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复存在,英雄永世长存。

五花八门身边事,喜怒哀乐笔中行。
打印 (被阅读 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的银幕上依旧还是样板戏独占鳌头,人们的精神生活始终处在极度贫瘠和缺乏色彩之中。就在这时,一部南斯拉夫进口的彩色电影,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占据了中国所有城市的电影银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从来也没有过的全新感受。

那时,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们正在干校的田间地头上卖力地侍弄着土地和庄稼,他们被告知,不要老想着演电影,要忘了那些事情,好好地劳动改造,以此达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目的。然而,事情很快就出现了变化,上面下达了指示,要马上筹拍全新版的《南征北战》,那些被领导选上参加演出的演员们被从农场叫回了电影厂,却发现原来计划好了的电影因故不能立即开拍了。新电影虽然一时半会儿不能拍了,但是人不能闲着。于是,上面给几个演员发下来一部外国进口的电影,让他们赶紧对口型给片子配好音。

这部名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南斯拉夫电影把已经在农场呆了好几年的演员们的激情调动了起来。当电影开始时的如钟声一般低沉、坚毅却又音调悦耳极具穿透力的主题音乐响起的瞬间,演员们被震撼到了,那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新奇感和抑止不住的兴奋。这样的电影是演员们从来也没有看见过的。

1973年,仿佛在一夜之间,中国各地的电影院里都在争相上映着同一部电影,瓦尔特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拉丁语:Valter brani Sarajevo;英语:Walter defends Sarajevo)是一部南斯拉夫在1972年拍摄的以二战为题材的故事片。故事讲的是,1944年纳粹德国在东线战场全面失利,南斯拉夫北部城市贝尔格莱德也已经失守。德军试图把占领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南部和希腊的A军团的20个师撤回德国用以抵抗之斗。然而他们的坦克燃料需要从位于萨拉热窝的油库补给。德国党卫军的冯·迪特里施上校被从挪威派遣到萨拉热窝,负责秘密运输燃料的“劳费尔行动”。然而,该行动最大的障碍是一个绰号“瓦尔特”的人领导的活跃在萨拉热窝的南斯拉夫游击队,而且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瓦尔特的样子和真实身份。为了扫清这一障碍,德军派党卫军上尉康德尔在游击队里的叛徒肖特的帮助下,以瓦尔特的身份打入抵抗运动组织内部,多次造成游击队和抵抗运动的重大损失,并几乎抓到了瓦尔特。游击队里的皮劳特和战友们共同铲除了女叛徒肖特和假瓦尔特,擒获了试图混入解放区的德国特工团伙,炸掉了运送燃料的火车。战斗结束后,皮劳特的助手告诉一直想要见到瓦尔特的游击队员吉斯,皮劳特其实就是瓦尔特。冯·迪特里施因为“劳费尔行动”失败被调走。临走时他对继任者说:“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

在真实的历史中,“瓦尔特”的全名叫做瓦尔特·佩里奇,是一个出生在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人,也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抵抗运动组织的领导人。在德国入侵巴尔干半岛之前,学经济的瓦尔特在萨拉热窝的一家银行工作,并在那时加入了南斯拉夫共产党。1945年4月6日在解放萨拉热窝的战斗中被迫击炮击中而牺牲,从此他就成为了萨拉热窝的象征。

以萨拉热窝为题材拍摄战争电影,大约不是导演的心血来潮。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萨拉热窝一直都是被鲜血侵染着的战争的热土。公元1450年,奥斯曼帝国始建了萨拉热窝。到了公元1521年,萨拉热窝已经是一个具有城市图书馆,伊斯兰学校,苏菲主义学校和雄伟的萨哈特库拉钟楼(Sahat Kula)等建筑的城市。在奥斯曼帝国最兴盛的时期,萨拉热窝是巴尔干半岛上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城市。然而,到了公元1697年, 在大土耳其战争期间,萨拉热窝遭受了瘟疫的袭击并被最终烧毁。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里洛夫·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暗杀了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萨拉热窝虽然逃过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大规模破坏的命运,但也是身在其中,疲惫不堪。1941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厄运终于降临在了萨拉热窝的土地上,纳粹德国入侵了南斯拉夫,并轰炸了萨拉热窝。此后,处在敌我双方激烈争夺战中的萨拉热窝又遭到了盟军的猛烈轰炸,整座城市到处可见百孔千疮、疮痍满目的凄凉场景。

