印象。这或许正是这部剧营造出的一种朦胧飘逸的风格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跟帖(10)

忘忧萱草

2025-01-28 11:00:00

分析角度比较新颖。这剧令我不怎么感冒的是你文中这句:

月色浅浅

2025-01-28 15:23:11

那个是电的壁炉。四字名称挺好记的,甚至剧中人

7Sle

2025-01-28 16:09:40

一个电炉子就格调高雅了?看看全剧男女发型衣服一个赛一个的土。LOL

7Sle

2025-01-28 16:18:48

他们随便起名字,到我这都简化,那3个大学,HYP

清言清语

2025-01-28 17:06:03

那个电炉是不是植入的广告,给了好多镜头。小童还问是真火还是假火,她姐说要不你试试。

大兔子张三

2025-01-28 17:24:32

可能大家没去中国很久了,那是假的,淘宝店铺应有尽有,哈哈哈哈

7Sle

2025-01-28 18:06:58

我不喜欢“家中着火”,家是安逸平静的地方,跳动火焰让人心绪不宁。酒要放地窖,温度要合适。他家摆一排,像陈列卖酒的LOL

大兔子张三

2025-01-28 19:46:03

酒放地窖才是真卖酒的lol 绝大多数都摆家里

7Sle

2025-01-28 17:52:15

有点我没看懂,谢周三观不合,谢离周而去;而江却投到周的麾下,追随偶像。剧终两女主抱抱,分手走向不同方向,她俩分道扬镳了?

7Sle

2025-01-29 15:48:29

楼主看的仔细 :),在第2集确实有谢回家后,用点煤气炉的点火枪去点燃壁炉,是真火!那没CO?抽风机没噪音?浪费能源不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