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人精”父母养出“傻”儿子?
这其实是一个社恐的“独生子女”如何交朋友的艰难故事。
我发现从小的生活环境对社交影响很大,周围多子女的印巴家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社牛,而我们这代人小时候,2个孩子家庭是标配,而且小时候邻里关系也没有现在这么疏远,一栋楼一个厂大院的孩子每天都在一起玩,社恐很少见。我儿子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生子女,但他比姐姐小很多,等他6岁记事了,姐姐已经离开家上大学了,所以他是实际意义的独生长大。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在我家姐姐是社牛,而弟弟则是社恐,这种社交焦虑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儿子从2岁8个月上幼儿园到7岁上二年级,这中间四年多没在幼儿园(托儿所)或学校说过一句话或一个字,后来才知道这种焦虑症的医学学名是选择性缄默症,而再后来又由于疫情, 孩子在家上网课两年多,那么从托儿所算起到目前,在踏入学校(社会)的11年里,有七年时间是空窗期或基本没有社交的,为了弥补这个损失,我们家特别是孩子都做出了艰辛而巨大的努力。
因为我们反复给孩子洗脑强调社交和交朋友的重要性,傻孩子真的是很听话,从疫情结束返校上课到到现在不到三年时间,朋友从一个到现在的一群,比他姐姐14岁时朋友还多,先不论朋友的质量,就从数量上也感受到了一个社恐孩子浓浓的诚意和努力程度。
而且我还意外发现他与人相处的原则有的地方跟女儿小时候居然出奇地一致,比如,女儿在家从来不说任何同学或朋友的半个不是,儿子也一样,而且更让我佩服的是他非常讲原则,有好几次在击剑训练或比赛时受伤流血了,看得我直心疼,就随口问了一句,是谁把你搞伤的,孩子一脸奇怪的问,你为啥要问这个?人家又不是故意的。我说你就告诉我他的名字不行吗?孩子坚定的说,不行。我当时听后太佩服了。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问他在学校应该怎么交朋友,他很老实直白地说,对其他人nice。后来我发现孩子真是老老实实在贯彻这个原则,即“讨好”周围人,对他们好。基于这个原则,我眼睁睁地看着傻儿子真的是千方百计去实践,最近半年的实践方法让全家人上老火了,去年他偶尔发现朋友们喜欢喝可乐,于是每天把家里买的可乐带几瓶,刚开始只是带给朋友,后来是同班同学,到后来外班同学也争先恐后找他要,我们一开始不以为意,可他每天坚持带,我们得不断续货,最开始不乐意的是当过大学教授精明了一辈子的奶奶,说我们没有义务花钱供那些孩子,主要是怕那些孩子把我家娃当傻子,后来我和老公也不乐意了,说,这样交的是酒肉朋友,而且马上初中要毕业了,没有必要每天带。懂事的孩子怕我们不高兴,不再带可乐,但需求还在,学校的孩子们还在找儿子要,于是我家每次买的零食被儿子席卷一空,全带到学校,看到傻儿子那么认真,不忍心打击他的我们只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的是,现在学校也不乐意了,昨天班主任发来邮件说:孩子带吃的已经给学校管理照成混乱了,请协助限制孩子带吃的。
我收到邮件后,先是暗暗松了口气,把邮件给儿子看了,说以后我们少带吧,然后给老师回了封感谢信。
可到了晚上,由于担心孩子受到打击,我自己再一瞎琢磨,觉得孩子太可怜了,缺失了七年的社交为了交朋友这么努力,结果周围人都不支持。我一时没把握住,在床上哭得稀里哗啦,把老公吓一跳,他问明原因后,赶紧跑到儿子房间去探访,回来后,说儿子情绪还好,说不要多想,也许孩子觉得好玩,就像我们在公园里喂大雁,撒一把食,大雁们蜂拥而至。老公说得太有画面感了,把眼泪还挂在脸上的我都逗乐了。好吧,不管了,傻就傻吧,傻人有傻福。
pennycomp
2024-02-07 09:10:06有一年我们租在nj 一个aparment 社区, 里面每家印度孩子都好多,虽然那时我们没钱,感觉孩子每天都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