原以为萨拉热窝在经历了几次战争的洗礼与摧残之后将永远保持着和平与安宁。却不想这座多灾多难的城市到了1992年3月又爆发了更加残酷的波黑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悲惨的萨拉热窝与居住在那个城市里的居民经历了一场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城市包围战。塞尔维亚人和南斯拉夫人民军从1992年4月5日到1996年2月29日的三年又十个月的时间里,对萨拉热窝实行了大包围。

当年拍摄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这两部脍炙人口的电影的前南斯拉夫导演哈依鲁丁·克尔瓦瓦茨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

他一辈子都厌恶和反对战争。当萨拉热窝在波黑战争中遭到围困时,他的朋友,也是曾经在他的电影里饰演瓦尔特的塞尔维亚族演员巴塔·日澳伊诺维奇,以及饰演吉斯的同样是塞尔维亚族演员的留比沙·萨马尔季奇都劝说他跟他们一起出走,但是导演克尔瓦瓦茨没有听从他的朋友们的好心建议。这位出生在萨拉热窝,以萨拉热窝为自豪,为萨拉热窝树碑立传的导演,就在新时代的波黑战争里,最终饿死在了生他养他的萨拉热窝。

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拍摄完成到如今,几十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那些当年在电影里精彩呈现了二战殊死斗争场景的演员们也几乎都一个个先后离开了那些他们曾经为之奉献的观众们。

饰演男主角瓦尔特的维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一生演出过数百部南斯拉夫电影,还参加了许多电视剧的拍摄,是南斯拉夫家喻户晓的影视剧名人。九十年代初从政,曾任塞尔维亚社会党的副主席,2016年病逝。

饰演假瓦尔特的演员名叫德拉戈米尔·博亚尼奇。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他不仅是假瓦尔特的扮演者,同时还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电影的后期制作也都是在他负责的电影厂里完成的。他是在1993年60岁的时候去世的。

德国党卫军上校的扮演者是德国统一前的东德演员汉纳·哈斯。汉约·哈塞19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恩,在二战爆发前就开始专业学习表演。1941年应征入伍参加了德国国防军,是一个亲身经历了战争的二战军人。战后,他继续完成了演员的培训,并开始了演员的职业生涯。他在其后的三十几年的演员生涯中,在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演遍了各种二战中的德国军官。或许是因为战争生活的艰辛与动荡的折磨,他在61岁的时候去世了。

罗尔夫·罗默也是一位东德演员,在影片中他把党卫军上尉的傲慢自负,目空一切,阴险狡诈以及残酷暴虐的性格演绎得入木三分,恰到好处。他在2000年的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

留比沙·萨马尔季奇在电影中扮演以开照相馆为掩护的地下游击队员基斯。他出生在马其顿一个穷苦矿工的家庭。90年代的时候,他成立了一家自己的电影公司,那家公司不仅在联合国制裁南斯拉夫的艰苦岁月中幸存了下来,而且还拍摄了几部很成功的电影。在他的电影里,经常会出现孩子和年轻人的身影,他把他对生活的爱和对孩子的爱都写进了他的故事里,那是因为他自己的儿子在三十几岁的时候因为白血病死去了。他是在81岁时去世的,和那些同样经历了战火,经历了痛苦煎熬的他的同伴们相比,他无疑是长寿者之一。

钟表店老板的扮演者拉德·马尔科维奇,出生于1921年10月,塞尔维亚人,曾任贝尔格莱德艺术学院的教授,他一生出演了九十几部电影,2010年9月10日病逝于克罗地亚。

女叛徒的扮演者内达·斯帕索耶维奇,1941出生在贝尔格莱德,他的父亲是一位演员,这也许就是她从影的动力。她的一生就是红颜薄命的写照,正当年轻就得了癌症,经过与病魔的搏斗,在四十岁时就早早过世了。

如今,当年的南斯拉夫早已经分裂成塞尔维亚,马其顿,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西尼亚和科索沃等共和国和地区,理念和信仰的不可调和,把曾经亲如兄弟姐妹的人们分割成了话不投机的陌路之人。那些曾经被摄像机扑捉到的萨拉热窝的美景虽然依然如故,但物是人非,镜头中的那些曾经生龙活虎的人们早已经驾鹤西去,不复回还。

只有瓦尔特的半身雕像还依然矗立在几经磨难的萨拉热窝的街头一隅,它(他)虽然不甚高大宏伟,和他的名字相比甚至非常的迷你,但是它(他)却一直守候在那里,用瓦尔特的灵魂守护着那个他曾经熟悉的城市。是的,瓦尔特始终和他的城市站在一起,他的英名也永远不会逝去。

“嗯,一座很美丽的城市!”

