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舊事話百年 (91) 杜月笙六秩大壽

本人出生上海企業家家族,祖父1901-1972,父親1924-2008,本人1945-,三代百年家史
打印 (被阅读 次)

上海舊事話百年 (91)   月笙六秩大壽

1947年8月30日,農曆七月十五,杜月笙六十大壽。

1937年杜月笙五十壽誕恰逢「八一三事變」,未作大事慶祝。11月26日杜避開日軍跟蹤,和宋子文、錢新之、俞鴻鈞等同船赴香港。

過了十年,杜氏六十花甲時,陸京士提出大舉慶賀。假座麗都花園,國學大師章士釗作竭力奉承的「壽序」,盛讚如斯:

戰事初起,身處上海,而上海重;戰爭中期,身處香港,則香港重;戰爭末期,身處重慶,而重慶重。舍吾友杜月笙先生,將不知所為名以尋 !

徐采丞、徐寄廎、楊虎、錢新之四人為總招待,開流水席六十桌,滿十八人開席,來賓六千餘人絡繹不絕。杜要求節約,每席有素雞、素鴨、素魚、素火腿等六個冷盤和光麵一大鍋,飲料由可口可樂公司奉送,啤酒由中國啤酒廠和上海啤酒廠奉送。大門口麥脫赫斯脱路(今泰興路)車水馬龍,整條馬路兩邊停滿汽車,人頭濟濟,馬路對面人行道上是另一支隊伍,三千多乞丐的從上海各處聚集過來,吃杜先生一碗鹹菜肉絲壽麵。

杜月笙的四個學生,章榮初和中匯銀行經理徐懋棠、華商電氣公司經理孫志飛、黃振東,合送十二斤純金製成的福、祿、壽三星。

杜邀請南北京劇名角9月3日至7日在牛莊路中國大戲院【註】義演五天,開支由他負責,這是轟動一時的京劇舞台盛事。馬連良、譚富英、麒麟童、梅蘭芳、李少春、張君秋、袁世海等,薈萃滬上。只有杜先生辦得到,把中國名角匯聚一堂,分文不收,全部義演,杜向每人贈送一支派克金筆一隻勞萊克斯金表,以資紀念。

【註】中國大戲院于1930年落成開業,最初名三星舞台,三四十年代與文明大舞台、天蟾舞台、共舞台并稱「上海四大舞台」。2005年被定為「優秀歷史建築」,2018年完成全新修繕改造工程。

孟小冬在上海,當然也參加演出。1932年8月孟小冬不堪梅蘭芳二房夫人福芝芳的欺凌,拋下一句「我今後要麼不唱戲,再唱戲絕不會比你差;今後要麼不嫁人,再嫁人也絕不會比你差!」與梅蘭芳分道揚鑣。1938年孟小冬正式拜余叔岩為師,「冬皇」聲名鵲起。孟小冬和杜月笙四太太、名鬚生姚玉蘭屬梨園閨密,抗戰前姚玉蘭住在辣斐德路辣斐坊(今復興中路553弄)16號,孟小冬來上海都住在此,相隔不遠就是恩師余叔岩女兒余慧清一家。

1945年9月杜月笙回到上海後,和姚玉蘭搬到「十八層樓」(高納公寓)705室。此時杜月笙已患嚴重哮喘,閉門謝客,在家靜養,再不能像以前華格臬路那樣門庭若市。

是次演出壓台戲為孟小冬與裘盛戎合演兩場余派名劇《搜孤救孤》,這是她時隔十年首次登台,也是她畢生最後一次公開演出。當時名角演出,追捧者都要送花籃,杜月笙提出,不要送花籃,把花籃折價為錢,在中國大戲院門外牆上貼一張紅紙喜報,寫明誰送,送給誰的。送花籃慣例送十隻,送得最多的是章榮初和黃振東,各送二百隻。五天下來,寫着「孟令輝小姐登台之喜,某某敬賀」的二千五百多張紅色喜報,貼滿了中國大戲院門外的牆頭,杜月笙和孟小冬將花籃款三億三千八百萬,全部捐給慈善機構。

這一兩年中,杜月笙的六個兒子也都結婚了,章榮初每次送黃金三十兩。杜美如出嫁,章榮初和徐懋棠、孫志飛、黃振東四人合送「金檯面」一副,筷子匙勺、酒杯酒壺、大小碗盤碟瓢等各十二件,全部純金鑄成,這些都是當時報紙轟動的花邊新聞。

孟小冬(左)在大陸的絕唱

杜月笙和孟小冬在香港(1950)

lzr 发表评论于
每席有素雞、素鴨、素魚、素火腿等六個冷盤和光麵一大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