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

一人一故事,一梦一人生
全部原创,转载敬请注明来源
个人资料
海风随意吹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日前,读了博友人参花的博文《人生的断舍离》,感怀万千。 无独有偶,近几个月来,不知何故,对生命的短暂、岁月的转瞬即逝、亲友的凋零尤为敏感。或许是难逃“春伤秋悲”吧。 为此,连续写了两篇小文,一篇纪念母亲,一篇怀念导师。边写边感叹自己是老人了。年轻时,倘若要写悼念文章,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几个悼念对象。现在,在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橡皮膏”原本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生,貌不惊人,才不出众,家庭背景也不显赫,鲜为人知。直到有一天,有人在学生食堂贴了个“告男同胞书”,告诫男生要提防像她这样的阴险女生。她被描述为心怀鬼胎,为了抄作业,如橡皮膏一样贴着班里功课最好的男生,甚至佯装谈恋爱。可是现在要毕业了,不再需要做作业,便翻脸不认人了。”大家边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4)

在插友野狼和小小的故事里(见博文《折腾半辈子,相伴度晚年(三)》)提到一位我的插友“部长”。 那时,我们村有两位女生看上去特别沉稳大气,富有领导风度,于是被冠以“部长”和“局长”的绰号。被我们称为“部长”的女生出身于部长家庭,也算是实至名归吧。 部长大气豪爽,还平易近人,说一口普通话,在我们村见怪不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1)

这对夫妇是我的插友。黑龙江地广人稀,从而全国各大城市的知青都被送到这里务农。我们村子当地老乡男女老少加在一起300多人,而从上海来的知青却有200多。现在回想起来,深感当地老乡太辛苦了,200多名疯疯癫癫吵吵闹闹的青少年从天而降,完全打乱了他们宁静有序的生活。一般人家,有一个teenager,父母已经不得安宁,而老乡却要面对那么多不知底细的捣蛋鬼,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9)

这是一对移民美国的夫妇,女方八十年代后期来美留学,之后为丈夫和女儿办了陪读。不料,在丈夫女儿即将赴美之时,女方爱上一白男,搞起了婚外恋。而丈夫蒙在鼓中,心心念念盼着全家团聚,却不知等待他的是一场灾难。 这对夫妇都是17岁下乡插队,来自两所中学,却被分配在一个知青点。二位当年应该算是“优秀知青”,女方21岁被推荐回上海上大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9)
(2024-03-06 10:10:23)
由于写了发小侄女计划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生子(见博文《80万的生子计划》),不由联想到曾见过一篇报道,是关于某生育诊所(fertilityclinic)的医生用自己的精子授精给病人,结果生育了上百个子女。上网一查,才发现这个故事已经于2022年被拍成了纪录片《我们的父亲》,而且此部影片正在Netflix播出,便去看了一下。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有一位四十岁左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0)
(2024-03-04 01:39:40)
前几天跟上海发小聊天,她提到侄女(丈夫哥哥的女儿)已经40多岁了,未婚无后。这原本不算新闻,现在无论国内外,40多岁的单身女子比比皆是。侄女之所以进入话题,是因为她决定要孩子。 我想当然以为是生理时钟带来的紧迫感,可是40多岁要怀孕不容易,再说,决定独自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发小说:不是侄女自己生孩子,是别人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9)
(2024-02-29 16:27:16)

今天2月29日,四年才来一次,怎能不写几个字? 到了一定的年龄,时而会冒出些悲观的念头,下个2月29日会怎么样?这是因为四年前那个2月29日还活得好好的人,如今有人病了,有人沉睡了。 特意找出四年前的日记本,看看上个2月29日,自己干了些什么。结果发现,那是一个星期六,上午阴天,下午下毛毛雨。我去TraderJoe’s买了菜,还做了两顿饭。那个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24-02-23 00:23:41)
此生虽错过了几年好好读书的机会,但也经历过几次“毕业”。第一次是从幼儿园毕业,得到的礼物是妈妈送我的《三毛流浪记》,那本书伴随了我的童年,翻看了太多次,页边磨损了,后来书页散了,一页一页少了,破旧的封面也掉了。最后那本书不知去向,可能是文革中当毒草丢弃了吧。那会儿三毛也挨批,说是丑化了劳动人民的形象。不知一个饥寒交迫的孤儿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4)
(2024-02-20 15:34:27)

一个多星期未写博了,今天终于有空坐下来,回顾一下二月的头20天究竟干了些什么。 首先是过年。过年在我家向来简单,来美40多年,左邻右舍都不过春节,我也已经入乡随俗。过年无非是在大年夜做一顿“年夜饭”。家里人口不多,某人不挑剔食物,只要每年不忘年糕、鱼、鸡这些讨口彩的菜就行了。 过年中较为复杂的是“扫尘”。沿袭除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