“是啊!可是,并不平静!该是让他平静的时候了!”

祝愿和平将永远伴随着瓦尔特的萨拉热窝。

 

 

 

 

 

 

 

 

 

 

 

 

 

作者:spot321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都是熟悉的面孔,当年风靡一时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引来了千千万万个粉丝,可惜岁月流逝,如今他们大部分都已去世,令人唏嘘不已!”
----------

问好laopika!确实如此。但是,他们的影像却永远留在了人间。看到那些银幕上依旧生龙活虎的演员们,感觉怪怪的。世界就是这样轮回的。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都是熟悉的面孔,当年风靡一时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引来了千千万万个粉丝,可惜岁月流逝,如今他们大部分都已去世,令人唏嘘不已!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是啊,最惨不过家破国灭山河不在呀!感谢佳作好分享了,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

问好梅华!就是的。国家都没了,家也不好在了。祝合家幸福!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枫大叶' 的评论 : “满足本人的好奇心”
-----------

问好高枫大叶!自娱自乐最好!谢谢来访!祝愉快!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是啊,最惨不过家破国灭山河不在呀!感谢佳作好分享了,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高枫大叶 发表评论于
满足本人的好奇心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声音' 的评论 : “电影名字好熟悉啊,点点写的真好,勾起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重温经典,感慨万千,
这些演员的气质比现在演员强多了,还有演员们幕后真实生活的介绍,谢谢点点分享!”
------------

问好小小!你也觉得他们气质比现在的演员好,许多人都有这种认同。希望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经典。祝合家幸福安康!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我在想这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唯一一部南斯拉夫电影吧?名字刻骨铭心:)”
-------------

问好黑背王妃!这部电影确实很震撼,尤其是在年代的气氛烘托下。~~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溪姐姐' 的评论 : “点点精彩影评,这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翻译片,还有【桥】,【宁死不屈】当年给文化生活几乎干涸的中国老百姓带来了精神上的冲击和震撼,满大街小巷都有人在唱桥里的主题歌【啊,朋友啊再见】。”
------------

问好小溪姐姐!是啊,人们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电影。音乐好听!经久不衰!祝阖家幸福安康!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点点好文,把萨拉热窝的历史变故和演员们的经历故事都道明了。世事难料,谁会想到南斯拉夫会分裂成如今的样子呢。”
----------

问好小松!小松一语中的!确实是世事难料!南斯拉夫分裂的太典型了!!太少见了!! 祝周中愉快!
小声音 发表评论于
电影名字好熟悉啊,点点写的真好,勾起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重温经典,感慨万千,
这些演员的气质比现在演员强多了,还有演员们幕后真实生活的介绍,谢谢点点分享!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心中之城' 的评论 : “经典永远是经典!谢谢点儿好分享!:)”
-----------

问好心中之城!您这句话本身即是经典!谢谢来访!祝万事如意!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这是一部史诗级的电影,也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听到片中的音乐-就觉得亲切!
不久前看了一个视频,介绍的就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那些曾经熟悉的--游击队员布兰克,基斯,还有党卫军上尉比少夫,都相继离开了人世、、、一个时代的谢幕!
同一个时期,北影厂正在重新翻拍老电影“南征北战“,新版的“南征北战“与新版的“平原游击队“一样,简直就是在糟蹋经典,还有北影的那个于洋,不是大吼大叫,就是瞪着眼睛拍桌子,与这部“瓦尔特、、、“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谢谢博主对这篇经典影片的回顾!”
-------------

问好百万庄大侠!看您这笔名,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定还是内部放映的吧。如您所说,这部片子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史诗级的,写出了前南斯拉夫的二战史诗,也开拓了中国精神世界的先河。其实,用黑白胶片拍摄战争或者反特电影,要比彩色的胶片更真实。谢谢来访!祝万事如意!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业余厨子' 的评论 : “好久好久以前的电影,都不记得情节了. 有机会看看能不能再找出来看一遍:)”
------------

问好厨子!~~ 不想这样称呼你!怕你不高兴!但是又觉得你的笔名确实不符合实际!所以就把它擅自缩短了两个字。~~是的,我也记不清了,是最近上网找电影看找到的,就此勾起了回忆。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谢谢点点说起这部经典。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精彩。

几年前,我在克罗地亚遇到过一位依然怀念南斯拉夫时代的壮年人。聊了一阵子后,我心血来潮,问他是否记得一部南斯拉夫老电影,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记忆长河里溯游片刻后,他说:
—— 啊,对了,他们去炸一座大桥。
—— 哦,不是。那是同一个演员的另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德国坦克需要燃料、是不用炸药也能炸火车、是真假瓦尔特、是钟表店老板和他的爱女...(本来还想说是“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但觉得从塞尔维亚文到中文再到英文,恐怕走样得不像样子。)
—— 记得了。记得了。(他迟疑了一下)你记不记得那电影的最后一句话?
—— 当然。
—— Sehen Sie diese Stadt ? Das ist Walter !

