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红楼梦》对比之点戏

打印 (被阅读 次)

 

《红楼梦》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有人说是贾母看重宝钗,有人说是贾母故意借给她过十五岁生日提醒她年纪大该定亲了,不管怎样,这个生日会宝钗是女主角。宝玉找黛玉一起去看戏,说你喜欢哪出到时候我好点,黛玉说要这样就特特叫一班戏唱给我听,犯不着借花献佛。
现场点戏,贾母让宝钗点,宝钗揣测贾母的喜好,点鲁智深醉闹山门,宝玉抱怨说她净点些热闹戏。宝钗于是大大方方展示了一次才艺,念了那阙著名的《寄生草》,让宝玉叹服不已。惹得黛玉发话道:“好好看戏吧,《山门》还没唱,你就《装疯》了。”
宝玉本有慧根,词中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让他生出人生的虚幻感,但他生于锦绣丛中,还没尝过无可解释的悲愁滋味,悟得并不彻底。一次点戏,引发书中人看书人对宇宙的思考,被认为脱胎于《金瓶梅》的《红楼梦》写出了《金瓶梅》中没有的东西。
《金瓶梅》里有好几个点戏的场景,最有意思是西门庆摆酒给官哥儿过满月,同时庆祝自己得官顺带过生日那回。那天西门庆请了管砖厂的刘公公和薛内相两个太监,“二位内相坐四人轿,穿过肩蟒,缨枪排队,喝道而至。西门庆先让至大厅上拜见,叙礼接茶。落后周守备、荆都监、夏提刑等众武官都是锦绣服,藤棍大扇,军牢喝道。”黑压压一群人侍候,西门庆门庭若市。
进门照例是排座位,西门庆让两位太监上坐,两人推辞,周守备就是春梅后来的老公道:“二位老太监齿德俱尊。常言:三岁内宦,居冠王公之上。这个自然首坐,何消泛讲。”这个常言的来源大约是因太监离天子近,手眼通天,才被尊敬。谦逊了一番,刘、薛两太监入座。
随后就到了点戏环节。
“刘太监道:两个子弟唱个‘叹浮生有如一梦里’。”周守备忙说今天是西门庆生日又庆祝喜事,唱那个不合适。“刘太监又道:“你会唱‘虽不是八位中紫绶臣,管领的六宫中金钗女’?”周守备又说今日庆贺,这个也唱不得。他熟悉词曲,讨人嫌地说这个不该唱那个不该唱,就不肯说哪个能唱。
“薛太监道:你叫他二人上来,等我吩咐他。你记的《普天乐》‘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夏提刑大笑道:老太监,此是离别之词,越发使不的。薛太监道:俺每内官的营生,只晓的答应万岁爷,不晓得词曲中滋味,凭他每唱罢。”他有些急了,亮出了自己的真本事,想要一俊遮百丑。
夏提刑爽利,不再难为那俩只晓得答应万岁爷的,点了套《三十腔》,他说:“今日是你西门老爹加官进禄,又是好日子,又是弄璋之喜,宜该唱这套。”薛内相问:“怎的是弄璋之喜?”听说西门庆生了儿子,别人都送了贺礼,薛内相对刘太监说:“刘家,咱每明日都补礼来庆贺。”
第二天,西门庆请本县官员,薛内相又来,见面就问“刘家送了礼不曾”,西门庆忙说刘太监送过了。“良久”,薛内相让抱出孩子来看看,一边夸奖,一边让家人拿上两盒礼物:熌红官缎一匹,福寿康宁镀金银钱四个,追金沥粉彩画寿星博郎鼓儿一个,银八宝贰两。说道:“穷内相没什么,这些微礼儿与哥儿耍子。”作为太监,参与人家生儿子的庆典,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里面李桂姐刚认吴月娘做了干妈,正跟吴月娘抱怨薛内相讨厌,“把人掐得魂都没了”。吴月娘说:“左右是个内官家,又没什么,随他摆弄一回子就是了。”那是薛内相另一个尴尬处。
《红楼梦》贾母一生富贵,喜欢甜烂的食物爱看热闹戏,薛宝钗迎合贾母还不肯承认,用学识美化自己,引发了宝玉对人生的思考。《红楼梦》里点点滴滴都指向超脱,指向美。《金瓶梅》里身体残缺的太监心里苦,点的都是苦戏悲剧。《金瓶梅》致力于纤毫毕现地暴露现实,迫使人从绝望里探索希望。
一窗青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野彪' 的评论 : 迎儿偷饺子那件事能看出一个人性格多成因,潘金莲对迎儿不好,好点的东西她都轮不到,她想要就偷,偷又是坏事,她因为受到不公平待遇就变成了坏人。《金瓶梅》里面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他的成因。如果只看他们的表现会觉得可恨,细究缘由,个个可怜。
一窗青山 发表评论于
是的,生动地再现了那时候老百姓的心态、行为。
野彪 发表评论于
第八回中,迎儿因为饿,偷吃了一个角儿,被潘金莲打了一顿,还在脸上挠出了血。现在读这些,为迎儿的不幸遭遇感到很痛心。
金瓶梅反应了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挺苦的。
野彪 发表评论于
我一直认为《金瓶梅》与《红楼梦》各有所长。《红楼梦》就像书名一样,是梦中的红楼,有无比的华丽。而《金瓶梅》也同书名一样,讲述的是平凡而真实的故事。
《金瓶梅》的1到7回,是水浒传的延续。实际上是从第7回还是,才是真正的《金瓶梅》。就杨姑娘骂张四的那一段,看上去很粗俗,其实非常精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