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MMA Fight Night

打印 (被阅读 次)

周末头一次去现场看MMA。先业余后职业一共二十多场比赛。MMA是Mixed Marshal Arts的缩写,中文翻译成综合格斗。之所以叫综合,是因为它涵盖了多种武术流派,包括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巴西柔术,泰拳等等。不同于拳击,它允许用拳,腿,肘,膝,还可以走下三路摔跤,更接近于实战。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体育运动。李小龙在六十年代就倡导集各种流派之长,可以说是MMA的先驱。

以前只在油管看比赛,在现场看确实感觉不同。虽然是一个本地选手为主的小比赛,还是有几千名观众,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也有一家一家带孩子来的。几千人一同的喝彩和嘘声很有气氛。虽然不是顶级比赛,精彩瞬间却是不断。有knock out,有submission,也有难分上下的split decision。

以前我虽然看武打电影,但是不喜欢看任何动真格的搏击比赛。很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花钱看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揍一顿。疫情改变了一切。在家圈着,需要锻炼,就买了一个立式拳击袋,跟着视频练kickboxing,发现kickboxing还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首先是Cardio,从zone1到zone5都可以练到。其次练肌肉,能举着双臂不停地挥30分钟到60分钟还是相当累人的。最重要的是很上瘾,不枯燥,容易长期坚持。另一个练kickboxing的动力比较实际。疫情中出现了不少Asian Hate的事件,长着一副东亚人面孔,出门都要小心。会一些拳脚,至少不会成为最容易的受害者。系统训练也使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大大加强。

随着疫情结束,我也从跟着视频练转入去武馆练。我大概是武馆里年纪最大的学生吧。大部分学生都是我孩子年龄的,还有不少teenager。但无论从技术还是体力,我肯定不是最差的20%,依然能蹦能踢。入门kickboxing之后,发现武术其实真的是一种艺术,不仅流派甚多,每一流派都有超多可以钻研的地方。特别是当这门艺术没学好的后果是脸上挨老拳时,学习的动力会是很大的。当然对我这种只练不打的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我慢慢能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MMA,这不仅是一个武学真谛,也是一个人生真谛:没有什么比脸上挨一记重拳能更快地让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真正是一个什么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