这么多年刚知道这部波黑人导演、塞尔维亚人主演的南斯拉夫电影中的德国鬼子讲的(当然)是德语。

而那座城市,那座美丽的城市,那座“就是瓦尔特”的城市,在一场比克罗地亚独立战争更加惨烈的战争后,已经是又一个国度(波黑)的首都了。(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9562/201706/5040.html)”
---------------

问好舒啸!说明许多前南斯拉夫的人也都对那些电影难以忘怀。其实我很喜欢看原版的电影,只是找不到。最后这句德语我本来想放在文章里,后来又改变主意了。那个国家已经四分五裂得不成样子了。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一代人的记忆!是穆斯林这事还真不知道。”
-------------

问好花似鹿葱!不止一代人!几代人的记忆!导演是穆斯林,死得很凄惨!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点点真是写小说的,影评和故事讲得很好。乱事英雄起四方,也出故事。过去几十年和平年代适合我们这些平民,但感觉中美又要出英雄了”
-------------

问好五湖以北!哈哈,你有先见之明!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乱世才能出英雄。~~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我在想这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唯一一部南斯拉夫电影吧?名字刻骨铭心:)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viBravo5' 的评论 :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翻译片在中国上映是1977年夏天,不是1973。

从旁观角度看,冷战结束后,德国由分裂而统一,南斯拉夫由统一而分裂。令人感慨。”
-----------

问好viBravo5!后来查了一下,确实是您说的对!谢谢指正!世事难料,万事都有河西河东的循环之势吧。谢谢来访!祝万事如意!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点点这篇博文写得真好,即是影评,又记录了一段历史。演员们的命运也是让人唏嘘。国家分分合合,但是英雄却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谢谢点点分享!”
----------

问好一凡!演员们的命运确实令人感到悲伤。没办法,他们生在了一个动荡的年代和一个更加不安份的国家!命运有时真的是很会捉弄人!不客气!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很经典的老电影,谢谢点点又唤起了我们的种种回忆!”
-----------

问好菲菲!有些经典确实很不错!不客气!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枣泥' 的评论 : “真好,喜欢那些演员们的故事。谢谢点点的介绍。”
-----------

问好枣泥!就是因为有了那些好演员,我在写了点能看的东西。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这篇象是历史学家写的啊,赞!正想做塞尔维亚的点心,你这篇让我对那个地区更加了解。问好。”
--------------

问好老乡亮亮妈!你也太巧了吧!! 回头去你家看看新点心!~~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情节不深刻了,记得小时候是放过的!”
------------

问好小树!很久远的电影,许多情节早就忘了,但是在网上一看到它,立即就想起了那个音乐声。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RUEFIRE' 的评论 : “谢谢分享这些演员的最后归宿!南斯拉夫是互相敌对仇视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交合点,素有巴尔干火药桶之称,四分五裂是必然的”
---------

问好医生!以前有强人用强制手段把那些民族强扭在一起,现在谁也管不了谁了!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没看过电影 o_o, 不过那片土地在苏联解体后的不平静是知道的。 分分合合, 打打杀杀。 点点的回顾让人想到很多。”
------------

问好京妞儿!那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希望不要想到打打杀杀!~~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古树羽音' 的评论 : “谢谢你讲大家又带进了数十年前的剧场,重温那些难忘的电影。也祝愿和平将永远伴随着那里和世界。”
-----------

问好古树羽音!不客气!真的希望世界从此再没有硝烟和流血!谢谢来访!祝幸福安康!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印象太深刻了,去年我在美国又搜来看了一遍。”
----------

问好墨墨!真的啊!我最喜欢听那个音乐!
小溪姐姐 发表评论于
点点精彩影评,这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翻译片,还有【桥】,【宁死不屈】当年给文化生活几乎干涸的中国老百姓带来了精神上的冲击和震撼,满大街小巷都有人在唱桥里的主题歌【啊,朋友啊再见】。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点点写得真好!这两部电影印象太深了。得说跟咱们一样,外国电影的演员气质和演技过去的比现在的好很多。”
------------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那时的电影人经历了很多真实生活中的各种痛苦和体验,所以演电影除了学些表演知识以外,其他的都不用怎么学,演起来就真实。哪像现在的人,生活经历和经验几乎空白,再让他们演几十年前的东西,那个情感和做派根本就没有,演起来就会让观众觉得演什么不像什么。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板凳!”
----------

