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7-07-20 10:05:13)

罗荣桓(1902-1963)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20 10:01:00)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
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一九二一年回国。
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七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20 09:48:28)


 贺龙(1896~1969)胸懷坦蕩──贺龙
歷盡艱險,百折不撓﹔血雨腥風,英勇善戰﹔光明磊落,無私無畏﹔豁達大度,胸懷坦蕩。
賀龍(1896~1969),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軍事家,共和國元帥。1916年起義參加護國戰爭。在北伐戰爭中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南昌起義總指揮。192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湘鄂邊區根據地的創始人。率部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7-20 09:20:10)


  刘伯承(1892-1986)四川省开县人。
一九一二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
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
一九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20 09:09:29)


  林彪(1906-1971)
  精于运筹,多谋善战;攻于心计,贯用机巧;深沉寡语,用心歹毒;残忍虚伪,阴险诡谲。
  林彪(1907~1971),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20 08:59:17)

彭德怀(1898-1974)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泽东 彭德怀(1898~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学堂,参加过北伐战争,后升为团长。1928年4月参加共产党,组织了平江起义,率部上了井冈山。担任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历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20 08:45:06)

朱德(1886-1976)  戎马一生,功绩卓著;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令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07-20 08:08:49)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20 07:47:09)
三十六计[出自《三十六计》] 总说第一套胜战计第二套敌战计第三套攻战计第四套混战计第五套并战计第六套败战计 
 总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20 07:36:17)
孙子兵法孙武[中国][出自《孙子兵法》] 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首页]