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论坛
+A-

【花街码工小故事】FA的FA

鲤鱼洲 2024-08-08 18:31:22 ( reads)

90年代中期,我们这个原本做债卷数据的IT小组,临危受命,快速接收了一个股票数据系统。 交接人特意提醒我们说这个系统的用户是公司的 Market Analysis Team (市场分析组)。这个组的首席分析师(Chief Market Analyst) DM 当时在WSJ上有一个专栏,每周写文章,还时常上电视。这是一个有市场影响力的小组。它的前一任的CMA,就是legendary Bob Farrell, 曾被【机构投资人】杂志选为美国最好的预测股市走向的分析师,被认为是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的先驱。他在1998年写下“ 10 Market Rules to Remember", 可当时没有引起头脑发热的人们注意,在2003年之后才开始被各大投行的经济学家们不断引用,传颂。而DM就是Bob Farrell 理论传承人和职务继位人。

我们这家老牌华尔街公司一向以传统保守著称。90年代后期,市场变得太热闹了,总有人来采访,DM太忙,就让他的副手出头露面了。还记得当道琼斯指数突破一万点时, 电视台的记者非常激动地问这位副手有什么感想,这位副手大叔一副老成持重不喜不悲的模样,只见他在电视上晃晃脑袋, 慢吞吞的说:“Well, It is just a number... ". 

当时华尔街上如日中天的分析师是Morgan Stanley的 Mary Meeker, 人称 the Queen of the Internet,年轻激进有活力,代表着朝气蓬勃的新生代科技业。她要是说点什么,整个科技股市都跟着震三振。那年头,老牌公司的程序员多是Main Frame的,而我们这些新一代的程序员则是在mid-range上用UNIX 和数据库。我们大多数年轻冲动,对于计算机方面的每一项大小新技术都激动万分,自然更喜欢Mary Meeker的风格。特别是她还把Netscape 弄上市了(如今的程序员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Netscape了)。那几年我家队友在Morgan Stanley工作, 说话都拽拽的,我们公司的Mary Meeker 怎么怎么的。。。。一副德性样儿。

在Mary Meeker的光芒之下,我们公司的首席分析师DM则略显老气保守。他的组负责给公司的各大部门作投资预测,指点市场方向,如常青指路般。他们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每天中午12点时在公司内部给几千名Financial Advisors 广播他们的分析报告,提出对于股市/板块/个股的预测和建议。所以说这个组是FA们的FA。

而我们IT的任务就是每天晚上关市后,处理三大股票交易所提供的Tick by Tick交易数据,输进买来的软件里画出200 days moving average charts, 然后在早上7点半以前把这些图和报告打印到楼上MA组的打印机上。那位副手一上班,便可研究这些报告,以决定12点时的FA Conference上的发言内容。

虽然系统已经设计好running over night. 但时不时就会发生个小毛病,比如打印机没纸了,电源让人拔了啥的。还有一天INTEL的交易次数超过了程序事先设定的存储空间,记不清是10还是100个million的交易次数。大家当时还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拍手欢呼INTEL成为第一只跨过了那个里程碑式的交易次数的股票,结果当天晚上程序就宕机了。

副手大叔早上来上班,若看不见charts就会很着急,我们老板就得去大叔的办公室解释。有一回,他非要带我一起去。结果副手大叔那天非常的nice,特意给我们看他屏幕上的 chart 讲了半天那些曲线直线的意思。我本就生性懒惰不好学,什么都没懂。后来大叔指着曲线的一个低谷说:“我喜欢在这里买。” 又指着下一个高坡说:“我喜欢在这里卖”。 这下子我听懂了,也懵了。心想我每天盯着那个绘图软件一个点一个点的画,都不知道下一点要往上还是往下画。回头看了看我老板那张堆满假笑的脸,我就没敢吱声。出了门我们可是乐了好一阵子。