问好晓晴!给晓晴上一杯清茶!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大马哈鱼' 的评论 : “沙发!”
----------

问好马哈!给马哈上清茶一杯!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点点好文,把萨拉热窝的历史变故和演员们的经历故事都道明了。世事难料,谁会想到南斯拉夫会分裂成如今的样子呢。
心中之城 发表评论于
经典永远是经典!谢谢点儿好分享!:)
百万庄大侠 发表评论于
这是一部史诗级的电影,也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听到片中的音乐-就觉得亲切!
不久前看了一个视频,介绍的就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那些曾经熟悉的--游击队员布兰克,基斯,还有党卫军上尉比少夫,都相继离开了人世、、、一个时代的谢幕!
同一个时期,北影厂正在重新翻拍老电影“南征北战“,新版的“南征北战“与新版的“平原游击队“一样,简直就是在糟蹋经典,还有北影的那个于洋,不是大吼大叫,就是瞪着眼睛拍桌子,与这部“瓦尔特、、、“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谢谢博主对这篇经典影片的回顾!
业余厨子 发表评论于
好久好久以前的电影,都不记得情节了. 有机会看看能不能再找出来看一遍:)
舒啸 发表评论于
谢谢点点说起这部经典。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精彩。

几年前,我在克罗地亚遇到过一位依然怀念南斯拉夫时代的壮年人。聊了一阵子后,我心血来潮,问他是否记得一部南斯拉夫老电影,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记忆长河里溯游片刻后,他说:
—— 啊,对了,他们去炸一座大桥。
—— 哦,不是。那是同一个演员的另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德国坦克需要燃料、是不用炸药也能炸火车、是真假瓦尔特、是钟表店老板和他的爱女...(本来还想说是“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但觉得从塞尔维亚文到中文再到英文,恐怕走样得不像样子。)
—— 记得了。记得了。(他迟疑了一下)你记不记得那电影的最后一句话?
—— 当然。
—— Sehen Sie diese Stadt ? Das ist Walter !

这么多年刚知道这部波黑人导演、塞尔维亚人主演的南斯拉夫电影中的德国鬼子讲的(当然)是德语。

而那座城市,那座美丽的城市,那座“就是瓦尔特”的城市,在一场比克罗地亚独立战争更加惨烈的战争后,已经是又一个国度(波黑)的首都了。(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9562/201706/5040.html)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一代人的记忆!是穆斯林这事还真不知道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点点真是写小说的,影评和故事讲得很好。乱事英雄起四方,也出故事。过去几十年和平年代适合我们这些平民,但感觉中美又要出英雄了
viBravo5 发表评论于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翻译片在中国上映是1977年夏天,不是1973。

从旁观角度看,冷战结束后,德国由分裂而统一,南斯拉夫由统一而分裂。令人感慨。
寒一凡 发表评论于
点点这篇博文写得真好,即是影评,又记录了一段历史。演员们的命运也是让人唏嘘。国家分分合合,但是英雄却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谢谢点点分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很经典的老电影,谢谢点点又唤起了我们的种种回忆!
枣泥 发表评论于
真好,喜欢那些演员们的故事。谢谢点点的介绍。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这篇象是历史学家写的啊,赞!正想做塞尔维亚的点心,你这篇让我对那个地区更加了解。问好。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情节不深刻了,记得小时候是放过的!
TRUEFIRE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这些演员的最后归宿!南斯拉夫是互相敌对仇视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交合点,素有巴尔干火药桶之称,四分五裂是必然的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没看过电影 o_o, 不过那片土地在苏联解体后的不平静是知道的。 分分合合, 打打杀杀。 点点的回顾让人想到很多。
古树羽音 发表评论于
谢谢你讲大家又带进了数十年前的剧场,重温那些难忘的电影。也祝愿和平将永远伴随着那里和世界。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印象太深刻了,去年我在美国又搜来看了一遍。
晓青 发表评论于
点点写得真好!这两部电影印象太深了。得说跟咱们一样,外国电影的演员气质和演技过去的比现在的好很多。
晓青 发表评论于
板凳!
大马哈鱼 发表评论于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