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中国文化汉外对照丛书”迄今已推出20余种汉译外文学作品,涵盖了历史典籍、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多种体裁,已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古今文学的重要窗口。这一丛书中最新一本《英译中国当代美文选》,收入了43篇近年来在《上海文学》发表的优美散文,包括冯骥才、汪曾祺、赵丽宏、余秋雨、张承志、史中兴等名家的作品。这些散文篇幅短小,但以小见大,通过对身边事物细致入微的描写来阐发作者对生命、对宇宙的认识,具有一定思想性;文笔细腻生动,抒情真挚动人,令读者有心旷神怡、如坐春风的感觉。主编赵丽宏在序中盛赞,“读者可以管中窥豹,看到中国当代文学繁花似锦的景象。”那么,这样一本中国当代散文选集,怎样能够译出神韵,成为名副其实的“美文”呢?在通晓中西文化基础上的创造性、解释性翻译,无疑令本书脱颖而出。
在文学翻译中,亦步亦趋地跟着原文走往往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进行创造性翻译则不但令人顿感耳目一新,还能让译文贴切流畅。就以冯骥才《进香》为例,如果把标题《进香》译成Burm Incense或者Burn Joss Sticks就无法获得概括文章主题思想的效果。首先,burn incense在英语里只有“烧香”的意思,但并没有“给菩萨烧香”这层含义,而burn joss sticks虽然有了“给菩萨烧香”这层含义,但标题里的这个“进”字没有译出来。“进香”,如不牵涉较远路程的话,是“上香”的意思;如牵涉到长途跋涉,就有“朝圣”、“朝拜”的含义。从文中看,“进香”是走几十里的山路去泰山给菩萨烧香,所以这个“进”就带有“朝圣”、“朝拜”之意,那么译文就要把这个“朝拜菩萨给菩萨烧香”的双层含义都要表达出来。更何况,原文讲的不仅仅是“烧香”这件事,更主要的是那些虔诚的女佛教徒们。所以,标题《进香》被译作Buddhist Pilgrims(佛教朝拜者),这样不仅涵盖了“烧香”这个具体内容,而且还包括了“跋涉”与“佛教徒”这些含义。
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意象,在翻译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头换面,以便英语读者接受。如余秋雨《皋兰山月》中提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些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但是英语国家的读者未必很了解,所以译者特地在名字拼音后加了解释性同位语,译为Sun WuKong, the almighty monkey(神通广大的猴子)、Zhu Bajie,the incarnated pig(下界投胎的猪精)和Sha WuJing, the grisly mendicant(面目狰狞的头陀)。郭翠华《煮熟的蚕茧》中提到了夸父,译文在Kuafu后面加了同位语作进一步解释:the sun chaser in Chinese mythology(中国神话中追逐太阳的人)。
汉语和英语之间往往有很多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细微差别,如韩小蕙《生命总不成熟》中有一句:“或许儿时对人生的理解更对”,此句不能译成Perhaps the way we look at life in childhood is more correct,因为英语中correct不存在more或者less。在汉语里,我们可以把“对人生的理解”分成对还是错,而在英语里,人们更倾向于把“对人生的理解”分成讲得通或讲不通,言之有理或毫无道理等等,也就是make不make sense,或者make more还是less sense。所以,这个句子比较贴切的译法应为Per-haps the way we look at life in childhood makes more sense“。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搭配问题其实隐含了不同民族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
文学翻译无定规,哪种翻译较好,终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英译中国当代美文选》为中外读者带来了优美的散文和较为出色的译文,希望这本书能够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人的所思所感,从而促进中外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http://epaper.gmw.cn/zhd*****/html/2013-09/11/nw.D110000zhd*****_20130911_1-03.htm
斯葭
2014-03-05 19:55:36这些名家散文我都没有读过,如今还有英译版本,真好。梁瀚杰的文章写的精彩,谢bahai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