那段时间,我们这些啥也不懂的IT小P拉子们,经常站在办公室里的电视或者Bloomberg Terminal前为那些突破了某个milestone的事件莫名其妙的鼓掌欢呼。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是有预兆的。就像小时候常见的那样,当街上的小傻子在那里拍手大笑时,准没什么好事要发生。 

果然没多久,2000年的股市大跌就来了。

2002年,Mary Meeker 与另外几位科技业分析师在dotcom bubble burst 之后受到欺诈调查, 但是没有被指控有不法行为。她后来还领导了谷歌的IPO. 再后来,她去做了VC,参与了许多科技公司的IPO。她是个能影响社会的人。

2002年,副手大叔离开公司,自己开了一家 Technical financial market analysis 公司。

2006年,首席分析师DM从他服务了40多年的公司退休了。那些年他做了许多市场预测。可惜我当时太不争气了,一门心思个股赌博。

2008年,Credit Crisis。我们公司属于 Too big too fail,逃过一劫。


如今的我也学会了不再为某个数据莫名其妙的欢呼雀跃,就怕再招来一个Market Crash.

"It is just a number!" 副手大叔一言以蔽之!

 

注:修改了标题,以便与将来要写的小故事连成一个系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跟帖(19)

螺丝螺帽

2024-08-08 18:49:49

太好看的故事, 多来几个, 先谢谢!

BrightLine

2024-08-08 19:19:47

有意思,我们这些定投的,华尔街想割韭菜也割不着啊,咱们拿年头耗死他们,看他们往高还是低里炒?just a number

鲤鱼洲

2024-08-08 19:38:16

其实Mary Meeker 做的IPO的那几个新科技公司都是我们这些UNIX Forever 的人非常喜欢的,不喜欢微软

BrightLine

2024-08-08 19:48:23

高科技肯定是希望,但是个股就不知道哪一个会爆发或破产了,所以我就无脑QQQ了,懒人办法,哈哈

江南一素子

2024-08-08 20:19:50

这里很多人也许年轻也许没见过大量科技公司倒闭。90年代对Netscape 及Yahoo 也曾十分崇拜。

cfbingbuzy001

2024-08-08 20:38:56

他们都是有潜力,可惜面对的是微软。连苹果都差点完蛋。投资不能看自己喜欢不喜欢一个公司。看消费者选择谁

江南一素子

2024-08-08 19:53:19

胡锡进说:"我不卖就没人能割我的韭菜"。若老胡在高位购买,买股时别人已将韭菜割走。

BrightLine

2024-08-08 19:57:16

老胡不定投,再说中国A股岂能和美股比?20年不涨的

江南一素子

2024-08-08 20:03:37

美股也发生过。标普500 在1929年崩盘后,直到1956年才涨回,用于27年。

BrightLine

2024-08-08 20:04:52

你能不能用2000年以后的例子。美联储现在衰退就直升机撒钱,能一样吗?

江南一素子

2024-08-08 19:49:43

谢谢分享华尔街故事,文采很好。

musicfuture123

2024-08-08 20:05:49

这个故事很精彩。 谢谢分享。 看来投大盘, 低买高卖 最好

如山

2024-08-08 20:26:09

故事精彩,文字流畅优美!

cfbingbuzy001

2024-08-08 20:26:13

谢谢分享!这个录像中的 Mary Meeker 是她本人?25‘20“记载了NETSCAPE GOING PUBLIC

鲤鱼洲

2024-08-08 21:01:34

是她。看了这个纪录片,我更讨厌Gates 了, 哈哈。

CastlePines

2024-08-08 20:48:54

回忆起.com burst年代.

未知

2024-08-08 23:25:59

还记得当时的著名的股票分析家:Henry Blodget ?推荐Amazon

Laoxisi

2024-08-09 05:59:23

哈哈,这故事太棒了,文笔也漂亮的不行不行的。

Fisherman

2024-08-09 06:29:54

LOL,我们fisherman都等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